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水泥匠黄增欢: 以山为“纸” 为美丽乡村建设添色彩
黄增欢正在假山上创作。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摄
“这个叫"枯木逢春",还有"孔雀开屏""高山流水"。”距离大埔县城仅两公里外的葵坑村,64岁的村民黄增欢指着前面的山坡说。曾经光秃秃的山坡,如今变得生意盎然,粗壮的“松树”高高挺拔,翠绿的“竹子”一字排开,还有惟妙惟肖的动物,令路过的村民不禁驻足观赏。
这些犹如“春姑娘”的妙手作品,正是黄增欢在裸露的山坡上所创作出的画作。年过六旬的黄增欢是一位水泥工。出于个人喜好,他用了3年时间,以水泥为原材料,妙笔生花,将家附近的一片裸露的山坡,变成了长15米、宽20多米的大幅美景。“现在家乡正在建设美丽乡村,希望我的创作能帮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黄增欢说。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
通讯员刘招迎罗文燕
突发奇想3年时间改造家园
微白的头发,背部微驼,黝黑的皮肤下藏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粗厚的手掌微微发黄,手指尖还能看到几道旧伤的划痕。这是记者初见黄增欢时的印象,很难想象他那一双粗糙的手掌竟有如此细腻的手法,把一幅惟妙惟肖的园林景观“画”到了山坡上。
“孔雀开屏、游鱼戏水、枯木逢春……”走进黄增欢家里旁边的山坡,一幅逼真的园林山水画映入眼帘,凑近来仔细一看,才发现是用水泥做成的。这是黄增欢从2016年开始“创作”的作品,他还给每一处小景观都命了一个名字,让人顿时觉得生意盎然。
黄增欢出生于葵坑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兄弟姐妹5人,黄增欢排行老四,父亲在老家开了个杂货店,家里还有几亩农田。1981年以前,黄增欢主要依靠种植水稻为生。“以前在村里生产队干一天活是5毛钱,而做水泥工一天能赚5元,外面的工钱还更高。”迫于生计,27岁的黄增欢有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
1981年,在老乡的介绍下,黄增欢到深圳市南山区赤湾村做水泥工,主要负责基建工程项目,包吃住一个月有300元收入。“在深圳打了一年工,后来因为小孩子还很小,家里需要人照顾,我不得不又回到了家乡。”黄增欢说。虽然是短短一年时间,但黄增欢的水泥匠工艺进步不小,回家后便继续从事水泥匠工作。
之后的14年时间,黄增欢一直在大埔县城附近做水泥工。直到1996年,经亲戚介绍,他前往深圳宝安又当了7年厨师。“那时候厨师这份工作挺吃香,每个月工资1000元左右,考虑到家庭生活需要,我就去了深圳。”直到2002年,黄增欢带着挣到的一笔钱回家,建了一栋两层半的新房子。因为本身就干过泥水活,家里的围墙等都是黄增欢自己亲手砌起来的。再次回到家乡时,黄增欢已经48岁,考虑到年龄渐长,他便一直留在了家乡,继续做水泥活。
做了多年的水泥工,黄增欢跟过不少老师傅。“当时有梅城的师傅专门帮别人制作假山、水池等园林景观设计,我跟着他做了一段时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积累了不少造景的经验和心得。”黄增欢说。
妙手生花以山为纸创作出美景
黄增欢家的房子依山而建,房子一侧的院子上方山坡倾斜处露出一片黄泥,光秃秃的山坡略显丑陋,既让人忧患其安全又不甚美观。出于“改造”护坡的心思,黄增欢决定往山坡的黄土上覆盖上一层水泥。也许是因为多年与泥水打交道,制作假山、水池等园林景观有经验,黄增欢又萌生了在裸露的山坡上作画的想法。
从2016年年初开始,每天黄增欢送完孙子上学后,便爬上后院的山坡干活。“这片山坡长15米、宽20多米,我把裸露的山坡凿成了三段阶梯,每个阶梯用砖头堆砌了一条小道,用来辅助创作。”黄增欢说,近3年时间,曾经一片光秃秃的山坡变得生机勃勃,色彩斑斓,其中假山、瀑布、果园等都是他的杰作。
黄增欢最先开始“画”的是位于山坡中间的一棵大松树,他先用水泥底将黄土覆盖,然后塑造出松树的形状,再从山里捡来一些松树皮,用胶水黏上去,就这样,一棵“大松树”就完成了。
除了水泥、颜料、胶水是购买的外,画作的其他材料都是他从山上、废品中一点点捡来的,有用石头和颜料做成的一串串葡萄,枯树枝搭建成的花藤,鸡毛和胶水在墙体上贴成的禽鸟,长短不一的竹枝干做成的青竹,易拉罐剪出来的花蕊,废旧的塑料制品剪成的向日葵花瓣,而蜡烛底托则成了画中点缀……在他手中,废品变成了宝,成为了画作的好材料。
在黄增欢的“画作”中,还有不少创意设计,通过铺设水管,设计了“高山流水”“游鱼戏水”“水池瀑布”等主题印象的景观。“起初本来只想做一棵迎客松,没想到后来想法也越来越多,在山坡画满后,家里房屋墙面也成了我"创作"的地方。”黄增欢说,在他家入门处有一个水泥做成的“大南瓜”,看起来像摆设,其实是水龙头出水口。水管阀门一开,水就从“大南瓜”里流出来,现在成了家里的创意“洗手台”。
在山坡下的自家院子里,黄增欢摆了一张围桌和四张石凳,加上景观中新融入的LED防水圆球灯,夜色下的景观看起来更加惬意。已到退休年纪的黄增欢,晚上时常会和家人、邻居在这里喝茶聊天。
发挥余热为家乡新农村建设出力
如今,整片山坡成了他的“画作”,随着景观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人慕名而来。“去年还有从福建过来的人到我家附近参观,并站到山坡上和我照相。”黄增欢笑着说,看到自己的“画作”得到别人的欣赏,他的干劲也越来越足。
这两年,黄增欢的设计也越来越大胆,在山坡中间的“大松树”旁边,他打造了一个“枯木逢春”的景观。在他看来,那是完成度最难、也是最得意的一个“创作”。“整个景观我用了7包水泥,在塑造出古树的树干后,立即要用铁网固定,防止树干变形,等水泥干后再抹上一层水泥灰,贴上准备好的树皮和树叶,最后再上漆。”整个作品花费了黄增欢不少时间,但他乐此不疲。
“到现在近三年时间,为了这个山坡景观已经用了3吨的水泥,2500多块砖头,加上颜料和胶水、画笔等,投入的资金已经有好几千元。”黄增欢说,家里人起初有点意见,认为他不务正业,后来看他做得开心,也都很支持。
黄增欢的老伴时常会取笑他,“她总会说做这些能有什么用,不能赚钱,还要花钱花精力。但是有人过来观赏时,她又会夸我有想法。”黄增欢说,三年的时间,不只是景观在变化,他的心态渐渐也变了,这个“创作”已成了他空闲时候的兴趣爱好。
黄增欢有两儿一女,均已成家,有了稳定的收入,家里也不用他来分担经济负担。因此,从去年开始,黄增欢便很少接活做水泥工了。每天除了带孙子,其余时间黄增欢就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创作”上。
“今年山坡上有一两处景观不太满意,我又重新创作了其他内容。”黄增欢说,为了让景观更丰富,黄增欢还收集了不少农具,有磨豆腐的石磨、翻田用的犁等,希望融入更多的元素。
“近些年来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农村的环境变化很大,看到我的创作能帮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我很开心。”黄增欢笑着说,在不损毁山林植被的前提下,还会继续他的“绘画”。此前曾有农家乐请他帮忙设计假山的景观,让他对自己的创作更加有信心了。
新闻推荐
大埔小学丑角表演班的学生们正在学习表演。近期,梅州市4所学校的作品在全省中小学生地方戏曲艺术展演中获奖,其中大埔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