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传承外海面制作技艺20多年 守住江门人心中的味道

江门日报 2020-07-19 08:50

扫扫二维码 看新闻视频 陈丽娟把把压好的面皮盘好准备切丝。 陈丽娟用竹竿把厚实面团压成面皮。 如今大多是用机器压面皮。

小时候不肯吃饭,母亲会念念叨叨地走入厨房,一阵忙碌后,端着一碗外海面来到跟前,叮嘱你不能不吃饭。

长大后,下班回家饿了,她还是会念念叨叨地端来一碗面,叮嘱你别忘了吃饭。

对江门人来说,这碗热腾腾的外海面,就是藏在他们心中的味道,填满了他们的腹腔,也慰藉了人们对家的依恋。

打从娘胎开始,陈丽娟就陪着父母做外海面,和家人在一间小平房里一起揉啊、擀啊做面条,这就是她关于家的记忆。父亲陈成基去世后,陈丽娟接过衣钵,和丈夫从家庭小作坊逐渐做到了现在的小工厂,日复一日地守着“成记”这块招牌,传承五邑特色美食文化,延续那份家的温情。

策划/叶桃

统筹/王平强王建华

文/凌雪敏图/郭永乐

视频/郭永乐凌雪敏

从小结缘

“这个技能仿佛就是天生的”

“老板,照例来碗云吞外海面。”在江门的粤式面馆里,外海面总是最叫座,男女老少都逃不过这一最寻常的美味。有的人下馆子吃不过瘾,还要走进正宗的外海面馆,买一箱面,再来一份生云吞,带回家囤起来,当早餐也好,做宵夜也罢,为的就是随时能吃上一碗。

外海面起源于江海区外海街道。走进外海,随处可见售卖外海面的招牌。在这里,大大小小的外海面作坊、厂家有两三百家。2007年,外海面制作工艺成为第一批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海面细长如丝,“爽滑”、“弹口”、不粘不坨是食客对它的评价。

外海面的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陈丽娟的爷爷为了养活一家子,很早就开始做外海面,一代传一代,就传到了陈丽娟这里。可以说,外海面贯穿了陈丽娟的大半生。在陈丽娟的记忆里,孩童时就是在面粉堆里打滚长大的。那时家里还是一层平房,在十来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父亲在揉面,母亲在切面,兄弟姐妹们在旁边围着转,学着父母的样子,拿着面团“瞎捣鼓”。“没有怎么刻意去学,反正就是会了,这个技能仿佛就是天生的。”陈丽娟说。

陈丽娟是家里七个兄弟姐妹里最小的一个,大学毕业后,在旅行社找到了一份导游工作。当时,他们家以父亲陈成基名字命名的“成记”外海面,在食客心中已经有了不错的口碑,然而,孩子们都有了各自稳定的工作。“家里的面是没人做了。”父亲的一句话让陈丽娟心里很不是滋味,斟酌再三,陈丽娟对自己说:“算了,辞职回来做面吧,总得有人做。”从此,陈丽娟便扛起传承家族外海面的担子,到现在她制作外海面已有23年。

手工制面

弱女子展现刚柔并济的力量美

打开一箱外海面,一股浓浓的蛋香味扑面而来,把人的嗅觉抱得紧紧的。吃外海面的佳配是云吞,外海面把高汤精华尽数吸收,食客把面嘬入口中时,那一气呵成的“呲溜”声就是对其美味最大的赞美,面条入口口感如缕如丝,根根分明,在口腔里尽情鞭挞着味蕾。

六七月过了“龙舟水”,迎来了广东一年里太阳最猛烈的时候,现在做外海面正合时宜。陈丽娟把家里的小作坊搬了出来,在外海中华大道开了一家外海面厂。一起搬过来的,还有长辈留下的大木桌,一家三代人都在上面揉过面。

“面粉要用高筋的,要舍得下鸡蛋,不能省。”说起如何保持外海面的“香”和“爽”,摸索、传承了三代人,做面的蛋、粉最佳配比,陈丽娟早已烂熟于心。她把七八个鸡蛋打入面粉中,然后揉作一团。别看陈丽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与人说话温声细语的,但柔却不弱,揉面时的手臂线条分明,虽不如男子般刚劲有力,但有女子刚柔并济的力量美。

将面粉揉成团只是做面的开场,用竹竿把厚实面团压成薄如轻纱的面皮,才最考功夫。“现在我们都用机器,速度快了一倍,但是机器压面只有横力,没有竖力,不如手工来得劲道。”陈丽娟说,做面的家庭作坊,家里墙上会有一个洞,用来专门穿竹竿用。她家墙上的洞现在都还留着,而在厂里,就只好用皮带了。陈丽娟把竹竿穿入桌子另一边钉在地上的皮带里,然后借着杠杆的力量往下压。压面的竹竿比手臂粗,考究力道。“要均匀,如果一轻一重,面就会坑坑洼洼,怎样都压不好。”她说。

面不能阴干,细菌会发酵,把压好的面切丝盘好后,最后一道工序就交给太阳了。未来三天时间里,炽热的阳光为面条撒上最后一道“调料”,把蛋香味毫无保留地激发出来。这时,外海面成品才大功告成。

创新款式

传承五邑特色美食文化

陈丽娟爷孙三代,每一代人身上都能看到外海面制面工艺发展的影子。

“最开始爷爷那代人是纯手工做的,很辛苦,效率也低。后来我爸爸做的时候就有了压面机,但还是得靠人手转动机器,最多只能压25公斤,也就是一麻袋面粉。”陈丽娟说,厂里现在还留着父亲用过的手动压面机,机子的历史比1976年出生的陈丽娟还要大,但如今它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代替这台“老爷机”的是电动机器,陈丽娟和丈夫搭档合作,一天能压200公斤面。

同时,陈丽娟创新在外海面里加入各种蔬果,做成颜色各异的蔬菜面,如凉瓜面、胡萝卜面、紫薯面,甚至还试过加入陈皮粉,做成陈皮面。“机器压出来的面肯定不如手工来得好吃,但是手工效率太低了,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如果不是私人定制,我们是不会用人工的。”陈丽娟说。

做面来去无非是揉、压、切、晒几个工序,陈丽娟在面粉台前日复一日地做面,说不枯燥是假的,但如果传承了100多年的手艺就这么断了,未免有点可惜,因此她也为这项手艺的传承不断努力。为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工程,进一步做好省际技能扶贫工作,2019年8月,江海区、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两地人社局主办的“粤菜师傅”技能培训班在大新县职业技术学校举行开班仪式,陈丽娟就担任培训教师,重点向大新县群众传授粤式面点制作和特色外海面制作,帮助扶贫对象掌握一技之长,传承五邑特色美食文化。

每家人都有自己独特而熟悉的味道,对陈丽娟来说,做外海面不只是传承,更是留住家的温情与味道。不少外海家庭在家里搭起两张桌子,拿来一根竹竿,一家人坐在一起分工合作,就能够做出令人向往的面食。

“儿子每次来工厂,都很开心,做面对他来说像玩泥巴一样,喜欢得不得了。”陈丽娟的儿子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常常听到耳边传来他稚嫩的声音:“我长大了要传承外海面!”惹得她笑个不停,看着儿子坐在身边帮忙盘面的样子,陈丽娟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样。“那么辛苦的活,他长大了如果还这么想就好了。”她笑言。

新闻推荐

你可以忘记全世界 但我不能忘了你 两个阿尔茨海默症家庭的真实世界:记忆远去,爱仍在

3秒钟,大概是眨两下眼睛的时间,但就在这一瞬间,世界就会多一位阿尔茨海默症病人。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学名,其发病与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