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弘扬国学经典的精神。——江海区滘北小学区秀霞
国学经典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华,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是古代圣贤和文人墨客留给后人的文化瑰宝。诵读国学经典,能够让学生学习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品德和情操,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弘扬国学经典的精神。
挖掘教材中的
传统文化和高尚品格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流传下来的古诗词更是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千锤百炼后才能成为精品。编入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们精挑细选的。而流芳百世的诗人,一定是品格高尚的人。优秀人物的高尚品格,总是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屈原、陶渊明、白居易、李商隐、苏轼、陆游、杜甫、辛弃疾、文天祥等无数先贤们身上,散发着乐观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的孔子,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其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语文老师,一定要给学生传播这些正能量,让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体会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有国才有家,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爱国方式。如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是陆游的临终遗言。诗人辞世前念念不忘的是何时才能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真挚而又强烈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是古代爱国诗的典范之作。学习这首古诗时,可以通过讲宋朝的历史背景,走进陆游的内心,体会他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激起学生爱国主义的共鸣。
孟郊的《游子吟》则赞美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孟郊对母爱的歌颂,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爱。懂得感恩父母\孝顺父母,是每个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对学生最重要的教育是品德教育,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之美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传统习俗,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之美。
如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是人们庆祝春节的情景。教学这首诗时,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放鞭炮、喝屠苏酒等。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让他们对春节有更深刻的认识。
中秋节可以让学生读一些有关月亮的古诗。如李白的《古朗月行》《静夜思》,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李商隐的《嫦娥》等古诗。古人对月亮情有独钟,大部分诗人都是多愁善感的,面对夜空中同一轮明月,都会诗兴大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明月寄相思,古代的诗人喜欢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亮身上,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等情感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学习这些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古诗,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祖国传统节日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在成语典故中受到启迪
在成语典故中也可以进行国学经典教育。如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讲的是晋代的祖逖和刘琨两位好朋友,每天早上一听到公鸡打鸣儿就起床练习舞剑的故事。他们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仗。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坚持不懈、不畏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国学经典离我们并不是遥不可及,古诗词的存在是古人留下的痕迹。我们小时候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长大后就慢慢地遗忘了,唯有小时候背诵过的古诗词,还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一点知识的沉淀,都是未来的一份淡定从容。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黄文生)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江门市中医药大会获悉,江门市、县(区)两级卫健局逐步设立专职中医药管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