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凉亭 满载客情与乡愁 梅州凉亭见证了客家先人的迁徙历程,不少沿用至今并被赋予新功能
八角亭是梅城江北重要的古代建筑,被评为梅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梅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的旧址。
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临江而建的甘露亭坐落在梅县松口古镇上游的石盘村梅江河北岸。朱日晖摄
“一丛山背一丛人,条条山路有凉亭。”客家山歌里的歌词唱出了独特的客家凉亭文化。在梅州地区,只要有人走过的山路道口,几乎都建有凉亭,为行人提供避风躲雨、歇脚休息的佳地,也为至亲好友、夫妻恋人送别提供了别具味道的处所。
梅州的凉亭建筑形式多样,其亭名极富文学韵味,其楹联寓意深远,给过客带来有关人生世态的启示。凉亭的功能多且实用性强,夏季有茶水,可御风雨,冬季有火堆,可避寒风。因此,凉亭一向被山区客家民众所喜爱。
每一个凉亭,都有一段故事,都怀一份情感。客家祖先从中原长途跋涉到南方来定居时,路途中的凉亭给他们带来了种种慰藉,客家人铭记于心。可以说,凉亭是客家先人迁徙过程中的重要见证,更是一个能唤起老一辈客家人、海外游子怀旧思乡的地方。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见证历史
凉亭是客家人跋涉途中最好的歇息地
从城北平远路口出发,沿206国道北行约13公里,在一条长长的古道上,有一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凉亭——相公亭。据传,这座凉亭是为纪念张九龄而建。相传张九龄年轻时曾游历此地,见景色秀丽便赋诗一首。后来村民得知张九龄科考后官至宰相,便将其驻足吟诗的地方取名为相公坪,一旁修建了相公亭,也将村名叠岭村改为相公亭村。
从相公亭出来右转依道前行,道路虽小,但两侧屋舍密集,可推想昔日店铺林立的繁荣景象。“这条路以前是去江西的,行人、车马来来回回。”该村的村民陈伯说,相公亭所在的路原为通往江西古驿道,亦是盐道,周边居住了有近十个姓氏的族人,均在此买地建铺,过往商客,担盐挑夫,途经此地,或购物,或留宿,一片繁荣。
据《程乡县志》和《清乾隆嘉应州志》记载,梅州的挑盐史历时五六百年,相传几十代。海盐从水路至梅江、琴江、宁江后,分送各地盐仓,因江西缺盐,故现挑盐担上江西之盛景,促进了粤赣商贸。梅县挑盐人肩挑上百斤的盐,行走于岖崎山道,日行五六十公里,经相公亭、平远八尺、斗牛岗、邹坊、八角亭、吉潭等地,几多艰辛,只为挣得几升米,以此谋生。
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客家人挑盐到江西的几百年间,盐道的凉亭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挑盐队伍三三两两地挑担路过凉亭,就会上前歇脚、解渴、充饥等。”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说,客家祖先从中原扶老携幼,长途跋涉到南方来定居时,路途上那些凉亭给他们带来了种种慰藉。
“由于家境贫寒,我的父亲成为了挑盐队伍中的一员。如今,我每次路经家附近的相公亭,都会想起父亲以前挑盐时,在相公亭休息小憩后马上赶路的情景。”陈伯回忆道,由于盐道、商道、古驿道的路途遥远,凉亭成了客家人远行的小歇场所。“客家地区以山区为主,在以前,不管是走亲访友,或是下地干活,通常都要走一段山路才能到达。因此,凉亭成为客家人跋涉途中最好的歇息地。”肖文评说。
据介绍,客家凉亭的建筑形式多样,构造大同小异,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随处可见。亭内沿着墙根垒起半尺高的平台,有的设有石桌石凳,可供路人坐下歇息。凉亭基本上都拱成圆形或半圆形的敞口门,每一个亭的门楣上都雕刻有笔力挺劲、秀丽大方的亭名,如望江亭、望梅亭、遂心亭、清风亭……亭名极富文化韵味。
特别是亭内两旁的楹联,寓意深远,常与当地的地理、历史或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既赞美风光,又比喻人情,给过客带来有关人生世态的启示。如大埔县湖寮古迹梅子岭山岗上石凉亭刻有一联:“岗上此亭,夹岸荻枫鸿雁影;人间何世,满途荆棘鹧鸪声。”此联传为归隐乡居的当地名士吴禹石所作,此联托物言志,引起贫困者和失意人的共鸣。
沿用至今
功能多实用性强部分成为旅游景点
旧时,客家凉亭又称茶亭、风雨亭、避风亭、行善亭,它散布在田间地头、商旅行经处,供路人歇脚休憩、充饥解渴,凉亭的功能相当于现在的高速路服务站。但凉亭的功能远不止让行人落脚那么简单……
“自古山歌从口出,那有山歌船载来……”还未走进甘露亭,耳边便传来这首脍炙人口的松口山歌。松口古镇中的甘露亭,早已成为民间的山歌台。从古至今,世代松口民间山歌手、山歌爱好者常常聚集于此,亭中临江放歌,尽情抒发生活中的甜酸苦辣……
眼前这座甘露亭,门联曰:甘饴天下,露润万方,其坐落在梅县松口古镇上游的石盘村梅江河北岸,临江而建。据记载,甘露亭始建于明代,历代屡有修葺,清嘉庆辛未年(1811年)与清同治元年(1862年)作了较大规模的修葺,现存清代风格。
昔时,甘露亭迎来送往许多途经者,行人挑夫多在此歇息,喝大碗茶、仙人粄。每到仲夏时节,凉亭便成为周边村民纳凉、唱山歌的好地方,甘露亭成为当时的松口八景之一。如今的甘露亭已成为游客探访松口古镇的打卡景点。
说到客家凉亭的实用价值,不仅实用性强而且功能丰富。
凉亭的选址多在溪水山泉流经处,方便行人取水解渴。有些凉亭也会有本地乡绅村民自发备好布惊茶、萝卜苗茶供路过行人消暑享用。最让行人有感触的当是遇到志同道合的路友,山间路径,往来行人,不论出圩赴县、外出访友、挑货进城,一入亭中都是客,三五成群,喝着茶就着咸菜、饼,聊着各自途中趣事,交换路途情况。
“雨天泥石松软,前方伴有山石滚落,可要多加小心,最好绕道前行。”“巧了,我也前往赣州,要不一起?”……这是凉亭里常出现的聊天对话。古时凉亭迎八方来客,不论鸿儒白丁,都可笑谈趣事,俨然有种山间小茶馆的趣味。在这个小小的凉亭里,不乏有讲故事的人,他们一般由当地人扮演,会跟过往的行人闲聊此间凉亭的趣事,例如大埔的知止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据史料记载,民国初年,大埔县西河镇北塘乡的两兄弟,因分家产闹得反目,最终决定一起到县衙打官司。兄弟二人一路无言,中午时分走至佛子坳下,哥哥突然跌倒,弟弟不由冲上前搀住哥哥。这一跌一搀,让两人忆起了年幼往事,尽是快乐互助的场景,不禁泪眼。弟弟看着哥哥隆起的后背,哥哥看着弟弟苍白的两鬓……两人懊悔不已,抱头痛哭,而后明白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道理,因知耻,乃止步,兄弟决定把打官司的钱,在这山路建起知止亭,用以告诫自己也劝诫世人。
延续遗风
修建凉亭成为客家人乐捐的公益项目
相较于江南地区的凉亭讲究风雅别致入景入画的观赏性,客家凉亭更重视实用价值,成为客家人乐捐的公益建筑。专家学者表示,这是源于客家先人南迁过程中,体会到长途跋涉之艰辛,一瓦遮头之难得。如今,在外发家致富的乡贤都会在乡里修建凉亭,以告慰先人。
“客家人认为,建亭在客家地区和修路造桥一样,属于积德行善、荫庇后人的美举。”肖文评说,只要村里头有人牵头造亭,就有许多人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因此客家地区凉亭建得特别多,故有“条条山路有凉亭”之说。
不仅如此,纯朴的先人把施茶也认为是一种功德和修为。山野古道,行人踏入凉亭,劳累可小憩,风雨可暂避,饥渴可餐饮,足以见先人用心之良善。而且客家凉亭内的碑记或楹联,多数是撰写凉亭的由来及励志、劝善等内容,可谓是“公益、爱、善”等文化宣传的载体。以今人的眼光看,古道凉亭是当时人们积德行善、追求和谐的一个历史见证。
后人把修建凉亭、施茶行善的遗风延续了下来。一直以来,各地都有人出资修缮日渐废弃的凉亭。许多华侨及乡贤也热心家乡建凉亭、搭桥铺路等公益捐建,故凉亭大多以“怀乡、思亲”等命名,凝聚了海外赤子的深情厚谊。如在梅江区江南岸边的“宪梓慈善纪念亭”,是为纪念曾宪梓支持家乡梅州一江两岸工程建设首捐380万元而建。与其相邻约几百米的“荣春亭”于1994年12月5日由梅州旅泰华侨田镇荣、罗双春伉俪捐建。
客家人至今还有逢年逢节打扫凉亭、免费供应茶水、锄路草的习俗,使这些散落在群山古道上的凉亭久经历史风雨而存续至今。
“客家人热衷于建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乡愁。”肖文评说,凉亭作为客家人长途跋涉中的歇息地、华侨下南洋的落脚点,承载了他们出行途中的一段记忆,因此凉亭成为当时人们的一个家乡或是标签符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以车辆替代了步行,路边的凉亭逐渐减少,其功能由歇脚地变为景观。如丰顺县的观瀑亭,与景观相映衬,成为景中之点缀。“景观亭是凉亭功能的一种延伸,逐渐成为了现代亭子的主要内容。”肖文评说。
如今挑担行路长途跋涉者已寥寥无几,但客家地区捐资建造这种风雨亭阁的仍有人在,只是亭阁的样式有了许多变化。据介绍,它的功能除了供行人避风躲雨外,更多的是让人歇息赏景、休闲娱乐。当市民散步行走在梅江公园、归读公园,总能看到古香古色的凉亭点缀在蜿蜒的道路上,构筑了一条美丽的田园风光。时不时还能听到一阵阵亭阁里传来的阵阵悠扬山歌,这也成为了梅州道路风景的一种特色景观。
■相关
八角亭:梅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旧址
八角亭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因亭址在昔日梅江河与程江河交汇口岸上,故又称“观澜亭”,又因官员莅临嘉应州时,多由水路登岸,地方官员在此迎候,故又名“接官亭”,因亭有八角,故俗称“八角亭”。
为什么要将此亭名为“八角亭”?是因在康熙三十一年,程乡(今梅县区)知县曹延懿把原凌风楼呈四角改建为八角楼,寓为“八面通八风”之意。此后短短四年间,梅州士子两次在省城乡考试中,先后有陈鹗荐、李琛、李嘉元等八人中举,陈鹗荐更荣登榜首中了解元,后被人们认为呈八角形之建筑是祥瑞的,便将观澜亭建成八角形。
八角亭也是梅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的地方。
1925年4月,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来梅,中共广东区委员张维以广东省学生特派员的身份来梅州活动,在八角亭建立起“广东新学生社梅县(今梅县区)分社”,其中有今梅州东山中学、学艺中学等校进步学生加入该社。同年12月第二次东征抵梅州后,张维与国民革命军十四师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洪剑雄在八角亭建立了梅县(今梅县区)第一个党支部,正式成立中共梅县特别支部,党员7人。
党团组织积极领导开展工农运动,并在工人、农民、教员、学生中发展党员。至1926年初,党员人数增至10余人,先后建立和发展了梅县区总工会、梅县区妇协会、全梅联合总会等群众性进步团体。1926年中共梅县(今梅县区)特别支部改属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1980年梅县市(今梅县区)政府将八角亭认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
甘露亭:未有松口镇,先有甘露亭
梅县松口镇有一条直通原嘉应州的古道,古老的甘露亭坐北朝南、贯通东西建在古道之上,占地约200平方米。明清期间,为了谋生创业,大批客家人从松口坐船南下,漂洋过海,甘露亭便成了歇脚、叙亲情、挥泪话别的场所。因此,甘露亭便成为旅居海外侨胞牵挂家乡的载体。
当地流传“没有松口,先有甘露亭”。甘露亭为梅州境内的千年古亭,亭侧的古庙“顺贤庵”与其相互依存,人们习惯称之为“甘露亭庵”。
据介绍,每年都有不少人前来踏访“甘露亭庵”,其中不少是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侨胞,有些华侨是凭借祖辈讲述给他们的故事,来甘露亭寻找故地,重温祖先下南洋前的记忆。
甘露亭旁有一棵300多年历史的古榕,它与甘露亭一起见证了客家人下南洋前的生死离别。据说,以前,河对面圳头村有一姓古人家某天发现家中水缸歪斜,便将其搬开,发现地面拱起一枝榕树根,环顾家门四周数里,并无此榕树,只有隔岸甘露亭旁的一棵古榕,故断定其根系生长而至,后来此事当地传为美谈。如今,古树婆娑,四五位成年人才能环抱。
“甘露纳凉,长冈岌上甘露亭,纳凉品茶最舒心。松口美景收眼底,亭下松水象弹琴……”松口人用美妙的《松口八景山歌》唱出了“甘露享茶”之美。甘露亭与顺贤庵相依、古树相衬,为松口著名八大景之一。
新闻推荐
梅州高新区一新型钢结构项目奠基 正华钢构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生产线
本报讯10月21日上午,正华钢构(广东)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钢结构生产线项目在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奠基。将投资约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