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兴村产业旺 “链条联通”动力足
今年6月,江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势产区产业园(以下简称“冷链产业园”)入选2020年第一批省级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获省级财政扶持资金1.5亿元。
冷链产业园跨台山、开平、恩平三市,以打造成“一带一路”江海门户冷链枢纽和湾区西翼物流中心为定位,按照“一核多点”的空间布局开展建设。建成后将形成产区销区衔接、多种业态互补、线上线下结合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体系。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产业兴旺是重点。为破解乡村产业大而不强发展难题,江门市正推行乡村产业“链条联通”融合发展模式,以创建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园区集中,推动土地和资金等资源要素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产业“链条联通”,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A
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园梯队
作为“广东三宝之首”的新会陈皮虽历史悠久,但1996年产值还不足300万元。“以前卖"一块皮",大家不懂它的价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把陈皮和茶文化糅合,柑普茶很快打开了市场。”从“皮”到“链”,再到“园”,扎根新会陈皮产业20多个年头的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区柏余见证了这一产业的快速“成长”。
现阶段,新会陈皮产值已达到85亿元,公共品牌总价值突破100亿元。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形成药、食、茶、健、文创、金融产品6大类35细类100余个品种的加工产品规模,吸引社会投资超30亿元,龙头企业12家,经营主体超1000家。建立起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带动农民直接收益超10亿元,就业达5万人。
从昔日小农种植、作坊加工、单一产品,走向今天的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新会陈皮已打通三产融合关键点,培育出全产业链发展新动能。2019年4月,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在江门召开,农业农村部全面推广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经验。
放眼五邑,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正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充当起现代农业排头兵,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功能化经营,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截至目前,江门市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产业覆盖丝苗米、茶叶、家禽、水产、水果、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和梯次发展新格局。
12月1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入选。据悉,2019年大鳌镇渔业产值6.29亿元,占全镇农业产值82.9%,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带动劳动力超过5000人。自此,江门已累计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示范村镇、2个省级专业镇和33个省级专业村,助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江门市已累计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达53家、42家和45家,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的农户32万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此外,还创建了17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信誉农场)、5家粤港澳大湾区加工企业和14家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
B
农业品牌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名单,全省新增11个,江门市就占了4个;9月,“广东省第三届名特优新农产品入库”名单公布,江门市45个农产品品牌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一项项喜人成果,一个个亮眼数字,充分说明江门不仅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扎实的农业基础,更有响当当的“侨字号”农产品品牌。
蓬江的凉瓜、江海的水果、新会的陈皮、台山的大米、开平的肉鹅、鹤山的红茶、恩平的簕菜……五邑农业“名片”琳琅满目。江门市已累计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15个,“三品一标”农产品199个,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区域公用品牌48个,品牌强农的美好蓝图徐徐展开。
农业品牌建设是贯穿“三农”事业的能量带。做好品牌建设就是牵住了现代农业的“牛鼻子”,攥住了农民增收的“钱袋子”,把好了农企增强竞争力的“油门子”。然而,江门市农业品牌建设能走在全省前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江门市从2012年开始实行《江门市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办法》,带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快农业名牌产品发展。2017年修改后再次印发,累计奖励超过500万元。2019年,江门市再度出台《江门市农业品牌培育奖励办法》,进一步提高奖励金额、扩大奖励范围,让标准化、品牌化的质量兴农规划图愈发清晰。
与此同时,江门市以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作为创建品牌的突破口,推行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技术。如推行台山鳗鱼国际标准,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逾4000公顷;制定《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簕菜及干制品》及牛大力地方标准等,力争为特色农产品开拓更多市场空间。
品牌强农道路上的坚定与奋进,还离不开质量安全的保驾护航。去年11月,江门市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连续十年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零发生”,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评价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为了进一步织密“监控网”,江门市还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由市、县两级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综合行政执法队伍,70个镇(街)按照“四统一”标准全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1446个村级协管员实现村(居)全覆盖……此外,江门市还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开展农业投入品溯源信息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施行溯源加农产品责任保险“农安保”等。
C
拎稳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
11月10日,2020年江门市冬种生产现场会在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召开。随着丰江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冯柱泉一声令下,植保无人机、旋耕机、肥料抛洒机等农业机械快速来回奔跑在田野上,全面打响冬种攻坚战。
冯柱泉与马铃薯结缘已有15个年头,他不光是“会”种地,更是“慧”种地。从最原始的靠人力劳动,到如今的机械化贯穿种、产全过程;销售价格从0.8元/公斤升到了3.6元/公斤;合作社会员也从个位数升到了三位数,种植面积达到133.33公顷……
“恩平马铃薯在省内已经享有盛名,卖马铃薯的经销商都知道来恩平进货,另外我们注册了"恩丰江"马铃薯品牌,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与很多电商合作,顺利打开销路。就算是在今年疫情初期,我们每天的马铃薯出货量都超过20吨。”冯柱泉表示,丰江农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马铃薯种植、购销、冷链配送于一体的公司。
冯柱泉的成长历程与江门市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谋而合。近年来,江门市全力动员组织农业生产,做好农资供应保障,强化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农业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和内在潜力。
如今,江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保持在18万公顷,年总产量稳定在90万吨,约占粤港澳大湾区的32%;生猪复产扩产形势向好,肉类年产量稳定在28万吨,约占大湾区的20%;蔬菜年产量和水产品年产量约占大湾区的12%和25%,切实拎稳了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
为了进一步夯实农产品供应保障,江门市按“田块平整规范化、农田耕作机械化、田间管理科学化”的目标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节约农业用水,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改善农田灌溉条件。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7万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的82%。
“原来的田地坑坑洼洼,还没有水,自然没有大耕户愿意来。现在好了,田地连起来了,水渠也有了,我们发展种植也容易了。”来自广西的周伟平在台山市海宴镇生活了10多年,一直在当地从事农业种植。如今,看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好处,他想采购一批农机,实现大规模种植。
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自2017年起,江门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队伍,免费提供相关培训,以点带面地提升江门市乡村振兴队伍的综合素质,目前已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8人。同时,江门市还量身定制包含新会柑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电商等具有江门特色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题课程,受到学员们的热烈追捧和一致“点赞”,测评满意度高达99%。
(文/毕松杰图/毕松杰唐达陈耀)
新闻推荐
雅图仕印刷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引进先进印刷设备,产品线不断拓展,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鹤山市有扎实的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