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幸福的课堂
语文课堂上,学生感到幸福,才愿意学,乐于学。——鹤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学任坤嫦
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到幸福,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可是现实中,虽然老师竭尽全力地去上好每一节课,但我们的课堂却广泛存在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一句话:我们的课堂不幸福!该如何做?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幸福课堂需要有幸福感的教师
教师的幸福感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的幸福。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做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然而,受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在下降,时常听到有教师抱怨工作太辛苦,超负荷工作,精神很疲惫。教师没有幸福感,学生何来幸福感?我认为,教师要不断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通过自我调适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1、认清形势,调整心态,适应现实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改革在深入,作为教师,自己的观念也需随之转变,以跟上形势。面对现实,接受挑战,积极进取,愉悦接受自己的教师身份。
2、坦诚放开,正视自己
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设置合适的目标,完善人格,才能减少挫败体验,保持心理健康状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3、加强意志,增强抗压能力
外界刺激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压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心理基础。
构建微笑课堂,积极创造愉悦的教书育人环境。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在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换句话说,微笑同生活中的阳光、空气、水分一样重要。微笑是一种亲切的语言,教师要用微笑来传情表意,让学生从自己的微笑里感受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教师要用微笑融洽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欢乐带给学生;教师要用微笑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他们会随着教师的讲课不断地思考问题,积极发言。
更新教学理念
多举措打造幸福课堂
运用多媒体,实现文本与课外资源的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课堂焕然一新。在教学《荷花》一课时,利用课件向孩子展示了不同形态的荷花的图片,他们兴致勃勃,对课文里描写的三种形态的荷花印象深刻。课文中有些内容,单凭老师用语言表述,孩子很难听懂,但如果借助视频,内容形象化了,易懂了。在教学《观潮》一课时,对于钱塘江大潮的形态,“一条白线”“水墙”“千万匹战马”,孩子没见过,只能靠想象。我向孩子播放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
多媒体的运用,使文本与课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极大开阔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和空间,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提供了源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幸福的。
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在新形势下,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从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小组中乐于把学习看作是一项合作性的活动,他们友好交流,彼此互相帮助,形成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自由氛围,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幸福的。
在琅琅读书声中感受幸福。“书声琅琅”是一堂语文课的重要特征,通过朗读感悟到的东西,比老师传授出来的东西有效得多。我们的语文就需要把书读得有滋有味的课堂,例如《秋天的雨》一课中,通过美美的朗读,孩子领略到了秋天的五彩缤纷;《陶罐和铁罐》中,通过分角色朗读,孩子深刻地体会了陶罐的谦虚、铁罐的骄傲……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幸福的。
情趣盎然的课堂倍添幸福感。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心如其情,以引起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在学习《西门豹》时,我让孩子分角色表演,学生们夸张地表演人物对话,再加上他们形象的动作,入微的神态表演,课堂上气氛活跃,孩子对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铭记于心。这样的课堂,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生是幸福的。
总之,语文课堂上,学生感到幸福,才愿意学,乐于学。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幸福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上。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谌磊)近日,鹤山市政府十五届7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鹤山市全面推行“路长制”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