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59载塑造近百潮剧人物形象 一代名丑方展荣
方展荣(受访者供)
方展荣给弟子谢继顺传授潮丑扇子功。
俗话说“无丑不成戏”。谈及潮剧,一定会说到潮丑。
在潮剧“生、旦、净、丑”各个行当中,潮丑是潮剧的灵魂,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蕴藏着最丰富的表演艺术语言。
在潮汕,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方展荣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潮丑名家,《柴房会》“李老三”、《无意神医》“张无意”、《张春郎削发》“半空”、《闹钗》“胡琏”……一个个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跃现眼前,一代名丑深入人心。
炎炎夏日,记者依约来到“一禺堂”采访方展荣老师,话语席间,听方老师谈丑说艺,时而来几句清亮唱腔,时而摇动纸扇来几下“扇子功”亮相,顿觉诙谐有趣,倦意尽消。
谈及潮丑,方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潮丑的表演艺术之所以能如此丰富,应该感谢潮剧前辈艺人对潮剧丑行的积累,在几百年潮剧史中的积淀。”
出身梨园世家
潮剧艺术成了第二生命
1948年,方展荣出生于普宁洪阳一个梨园世家,母亲、哥哥都是潮剧演员。1959年7月,11岁的方展荣奉母命从普宁洪阳镇到揭阳榕城戏院考试,由当时汕头正顺潮剧团的饶恕团长一锤定音,让他正式成为梨园弟子,迈开了献身潮剧艺术的第一步。少年方展荣经历的磨练,激励着他刻苦学艺的决心,让他发奋学习,养成坚韧执着的品格,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古老而典雅的潮剧艺术成了方展荣的终身事业,为他后来取得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成了他的第二生命。
进入剧团之后,方展荣有幸得到更多潮丑名角的指导,唱念做打,无不刻苦训练,还被安排跟随潮剧名角陈大筐师父学丑角,当时就开始练习扇子功,一练就是半个世纪,直到现在,他仍然“扇不离手”,就在记者采访时,方老师谈兴甚浓,边说边不停地熟练翻转着手中的扇子,精彩展示潮丑行当独有的“扇子功”。
1960年,汕头市委宣传部、文化局为了更好更快培养戏剧人才,成立了汕头市少年戏曲学习训练班,方展荣在少年戏曲训练班学习了5年,进入一个严格规范的科班训练学习阶段,师承陈大筐、杨其国、杨江全、林二成、李健、陈才安、方庭章等名师专攻潮丑。在此期间,还去过广州京剧团学习。他一直庆幸自己遇到了一批好老师好剧本,能把《闹钗》和《柴房会》这两部潮剧中最重要的丑戏传承下来。
方展荣的潮丑角色不一而足,《柴房会》中的“李老三”、《无意神医》中的“张无意”、《张春郎削发》中的“半空”、《闹钗》中的“胡琏”……他在艺术上下足了工夫,戏路宽广,能文能武,正反兼善,以出色的表演征服了无数观众。
主演《柴房会》
“李老三”形象深入人心
在潮剧的各个行当中,要算丑行蕴藏着最丰富的表演艺术语言。潮丑可分为项衫丑、官袍丑、裘头丑、踢鞋丑、女丑、老丑等十多门类,这在全国360多个戏曲剧种中是比较少见的。在这些丑行中,方展荣把潮丑功夫表演得淋漓尽致,例如《三岔口》的武丑、《柴房会》的裘头丑、《闹钗》的项衫丑、《剪辫记》的长衫丑、《桃花过渡》的老丑、《古琴案》、《春草闯堂》的官袍丑等等,都是表演潮丑的典范,同时有所创新。然而,之所以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传承创新,这和方展荣凡事喜欢琢磨的性格有关,不仅仅是表演技艺,就是一个小小的道具,例如纸扇、椅子和梯子,也能让他全情投入地研究创新。
1978年,方展荣进入广东潮剧院一团,当时入团没多久,他就在师父蔡锦坤支持下,登台主演《闹钗》,该剧没有剧本,全凭师父手把手教,因为功底好,方展荣仅用7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戏学完,一登台演出就引起轰动,把手执纸扇的“胡琏”演绎得入木三分。
而令方展荣家喻户晓的,则是至今仍然被大众所熟知的经典剧目《柴房会》。潮汕人都知道“李老三”就是方展荣,“三哥”的形象深入人心,也是观众对方展荣的美称。在潮剧《柴房会》中,方展荣在“唱念做打”上充分展示了他的“梯子功”“椅子功”,“唱”与“做”结合起来,体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塑造,一气呵成的表演和情景交融的唱念功夫令戏迷看得如痴如醉,经久不衰。1995年至1998年,中国剧协从全国300多个剧种中精选出50个有代表性的剧目,拍成电视系列片《中国地方戏曲集》,潮剧有幸作为主要剧种被选中,《柴房会》作为潮剧的唯一入选作品进入《中国地方戏曲集》,因而可以说,《柴房会》不但作为潮剧的代表,也作为中国戏剧的代表,走进了国家级代表作行列。
挽救传统剧目
10多部经典重上舞台
在采访中,方展荣这样评价自己:“在我的艺术生涯中,最欣慰的是把潮剧一些濒临失传,或继承无人的剧目重新搬上舞台。如《蓝继子》、《掷娇媚》、《绛玉掼粿》、《桃花过渡》等10多个剧目。”
《蓝继子》是一部经典剧目,“当年,是我与剧作者重新整理出来的,我从小看翁全师傅演,印象非常深刻,翁全师傅是原汕头市玉梨潮剧团的名丑,因扮演"蓝继子"一角而得名"橄榄丑",名噪一时。”因为这部好戏当时是著名剧作家饶宗轼改编和作曲,方展荣专门赴潮州找到饶老,表示这部好戏读起来还是有些问题,希望饶老重新修改并由他主演。“后来,加上序幕的戏活了起来,其中还有一场蓝继子的父亲操刀追赶蓝继子母亲的戏份,是我看了"琵琶戏"吸收其中的情节找到灵感,剧中还有包括我共5位乞丐的细节表演场面,这些都是借鉴之处”。1993年《蓝继子》修改完毕重新上演,当年刚好是农历鸡年,所以方展荣加了台词“金鸡年金鸡啼……”等应景唱段,受到观众的一致赞赏,特别是该剧“哭街”“兄弟会”“继子断案”等折,成了潮剧经典唱段。
1990年恢复了失传的潮剧《掷娇媚》,这源于机缘巧合。方展荣到泰国演出时,听热爱潮剧的观众陈荣兴说,“有一个丑戏很好笑”,这个热心观众还买了名丑“式武”演唱的《掷娇媚》录音带给方展荣分享。回汕听了录音后,方展荣当即拿录音带找到剧作家王菲,让他按自己的构想和录音带结合,最后将《掷娇媚》改编出来。
20多年来,方展荣把濒临失传或继承无人的剧目重新搬上舞台的还有《华容道》、《春香传》、《访鼠》、《半空下山》、《败家子丘孝》、《李唔直捅水鸡》、《金福戏鬼》、《济公戏奸》等传统剧目,天赋的表演才能和辛勤的耕耘,以及师辈们对方展荣的言传身教悉心培养,使他的表演艺术在外表形象的诙谐中,深刻地表现人物内在本质。
1994年方展荣到广东潮剧院二团当副团长,当时,潮剧折子戏《铡美》已经8年没有上演了。方展荣认为这部戏是二团的代表作,也是潮剧的好剧目,应该排全剧。于是方展荣请剧作家陈英飞编剧,再亲自上门请曾经编作经典剧目《梅亭雪》的作曲家黄钦赐老师为《秦香莲》全剧作曲,自己担任这部戏的导演并扮演剧中“韩琦”,由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郑健英扮演“秦香莲”、陈文炎扮演“陈世美”,一年后,1995年《秦香莲》到香港演出,轰动香江,一部经典之作完美呈现。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包括《桃花过渡》古本的传统唱段表演基本失传,当时,方展荣时刻铭记着老师陈玩惜生前曾对他说到“要发掘抢救传统剧目”的嘱咐,方展荣说,“老师曾拿着一块老唱片和一个老剧本对我说,这里的《灯笼歌》、《蚯蚓歌》的表演唱段你要想办法恢复,别让这些唱段失传了”。在聆听老师的讲解后,方展荣着手传承创作,时隔2年,终于实现了对陈玩惜老师的承诺,在玩惜老师所给的古本上重新创作,完成了一个经典的折子戏。1991年,方展荣与市曲艺团赴马来西亚首演《桃花过渡》,由他饰“渡伯”,许曼饰“桃花”,两人配合默契,诙谐有趣,在当地引起轰动。
传承借鉴创新
积累丰富潮丑艺术语言
我们把话题转移到“潮丑”上,俗话说,“无丑不成戏”,潮剧《柴房会》看似喜剧,但其实是正剧,剧中“李老三”和“店家”两个丑角在戏中诙谐串起整台戏,调节整场戏的气氛,老丑特有的插科打诨的台词惹人发笑。方展荣说,诸如还有画着老鼠状脸谱的“娄阿鼠”、画着金钱图案脸谱的贪财官袍丑、画着蝙蝠图案脸谱的好人官袍丑、画着“白豆干”的小丑、画着“大白豆干”的大白仁等。
“1986年,我积极向剧院领导建言,要为郭石梅、李有存、陈玩惜和蔡锦坤等老艺人留下影像资料。”方展荣认为,前辈丑行艺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在生活中他们懂得观察,热爱生活,积累了丰富的潮丑艺术语言,例如“鸭母行”、“鸭仔跳”、“瞎子喝粥”、“瞎子咬菜脯”、“钱龙贴壁”、“老鼠入洞”等舞台动作形象生动,仅“笑”的表现形式中,除了平日的大笑、恶笑、微笑等,还有“洗鼎笑”(鄙视地笑)等,方展荣老师深有体会地说,“每个潮剧丑角演员都应主动继承、创新和丰富本行当的表演,经过一代一代老艺术家的积累以及几百年多少代演员的奋斗,潮剧积累的丰富资料就不言而喻了。”
方展荣认为,一个潮剧演员除了要有前辈传承,个人读书、借鉴、观察和灵性都是塑造人物必备的方向,才能在古装剧或现代剧中游刃有余。他举例扮演现代潮剧《江姐》中的“徐鹏飞”,就是在郭石梅师父的传承和自己研读小说《红岩》后成功领会塑造出来的一个艺术角色,秉持着这个理念,方展荣在潮剧的各个艺术形象中淋漓尽致地发挥。
手把手传授 因戏制宜选用新人
项目传承
2008年,方展荣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承担起传承的重担,这让他倍感自豪。一直以来,对潮剧的传承、对潮丑表演技艺的传授可谓一丝不苟。作为方展荣的弟子,谢继顺于1998年在汕头市戏曲学校毕业,初出校门的雏鹰在方展荣的悉心指导下,凭借潮剧《柴房会》参加广东省戏曲表演,谢继顺获得省级奖项,1999年,谢继顺还被选到香港、深圳和广州参加表演,在方展荣的指导下,谢继顺在戏曲的道路慢慢成长。
如今,谢继顺已是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潮剧院的骨干,近又担任汕头市潮剧团团长,回想起老师一路以来的悉心栽培,他感慨道,《柴房会》的梯子功、《闹钗》的扇子功,都是方老师精心传授,“方老师为人热心,只要我们学生愿意学,他就非常乐意传授。每次做得不好,老师都很耐心,反复跟我纠正哪里不好,让我更加有信心学艺。”
谈及对年轻一代的传承培养,方展荣认为,传承与培养是相结合的,除了要面对面,手把手言传身教,还要积极挖掘年轻演员的潜力,“当年,我作为广东潮剧院的业务团长,用心良苦,根据青年演员各人的具体条件,因人制宜、因戏制宜选用新人担任各个行当角色”,方展荣说,例如启用当年二团的后起之秀陈焕泽参与潮剧作曲、让曾惠刚参与导演工作等,“我还亲自带陈焕泽上门找《刺梁骥》中演万家春而闻名潮剧界的丑角前辈陈邦沐为师,让他传承学习《刺梁骥》”,后来由陈焕泽主演的《刺梁骥》、获得2003年“广东潮剧院青年演员继承传统剧目展演”优秀奖,“我还带张桂坤、吴惠烈等上门到张长城老师家中拜师学习;带吴玉丹到著名花旦黄瑞英老师家中拜师学习《闹钗》“小英”;指导黄映伟学习著名武生俞世明老师的武生行当等,还派邱秀茹、陈立君等到北京中国戏曲学院向涂玲慧学习长袖功,后在比赛中获优秀奖”,回想起20多年来,历历往事仿佛在眼前,方老师如数家珍。
去年初,经广东潮剧院组织申报,国家级非遗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方展荣入选文化部2017年“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项目名单,潮剧传统折子戏《闹钗》、《挡马》列为传承剧目,方展荣老师与市级非遗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谢素贞老师担任传承老师,两位老艺术家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学传承潮剧经典《闹钗》、《挡马》,通过组织教唱、传承排练、合乐连排,传习效果显著。将经典剧目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潮剧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记者手记
生活孕育艺术激情
方展荣老师从事潮剧艺术近60年,采访方展荣老师,记者惊奇于方老师呈现的饱满的生命张力,正是这种执着澎湃的艺术激情,老师艺术生涯硕果累累——曾获广东省艺术节“演员一等奖”、“优秀奖”、“百花奖”、“第二届广东省文艺终身成就奖”、“鲁迅文学戏剧奖”、全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中国第六届金唱片奖”等,主演或导演了100余部戏剧作品,塑造了近百个观众喜爱的艺术形象。代表作《柴房会》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制收藏,由中国剧协摄制成首部潮剧电视片,并编入《中国地方戏曲集》。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热爱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学习、借鉴、归纳、提高,艺术才更有活力,艺术家才更有创作激情,塑造的人物角色才更有血有肉光彩夺目。方展荣老师精彩的戏剧人生,就是最好的诠释。
本版撰文/摄影本报记者 陈文惠 (除署名外)
新闻推荐
近日,太平人寿广州中支快速处理了一起重大理赔案件,赔付金额共110万元,2天结案。快速、便捷的理赔服务彰显了公司高品质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