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楣上书写家国情怀 梁柱间流传千年文脉 客家匾额集诗文辞赋、书法篆刻等艺术于一体,彰显厚重传统文化

南方日报 2018-07-04 09:51

独具客家特色的匾额经过岁月的洗礼,即使表面斑驳,也掩盖不了那苍劲有力的字迹。

?梅州建立了广东省首家唯一的客家匾额馆。

“有院就有门,门上就有匾。”客家匾额文化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上千年来,梅州地区大大小小的匾额以其特有的魅力,彰显着客家传统文化的力量。

客家匾额既是人文风景,更是历史印记。它用沧桑的字迹展示昔日的荣光,它与地方文化血肉相连,它用苍劲的外形隐喻客家人的情怀和精神,为这片土地增添几分神韵。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匾额文化,早在2010年,梅州就建立了国内文博系统首家专题匾额馆,收集散落民间的匾额,成为展示厚重客家文化的新窗口。“传统文化是当地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挖掘匾额文化中的深刻内涵,有助于丰富现代精神文明,弘扬传统文化。”中国客家博物馆研究部人员郭新志说。

渊源

历经两千余年的

沉淀与打磨

匾额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最常见的装饰物,一般悬挂在门楣与檐顶之间,亦常见于厅堂之上,或见于亭台水榭,功能不尽相同,反映了建筑的名称和性质,是人们用来表达喜好、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形式。可以说,匾额是中国古典文化一个灵动的缩影,是建筑物的灵魂和眼睛。

“在梅州客家地区,匾额资源丰富,尤其在一些古村落,匾额俯拾皆是。”郭新志说,客家作为中原南迁至此的衣冠士族,保留着士大夫崇文重教的传统,一代代地启蒙与传承,如春风化雨,将荒蛮之地浸润于周礼雅致的教化里。加上梅州人文日甚,特别是清朝,社会各阶层皆重科举,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匾额。

客家匾额习俗源远流长,萌芽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之际,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一块瑰宝。匾额简称为匾,古代“匾”写作“扁”。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匾额特点为字字珠玑,一般二字、三字、四字。古代匾额大多为木质,也有石质雕刻的。不论木质或石质的,匾额一般为长方形,尺寸以门面大小而定,多为黑漆金字,醒目端庄,寓意深远,措词文雅,书法遒劲有力。

匾额在宋代文化艺术和商业经济都极为发达的背景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无论在民间还是官方,匾额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无论是官方文献还是文人儒士的文集、笔记关于匾额的记载颇多。据介绍,在地方官员广泛制匾的同时,皇帝对门额题字的内容也十分关注,不容一字之差。大宋君主除了关注匾额文字内容之外,甚至还躬行实践,亲题匾。除了官匾之外,私匾在民间也广泛存在。而有钱之人,更是不惜千金求“阔匾”。此外,还有一些士大夫为求得名家为景点题匾撰写诗词歌赋,也是不惜官银,赠金如土。

俗语道:“创出金字招牌,买卖找上门来。”随着匾额已在民间广泛应用,流入民间的匾额逐渐成了商家的招牌、店铺的品牌,功能也逐渐走向多样化。在官匾和私匾发展的同时,坊间也开始出现了商匾,酒肆、茶楼等处商匾随处可见。匾额从原来的标识物已开始发展成为一种工艺品、奢侈的装饰品。

“长者高寿、华厦落成、仕途荣升等皆通过赠送匾额方式来庆贺、歌颂,称赞受匾者。”郭新志说,到了明清时期,匾额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庙堂到民间,从官府门第到斋堂宣亭,随处可见悬挂着的匾额。此后,匾额开始广泛存在于庆贺祝福的场合中,用匾额协调人际关系、表彰忠孝节义,从而宣传伦理道德观念,为当世和后世树立行为典范,已成为一种民风民俗。

特色

方寸之间集字、印、雕、色之大成

匾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之大成,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和深远的寓意,述说着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

在客家匾额馆内,一块块独具客家特色的匾额展现在眼前,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有些匾额表面已经斑驳,但仍掩盖不了那苍劲有力、浑然雄厚的字迹,每一块匾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

客家匾额表达了客家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和欣赏趣味,反映了当时客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民风,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研究客家文化难得的实物资料。

在客家匾额馆内,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功名匾,例如“进士”“文魁”“国魁”“贡元”等匾额,这与客家地区浓厚的崇文重教氛围密不可分,这些匾额是当年士子光耀门楣的象征。

据了解,功名匾额多为主持科举考试的高级官员题写。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员,书法造诣极高,榜书大字风格各异,观赏性强,用典丰富,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劝勉激励之词。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表示,因为匾是悬挂在一个建筑的大门或者是上堂,可以说它是建筑村落的眼睛,通过这个眼睛可以看到一个地方社会文化发展的情况。

每一块客家门匾都是一套“微型族谱”,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是客家人尊宗念祖、家族兴旺的重要标志,也是研究家族史、客家迁徙史和民族史的珍贵资料。

客家匾额馆内,有一个宽达4米的大型匾额,上面写着“仁本堂”,字体圆润、浑厚,落款是“合族嗣孙同立”,从字面上理解,这块匾寄托着主人对仁爱、互助等美好道德品质的追求,同时对该族人的后代具有教育和启示作用。

据了解,崇文重教、尊宗念祖的客家人常常把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镌刻在匾额之上,显示其家族品格高尚、门风淳朴、艰苦创业,并垂训后人,在造就一代又一代人的优秀品德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门匾就像一根红线,把同宗同谱人的思想感情连接在一起,不管是否相识,只要一看见门匾并能道出世系源流,就会得到东道主的热情接待,有宾至如归之感。”肖文评说,在历史上,这一点在缓和土著人和客家人的矛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价值

现存乾隆首次千叟宴御笔匾

穿过悠长狭窄的古巷道,记者来到梅城江北老城蓝屋巷,眼前这座拥有几百年历史的三堂三横围屋名为“总宪第”。在这深巷古宅中,有着一块乾隆赐予的御笔匾,具有223年的历史,目前已移至中国客家博物馆保护收藏。

据《蓝氏族谱》记载,建造“总宪第”的主人正是被乾隆钦点参加千叟宴的原山西按察使蓝钦奎。“他是我们梅城蓝屋巷人,曾任山西按察使、巡抚兼任提督,任内清正廉洁,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和皇帝赏识。”蓝氏世孙蓝铿祥说,千叟宴是清朝宫廷的大宴之一,是清宫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皇家御宴。乾隆五十年,时年七十九高龄的蓝钦奎到北京参加乾隆帝举办首次千叟宴,得到了御笔匾和御赐寿杖、玉如意、绸缎、珐琅等珍品。

“千叟宴御笔匾一直藏于地下室的角落里,直到2004年,家里的小孩玩捉迷藏的时候才偶然发现。”蓝铿祥听蓝氏祖辈讲,在动荡时期,御笔匾藏在祖龛底下而得以逃过多次“灭迹”之灾,但后来竟被一些无知的人拿来当砧板用,再后来是用来做隔墙板。

如今,蓝氏族人千叟宴御笔匾视为珍宝,更是一种荣誉。据介绍,该匾长220厘米,宽87厘米,厚4厘米。匾四边有六条龙围绕,上下各两条,左右各一条,四边底色为蓝色。上边正中间有“御笔”字样,匾中间底色为棕红色,虽然年代久远,匾文上御笔题写的字迹尚存隐约可见的金铂色。

无独有偶,山东邹平焦桥镇的袁氏家中曾发现了乾隆第二次千叟宴时赐给当时的刑部员外郎袁守惠的御笔匾额。据了解,梅城蓝氏总宪第现珍藏的御笔匾是乾隆首次千叟宴的御笔匾,比山东发现的牌匾时间早了11年,并且保存得更完好,称得上是国内唯一一块历史年代最久也是价值最高的乾隆千叟宴御笔匾。

“千叟宴御笔匾是珍贵的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重现了乾隆当年举办千叟宴的历史,是康乾盛世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明清以后梅州英才辈出的人文历史。”郭新志说。

千叟宴御笔匾是客家匾额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缩影,梅州拥有广东省首家唯一的匾额专题馆,也是国内文博系统首家专题匾额馆。走进偌大的客家匾额馆,众多大小不等、种类丰富、古色古香的匾额呈现眼前,细细品味,每块匾额都展示一段历史,都记载一个故事。

每一种匾额都代表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如“门楣匾”彰显了宅主的家世家风、政治地位、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堂号匾”是客家人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功名匾”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见证,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读为本的精神;“商号匾”则是匾额世俗化的一种标志,反映了客家人在崇文重教的同时亦官亦商或亦工亦商等。

■相关

匾额里的“错”字

在许多著名的匾额上,都出现过“错”字,其绝妙之处就在于,每个字背后都有它的历史典故,究竟是对是错,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避暑山庄”的“避”字

避暑山庄正殿大门的上方悬有一块匾,上面写着“避暑山庄”四个镏金大字,为康熙皇帝的御笔,仔细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

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特意加了一笔,是他认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难之避”。原来,皇上是忌讳“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笔一挥加上一横,这样就没有“逃避”之意了。

少了一横的“院”

据说,当年咸丰驾临天津独乐寺,为寺内四合院题写院名,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但字写好后,咸丰才发现自己“献丑”了,“院”字少写了一横。一众随行都看出来了,但皇帝写下的谁也不敢说是错字,正在众人疑惑时,咸丰自我解嘲道:人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划不能写全。

■链接

匾额的类别

匾额种类复杂繁多,其材质、功能、形状等都是进行分门别类的重要依据。以材质分可以分为木质匾额、石质匾额、金属匾额等,虽然匾额的质地多种多样,但大多数匾额以木制为主。

1.木质匾额。这类匾额通常悬挂于木构建筑外檐、内檐和屋内厅堂之上。

2.石质匾额。此类匾额镶嵌于砖石建筑物的墙体和墩台上,但多见于房屋门楣之上,俗称门匾或门楣匾。客家地区江西上犹县,百分之八十的民居都有这样的门匾,客都梅州此类门匾也较多。

3.金属匾额,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金属质地的匾额也逐渐出现。就现在而言,金属匾额较为普遍。然古时这种匾额留存甚少,仅从文献记载悉知。如清代张江裁撰写的《燕京访古录》中就有关于辽时铜匾的记载:“西便门内大街西偏北隙地,有残缺石塔一座,其式与天宁寺庙、隋塔无异。……塔为四方门。上嵌一铜匾,长方四尺,宽二尺五寸,嵌阴文"昊天宝塔"四大篆书,左为"大辽"………,右为"秦越大长公"……,共三十一小字,正书。”

■链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

在赣南客家民间,挂匾是一件极其严肃的大事,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从规制到仪式都有一套独特的程序。

1.规定。哪些人有资格在祠堂内悬挂匾额,各姓氏祠堂都有严格的规定,年龄在80岁以上、夫妻圆满60年、兄弟合计300岁、博士生或教授文凭、县(团)级及县(团)级以上职务、对祠内贡献支持特别大的。凡以上几种类型之一者,如子孙满堂,晚辈孝顺者,方可在祠堂内悬挂一块木制的匾额。

2.申请。本人可口头向祠堂理事会人员提出申请。其内容包括匾额的类型、内容、时间等。本人申请后,理事会的人员会及时召集人员研究,并将讨论研究的情况告知当事人。

3.定匾。理事会将讨论研究的情况告知当事人后,当事人专程到做匾额的店铺,详细告诉店主匾额内容、款识和挂匾的大体日期等。匾额上的文字过去都是由本族中字写得最好的人负责。

4.游匾。在悬挂匾额的头一天,当事人就得敲锣打鼓,派人去接匾。匾额接回后,整个房系的60岁以上的老前辈及叔伯兄弟欢聚一起,由两个年轻后生抬着匾额,走在队伍最前头,一路上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响彻云霄,整个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游到村尾游一大圈后,就将匾额供在祠堂的供桌上。

5.祭匾:执事将大肥猪抬入祠堂内宰杀,猪血抹在匾额上,称之为“杀猪祭匾”。这时,鼓乐齐鸣,整个宗祠都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

6.挂匾:又称“钉匾”。事先将匾额的两头系上长长的绳子,站在两边楼梯上的人同时用力,将匾额慢慢地往上升,按事先安排好的位置,把匾额悬挂在祠堂的橼子上。在悬挂匾额时,锣鼓声、鞭炮声、唢呐声响彻祠堂内外,震耳欲聋。大家肃立在祠堂内,不得大声喧哗。

7.揭匾:立匾人家要请本宗族德高望重的长者,把事先盖在匾额上的红布揭开。

8.办酒席:当天中午,本宗祠理事会成员、立匾人家本房的叔伯兄弟及亲戚朋友,大家欢聚一堂,共同祝福主人家人丁兴旺、吉祥如意。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陈萍摄影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

新闻推荐

印尼支教老师谢秀珠: 千里传递中华情 遍染桃李尽芬芳

谢秀珠(二排左三)与印尼学生一起合影。受访者供图“谢老师回来了!谢老师回来了!”梅州市肩一小学传来了令人高兴的消息,学生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