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在毕节、黔南推进粤菜师傅等培训工程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驻揭西县金和镇山湖村扶贫工作队、广州企业全资子公司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农耀公司”)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
充分发挥扶贫协作主力军、先锋队作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卡斯
2016年9月以来,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切实履行职责,统筹协调前后方力量,充分发挥扶贫协作主力军、先锋队作用,组织推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广州在2018年和2019年的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考核中获得综合评价“好”的等次,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
累计帮扶资金32.1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452个、受益贫困人口77.75万人
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派驻贵州省毕节市、黔南州负责广州对口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前方工作组。累计援助财政帮扶资金32.1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452个,受益贫困人口77.75万人。发动广东(广州)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折价金额85.94亿元。
产业帮扶上,深化“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紧密型合作,与毕节市、黔南州协作共建现代农业产业产供地、黄金旅游休闲目的地和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地。累计引进广东等东部企业288家,实际投资额164.63亿元,带动64.54万贫困人口增收。
此外,工作组创新消费帮扶方式,销售两地农畜(扶贫)产品72.31亿元,带动35.9万贫困人口增收。
此外,广州加大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累计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到广东省(广州市)就业2.44万人,帮助14.07万贫困人口省内就近就业,帮助2.69万名贫困人口到其他地区就业。配合广州市工青妇组织协调广州20家实力国企、民企在毕节、黔南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举办订单培养班42个,按照“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模式,共招收学生1347人,其中贫困生占50%以上,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毕节、黔南17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
广州又创新人才支援工作,协调选派129名党政干部、4398名(含恒大2856名)专技人才挂职帮扶,为两地培训党政干部1.35万人次、专技人才14万多人次。对两地855所学校、564所医院结对帮扶,打造了纳雍天河实验学校、毕节妇幼“5+2”、三都民族班、罗甸“越秀班”等特色品牌。
同时组织社会帮扶,对毕节10个县(区)、黔南州12个县(市)及878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实质性开展帮扶工作。
广州还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帮扶,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7.8亿多元用于毕节、黔南搬迁点学校和医院项目建设,实施扶贫项目133个。以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试点,推动实施全面帮扶“八项举措”,援建的“长者饭堂”和“长幼日间托养照料中心”成为全国首家三者合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在广州的帮扶下,毕节、黔南17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281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23.09万人,黔南、毕节贫困发生率分别从2014年的24.12%、2015年末的16.48%下降到2020年末的零。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小小南瓜带动近7万人脱贫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宜通讯员花宣
“能够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我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农耀公司董事长曾爱生激动地告诉记者。农耀公司是广州市花都区对口帮扶毕节织金县引进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消费扶贫帮扶项目,是承载着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助力织金县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
缔造产业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进驻织金县以来,农耀公司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消费扶贫”,在全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自营大棚基地、露天基地种植和蔬菜初深加工,通过农业全产业扶贫缔造产业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助力织金县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不利于涵养水源,加上地形复杂、土地贫瘠,很难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南瓜对土壤和地形的要求比较低,产量较高,而且存放时间长、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2020年在毕节市推行订单南瓜种植30万亩(其中织金县15万亩),以保底价随行就市收购,保底价0.35元/斤,按保底收购价预计产值达4.8亿元左右,种植户可达到纯收入1800元/亩。
公司派驻技术员以田坝会、垸坝会和农民讲习所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确保种植技术到位,南瓜高效高产,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一批产业工人,推动劳务用工细分化,特别是在农村妇女劳动力这一块,培养了产业工人,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织金县现代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园区项目占地110亩,建有AD蔬菜烘干线、精品蔬菜干燥烘箱和蔬菜磨粉打粒生产线和6000平方米冷库,去年解决三甲街道和惠民街道务工400余人,其中女性占比80%,解决长期女性务工300多人,月均工资可达3500元。自去年11月份投产以来,累计发放务工工资110多万元,并与织金县人社局联合建立了“织金县技能技术培训基地(南瓜产业)”。
项目实施后,不但延伸了南瓜(果蔬)产业链,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每年可先后贮藏毕节市各县、区、各乡镇地区产出的南瓜和其他蔬菜10万吨。项目的实施,对加快毕节市南瓜种植及产业化经营起到强烈的示范带动作用。
曾爱生介绍,农耀公司实行“公司+园区+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了全县及周边市县26780个贫困户脱贫,脱贫人口69800人,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广东交通集团驻揭西县金和镇山湖村扶贫工作队:
昔日贫困村“扶”成今时“网红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妍通讯员粤交集宣
位于揭阳市揭西县金和镇的山湖村,坐落在仙福湖中央,自古有“浮水莲花”美称。驾车驶入山湖村,宽阔的沥青马路沿着翠绿的秧田一路向前延伸,仙福湖畔清风徐来,白鹭成行。谁能想到,四年前,这个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还是杂乱不堪、无人问津的贫困村。
记者采访获悉,广东交通集团自2016年4月派出工作队驻村实施精准帮扶以来,山湖村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2015年至2020年,全村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969元增长到16205元,年平均增长率达34%;全村农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863元增长到23689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6%。
“山湖村的变化就跟做梦一样”
“说实话,如今山湖村的变化就跟做梦一样。”山湖村总党支书记杨英俊表示,去年国庆节期间,每天涌入近万名游客,突然激增的游客量,让村民们“吓一跳”。
2020年,山湖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3A旅游景区”“广东十大美丽乡村”。“以前是脱贫,现在就是致富啦,你都不知道过节时候我有多忙哩!”村民直言,扶贫队把他们“扶”成了旅游景区。
“说实话,当时有些触目惊心。”广东省交通集团驻山湖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郑锦龙还记得初到山湖时的景象:村道是土路,杂草丛生,沿湖厕所、猪圈、鸡舍遍布,生活污水直排仙福湖,湖面蚊虫乱飞……
改变,从村容村貌开始。扶贫队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推进路桥与危房改造,雨污分流、巷道硬底化、水岸同治等项目陆续开工。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通过发展苗木种植、光伏发电等项目,每年为山湖村带来50余万元的集体收益。同时积极推进消费扶贫,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目前,广东省交通集团利用自身优势,已完成54名贫困户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其中,26人到周边高速公路当收费员、保安,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为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山湖村完善村基础设施,路灯、村民活动广场、北门桥、北星桥、游客服务中心、潮汕民宿等规划项目如期完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
“山湖村的扶贫工作可以说已经进入了2.0模式,村里沿线绿化美化、巷道铺设完成,乡村旅游雏形初现,美丽旅游乡村的打造才刚刚开始。”驻村工作队队长程锐表示。在山湖村里,特色民宿、百亩鲜花世界、古树花海等景点加快建设,正在将山湖村打造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花园式乡村。
新闻推荐
吴构松有朋友从马来西亚自助游回来,讲了一件趣事:他们数人结伴玩了一个叫甘孟山庄的旅游区后,想去云顶山庄,当地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