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糯米粥
▲▲萧俊秋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要到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我亲爱的老师,特别是我读中学时的班主任邱陶杰老师。
邱老师曾经煮过一碗糯米粥给我吃,半个世纪过去了,我至今难忘!
五十几年前,我在揭阳新华中学读初中。邱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三十几岁,中等身材,头发稍白,嘴角总是挂着一丝微笑,戴一副高度近视镜,操一腔潮州口音。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正准备回家,邱老师对我说:“你明天再回去吧,晚上到我的宿舍来一趟。”
有什么事呢?老师没有说,我也不便问,心里犯嘀咕。
晚上八点多,我如约来到邱老师的宿舍门口。邱老师正伏案全神贯注地批改作业,灯光把他的身影投射到另一面墙上,显得高大无比。我不敢打扰他,就在门口站着。
“哦,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进来坐?”邱老师批改完作业,抬头看见了我。
我进到屋里,坐在床沿,问老师有什么事。
“ 其实也没有什么事,今晚我煮了点糯米粥,想请你吃。”接着邱老师又补充一句:“肚子饿了吧?”
当时我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晚饭已经吃过三个钟头了,早已饥肠辘辘。说是晚饭,其实就是二两大米蒸饭加一块咸菜,这对于一个十五六岁正在长身体的小伙子来说,连“点心”都谈不上。那时节,整个社会物质十分匮乏,大家生活都很困难。家里尽最大努力供我读书,一星期给我三斤六两大米,平均一天六两,每餐只有二两,偶尔加上一点番薯。送饭的菜就是“三大件”:咸菜、萝卜干和橄榄菜,很少有肉或油水下肚,饿肚子便成了“基本功”。听老师说有粥吃,那简直是太美了,我咽了一口唾液,说:“老师,你自己吃吧,我吃过饭了,不饿。”
“你那点饭我还不知道,别骗我了。告诉你,今晚这粥你肯定没吃过。”
老师说完,从一个小锅里舀出两碗粘稠的糯米粥,这时,一股从没闻过的香味随风飘了过来,我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
“吃吧,一人一碗,多也没有。”老师把筷子递给我。“我对你们每个人的生活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你家里人口多,生活还是蛮艰苦的,看你的脸色我就知道了。”
我能说些什么呢?只觉得鼻子发酸。
老师触摸到我的心里脉搏,忙改口说道:“边吃边说吧!”
我端起碗吃了一口,一股暖流立刻遍布全身,这里面既有恩师的慈爱,又有米饭的香甜和滋养。这是什么粥呢?又香、又甜、又软、又滑,我觉得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吃的粥了。看着碗里晶莹剔透的饭粒,我分明是看到了恩师的一片爱心和真情啊!
“老师,这粥里面还加了什么东西呢,怎么这样好吃?”
“其实很简单,糯米、白糖和肥猪肉,你极度饥饿,肯定会觉得很好吃,慢慢品尝吧!别烫到。”
是的,我是应该慢慢品尝的。我要让这难忘的一碗糯米粥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这可是恩师的深情厚意啊!
“最近,学校有助学金的名额,我已经给你报上去,每月补助3块钱,现在批下来了,从下学期开始。”老师接着说。
“老师,您这么关心我,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您。”
“老师关心学生是应该的,这是一种责任!你的学习成绩虽然不是班里最好的,但你在各方面的表现还不错,语文成绩也比较好,在这方面要多加努力。语文学好了,将来走上社会有大用处的。”
那个时候我还很幼稚,对于社会是什么样子根本不懂。但是,我记住了邱老师的话,对语文课的用功也多一些,所以语文成绩还算可以。
后来,我应征入伍,在部队几年,单位的年终总结基本上都是我写的。回乡后,当过镇文化站长、宣传干事、办公室主任,还当过地方报社通讯员,有文章发表在汕头日报和揭阳日报上。退休前在单位基本上每天都与文笔打交道,我觉得这些都离不开读初中时打下的语文基础,离不开我的语文老师的教导。在登岗镇政府上班时,我觉得自己的语文水平还很差,就边工作边攻读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三年努力,十门课程全部及格,取得毕业证书。平时我喜欢写点东西,既充实生活,又活动脑子,拙作《水仙花的清淡》刊登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大地》刊物上。现在退休在家,偶尔还写点文章,自娱自乐,陶冶性情。回想起来,有此爱好确实离不开我的语文老师邱陶杰。
许多年前,班里几位同学相约到汕头看望邱老师,师生一见如旧,叙说多年不见之情。座谈中我当然不会忘记提起当年的那碗糯米粥,那是我一辈子也忘不掉的啊!老师说他已经记不起来了。老师虽然上了年纪,但精神矍铄,身膀硬朗,白发如银,脸泛红光,大家齐祝老师健康长寿。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不知老师近况如何?心里想念老师,故写此文寄托思念之情,恩师难忘啊!
新闻推荐
汕大附一院急诊科主任陈英杰致力建立健全急救体系 守护生命“急先锋”
汕大附一院急诊科建立起“院前急救-院内抢救-EICU急救重症无缝连接”急救体系。陈英杰。急诊科的存在,保证了人们在一天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