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注活力 侨乡焕新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通讯员翁丹萍
江门是中国侨都,又是广府文化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比如,碉楼、洋楼、祠堂以及100多项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吸引了各地年轻人,他们带着梦想来到江门,走进百年碉楼、洋楼、祠堂,活化侨乡遗产,打造侨乡新名片。今日起,本报将推出《他们:活化遗产打造新名片》系列报道,追随这些年轻人的足迹,讲述他们的故事,揭秘江门侨乡文化奥秘。
破旧古村落成为“游学基地”
江门开平市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艺术之乡”,更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开平塘口仓东村位于其中,上世纪初该村早年到海外的华侨衣锦还乡,一幢幢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洋楼住宅、碉楼、祠堂相继建成,成为典型的华侨特色村落。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村民纷纷移民海外,仓东村落失去了昔日的生机。
邓华祖籍广州花都,在一次到开平考察后,他被这里的乡间景色吸引,与李继津等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一起开展了“仓东计划”,把村内一幢碉楼、50多间清代、民国期间的古老岭南建筑,进行修旧如旧,把这里打造成游学基地。
从2011年开始实施“仓东计划”,他们面临资金、人力、技术的难题,邓华等人将散落各地的瓷器、青砖、瓦片以及历史文献收集起来,把上千件反映村里历史风俗的物品分门别类整理,建起仓东村博物馆。
仓东村内有一栋5层高10多米的碉楼。这座名叫“焕业”的碉楼,建于1919年,碉楼使用“红毛泥”、砂、石子和钢材建成。几经风雨,碉楼外墙破损严重,门窗生锈脱落。邓华等人用一年多时间,修复了碉楼的大门、楼梯、门窗等。
仓东村有50多间明代至民国期间的古旧建筑,这座古建筑破旧不堪,许多房子楼顶倒塌,邓华等人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修旧如旧”,现在,数十栋古旧建筑重新焕发生机,成为远近闻名的“游学基地”。
如今,曾经破落的仓东村成为“碉楼之乡”的一大亮点。2015年,仓东村仓东遗产教育基地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17年仓东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认证为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
90后年轻人实施“塘口社区计划”
开平市的塘口旧墟曾是塘口镇政府的驻地中心,这里有邮局、工业建筑、剧场、粮仓……上世纪90年代后逐渐萧条。如今这里又重新焕发了生机,络绎不绝的游客、市民前来打卡。活跃其中的,有一个年轻的身影——出生于1990年的李继津。
李继津是开平市塘口镇“塘口空间国际青年旅社”的创始人之一,来到塘口镇创业已6年有余。2014年从五邑大学毕业后,李继津来到塘口镇的仓东村,参与邓华等人开展“仓东计划”。后来,又与邓华等人来到开平市塘口旧圩,实施“塘口社区计划”。塘口旧圩周边有塘口村、雁湖村、桑园村、高咀村等,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曾经热闹的市集逐渐衰败。李继津的愿望是将旧圩活化,让周边的村落再次充满生气。
“塘口社区计划”首先从塘口空间国际青年旅社开始。在这里,李继津和“塘口空间”团队改造了两栋工厂,建设成为青年旅社和社区餐厅,希望能用其中的设计理念和包含的建筑实体影响乡村。
2017年3月,经过一年多的设计和改造,废旧的厂房摇身一变成了独具设计感和美感的民宿,迅速走红网络,吸引港澳地区和省内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塘口空间国际青年旅社成为旧圩复兴的“起搏器”,带旺了塘口旧圩片区的人气,来这里的游人越来越多。几年来,李继津、邓华和他的团队,对原有建筑进行实体空间改造,他们将上世纪80年代的红砖建筑五金厂,改造为集活动、讲座、展览和餐厅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中心;上世纪90年代钟表厂被改造成设施齐全的国际青年旅社;上世纪90年代的旧邮局,打造成团队办公空间等,让这些旧建筑焕发生机,并创造了多功能的塘口社区空间。
目前,塘口社区空间已接待多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到访者,他们在这里举办音乐读书会,到乡间骑行,参与春耕……不仅给本地村民创造了就业,也吸引了年轻大学生在此落地生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的王诗明和叶梦怡,实习之后决定留下来工作。“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乡村振兴,未来城市和乡村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王诗明表示。
塘口镇镇委书记温家介绍,从“塘口空间”出发,将有3条“最美旅游路线”,通往立园、自力村碉楼群、方氏灯楼、驸马方公祠等景点,游客可以观光在碉楼,吃住娱乐在塘口旧墟。
新闻推荐
“90后”青年李继津扎根塘口镇创业 用建筑为古老村落带来人气
李继津(中)向游客介绍开平塘口。周末来到开平市塘口旧圩可以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市民前来游玩、打卡。这样的现象,在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