横陂镇有位农民作家潜心钻研 破译“文化密码”为地名“寻根”

江门日报 2018-10-30 08:22

近日,《恩平地名趣谈——那北、聂村、曲龙及那乾洞》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大地恩情·记住乡愁”——江门地名文化有奖征文活动一等奖,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恩平市横陂镇横盘横江村的村民谭国锋。

据了解,谭国锋出生于1974年,早年做过民办教师,后到化工厂打工,现在家务农。为何他会对恩平地名有这么深的了解?

文/梁晓敏谭锦波

有藏书近万册

谭国锋的客厅是他搞创作的地方,并不宽敞的一块地方被电脑桌和书架占去了一半,电脑桌和书架上高高地垒着书籍,然而,这还只是谭国锋藏书的“冰山一角”,谭国锋家里有一个专门放书的房间。

房间面积有十多平方米,靠墙的几个书架上摆着满满当当的书,房子的中央则堆叠起小山般的书籍、报刊。“我一直有订报的习惯,《江门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都是我爱读的报纸。我还有不少书放在以前工作的公司。”谭国锋说,自己的藏书加起来有近万册。

谭国锋笑称自己是个“书痴”,每到一个地方,第一时间就要找书店和图书馆,“我可能不认得什么路、什么街,但你要是问我哪里有书店和图书馆,我准能带你去”。

由于父亲年轻时是农村里的教员,谭国锋从小就喜欢读书。“我上小学的时候爱读传奇小说,最喜欢的课是语文和历史。毕业后当了教师,有了更多接触书籍的时间和机会,就更加痴迷了。”谈起读书,谭国锋有说不完的话。

1994年,谭国锋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恩平市牛江镇、横陂镇从教11年。那时,他白天上课,傍晚帮班上成绩落后的学生补课,晚上则搞创作。“那时年轻,经常写稿写到凌晨两点多,第二天照常早起上课,精力充沛,从不觉得累。”当时,谭国锋写的多是教育随笔和论文,作品还在全国得过奖。现在,离开了校园、在家干农活的谭国锋依然保持着阅读和创作的习惯。

探究区域地名的渊源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谭国锋喜欢坐着朋友的摩托车到各个村子里闲逛。“有些村子的名字确实很有趣,但即便是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未必能说出背后的渊源。”从那时起,谭国锋便有了研究区域地名的兴趣,而发表在本报上的一篇关于新会区域地名的文章更加激发了他的兴趣。

地名大都具有区域性和继承性,其演变的过程漫长而复杂,要探究地名的来源和发展,需查阅大量历史、语言学、地理等方面的书籍。为此,谭国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淘来了一套《徐松石民族学文集》,这套五寸厚的文集就放在谭国锋触手可及的地方,方便他随时查阅。

多年的潜心钻研,让谭国锋对《南方语言学》《史记》《恩平文史》《恩平音字典》等参考书籍的内容烂熟于心。一张张老旧泛黄的书页、一段段在旁人看来生涩难懂的文字,对谭国锋来说,都是解开区域地名背后之谜的“文化密码”。除此之外,谭国锋还多次到省内外拜访专家学者。

“解读地名这事会上瘾”,谭国锋说,他现在除了干农活,其余时间都在读书,“一分钟都不想浪费”,因为他想挖掘更多家乡的有趣历史。

新闻推荐

让冲超激情激发球乡振兴再升温 快 评

钟伟光昨晚,足球之乡又传喜报:女甲联赛第13轮在五华县举行,梅州辉骏1∶1战平八一队,提前一轮获联赛冠军,成功冲超!意味着梅州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