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一中附校提出“仪式感教育、个性化评价、精准教学”三大特色办学思路 借鉴“衡水模式”打造“江门模式”
“北有衡水,南有江门”。即将于9月份建成启用的江门一中附属实验学校(简称“江门一中附校”)提出的这一口号让部分家长心怀期待的同时又有点疑惑——衡水中学,那可是“教育界的神话”,想与其比肩,谈何容易!
对此,江门一中附校筹建办负责人戴旌霸气回应:“有句话不是说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既然要办学校,就要办好学校,就要朝办好学校的方向努力。”在教育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知道江门教育缺少什么,也知道江门人期盼什么。
为什么要借鉴“衡水模式”?从中借鉴些什么?戴旌和他的团队从“道法术”的层面层层剖析,娓娓道来。
A从“衡水模式”到“江门模式”
“三大特色”相似而不同
道,是规则、自然法则;法,是方法、法理;术,是行式、方式。在戴旌看来,做任何事情,“术”要符合“法”,“法”要基于“道”,道法术三者兼备才能做出最好的策略。“模式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衡水中学走的是弱资源平民发展模式,很适合我们借鉴。”。
“从"法"的角度,我们要先看到别人的成功,更要看到为什么成功。”戴旌说。衡水中学的基础并不好,在不好的基础上,他们做了4件事,成功扭转了局面,即整肃纪律、狠抓成绩、建激励机制、集团化办学。“他们善于把管理上升到文化价值层面,再把它标准化,从而找准学校的自我定位和精神文化引领,把文化和学校管理深度融合。”戴旌认为,这正是目前很多学校缺乏的,也是值得借鉴的。
“建设一所新学校,我们首先要从"道"的角度,做文化层面的顶层设计和规划,这区别于以前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成为学校的价值引领。”戴旌说。
衡水中学的成功说到底是办学模式的成功,衡水中学的神奇说到底也是他们创造的办学模式的神奇。所以从“术”的角度,戴旌带领学校筹建团队,从衡水中学“激情教育、精细管理、高效课堂”办学模式,结合南北价值追求、文化差异等方面的不同,提炼出了“仪式感教育、个性化评价、精准教学”三大特色。他说:“这是另一个系统的"道法术",也是我们借鉴衡水模式的核心。”
B从“激情教育”到“仪式感教育”
引领师生成就自我
有人说,衡水中学是一个激情燃烧的精神特区。在衡水中学校园,激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激情让衡水中学青春飞扬。它唤醒了梦想,激发了动机,强化了责任,提升了境界,产生了持续不绝的动力。
对师生来说,激情教育是有必要的,但由于南北价值追求、文化风格的不同,一中附校将“激情教育”改造为“仪式感教育”,通过对师生的仪式感教育强化责任,激发梦想和斗志。
“一所新学校,进行文化建设时,要先搞清楚价值基石是什么。我们把一中附校的价值观定位为"学生中心",这是学校价值引领的基础。”戴旌说,基于国家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中附校对学生提出了“真、善、美、勇、灵、健、实、志”8字要求,以成就学生,帮助学生跨越成绩,跨越校园,跨越工作,追求精益求精,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实现充实的人生。同时还要成就教师,帮助教师实现教育工作者的人生价值——用教育的理想办理想的教育。
要成就学生,成就教师,让他们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工作而工作,这就需要仪式感教育来提升师生的境界和追求。“我们会通过课程设置、社团活动、声音系统等,把仪式感教育融合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戴旌说,从小到书桌文具的摆放,到礼仪举止都会做详细要求,让学生训练有素,不但在学习上,而且在文明礼仪、生活习惯各方面都如此。
C从“精细管理”到“个性化评价”
让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
在激情教育之外,精细化管理是衡水中学的另一大特色。他们的“精细”并不高大上,但是特别“细”。“细”出了每一个具体目标,具体流程;“细”出了每一步操作规范、达成效果,“细”出了每一个人的责任意识。
一中附校在借鉴衡水中学“精细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教育教学创新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即通过大数据把学生的考试数据、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德育、生活、身体,以及消费行为等各方面的数据收集起来,从而对学生形成一个直观精准的“画像”,让家长对孩子有更清晰的了解。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而这方面,戴旌有丰富的经验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此前所带领的景贤学校曾是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他本人也拥有“智能校证”等3项专利。目前,该校的课堂评价器已与学校建设同步启动开发,还会引进成熟的系统,对每个学生进行直观、全面的评价。
D从“高效课堂”到“精准教学”
让学习更集中更高效
对衡水中学来说,高效课堂是其成功的关键。它是学生成绩大面积快速提升的突破点,是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切入点,是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契合点,是成就名校、成就名师的关键点。
高效课堂是基于对学习状况的检测,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像衡水中学的"日日清",效果就很好。不过,如果过于标准化,从课堂结构的角度考虑,会造成课堂个性缺失。”戴旌表示,因此,一中附校提出了“精准教学”,主要从行为和效果上做要求。
“不管哪一种模式,都需要强大的资源支撑,不然很容易流于形式。”戴旌说,为保证精准教学效果,一中附校会为每个学生配备平板电脑,同时引进强大系统和教辅团队,保证检测评价的及时性。戴旌表示,传统的教学信奉“多练总没坏处”,把孩子逼得很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精准教学有精准的训练方向和题型。这样既可避免过度刷题,也可保证“消除”低分学生。据悉,为更好地实施“精准教学”,一中附校还将开设强基计划班、中考压轴题班、满分阅读班、满分作文班等第二课堂。
江门一中附校的“精准教学”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教师,从而形成有效教研。“很多教研流于形式,方向多而乱,没办法形成合力,而在精准教学的前提下,会对教研课题进行设定,教师们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精准教研,从而让教师、学校、学生都受惠。”老师们必须定期进行命题或考试,然后通过数据比对进行量化考核,使有效教研得以保证。
追求优秀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因此,在学校筹建过程中,一中附校就有意识地寻找“优秀的人”。例如学校的线上体验活动就会邀请北大、清华的学生参与,之后的教学教研也会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和高水平教练员加入,让学生感觉“清华、北大学生总是在身边”。
江门日报记者娄丹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胡晴晴通讯员/尹仰珍)4月9日上午,江门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科、蓬江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带队到杜阮镇松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