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爱心之城”荣誉江门志愿者和社工用“爱”抗“疫”
志愿者帮助企业生产防疫应急物资
社工通过电话了解服务对象心理情况
江门举行多场义剪服务为医护人员和警察理发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通讯员江讯梁永超高新宣谭耀广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但作为“爱心之城”的江门在困难面前选择了坚强。记者10日获悉,疫情发生以来,共青团江门市委(下称“团市委”)、江门市义工联等单位结合疫情防控实际,积极发动志愿者、社工参与活动。他们有的走上防疫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的岗位义务工作、有的为隔离观察的市民送上温暖、有的为抗疫一线工作者解决生活困难……江门的志愿者和社工成为了“爱心之城”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一支主力军。
A.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当义工
在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的广东宝德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随着工人的逐渐复工,公司生产秩序已经慢慢恢复正常。公司董事长莫雄勋介绍,该公司生产的其中一款产品“水溶性医用防感染织物收集袋”,要供应给武汉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等,因此公司在春节期间提早复工,但复工之初工人短缺影响了其产能。“团市委和义工联知道后,马上开展了一个志愿者项目,帮我们招募义工。”莫雄勋回忆,2月12日,团市委、江门市义工联、共青团蓬江区团委等部门发出呼吁,次日就有15名志愿者来到公司帮忙。
共青团蓬江区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广东宝德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人短缺的情况,一连9天共招募了110人次,前往该公司生产车间协助制作医用防感染织物收集袋。在志愿者的协助下,该公司日均增产5000个医用防感染织物收集袋,完成了订单要求,并迅速送往武汉。
麦小红与关则果夫妻二人都是前往该公司帮忙的志愿者。麦小红是一名诊所检验员,而关则果日常经营着一些小生意。当时休息在家的麦小红,在诊所同事内部微信群上看到志愿者招募信息后,立刻告诉丈夫,两人共同参与该志愿服务,她说:我和我丈夫只是想着尽一份绵力,去践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希望这场“战役”能够早日结束。
团市委副书记许国觉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有效解决春节假期和疫情防控期间企业人手短缺等难题,团市委、江门市义工联迅速组建3支志愿者突击队,结对协助新会、江海、蓬江多家生产防疫应急物资的企业加快生产,250多名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奉献精神。
B.为隔离对象提供心理疏导
刚刚过去的春节对于年仅10岁的男孩小成(化名)来说很难过,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了他的家庭。爸爸、妈妈、姐姐相继确诊,小成住进了江海区某酒店进行隔离观察。但另一方面,小成又感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温暖。隔离期间他多了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其中一位叫莫素琼。
记者了解到,莫素琼是天健社工中心副总干事,擅长儿童心理疏导工作,小成在酒店隔离后,她第一时间与小成建立了联系。通过初步接触,莫素琼判断小成是个怕生、敏感、缺乏安全感又慢热的小朋友。摸清小成的脾气后,莫素琼从小成的妈妈身上寻找突破口,通过亲人的鼓励,让小成打开心扉,接受大家的帮助。莫素琼向小成妈妈承诺,工作人员会替她爱护好孩子,而她要做的就是帮孩子建立信心和对社工的信任,从心理上强大起来。经过连续几天的疏导,小成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愿意配合测量体温、愿意接听社工的电话。
记者了解到,自疫情暴发以来,江门市不少社工团体迅速动员起来,有的负责为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等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有的参与心理咨询热线为市民排解心理问题,有的配合民政部门对低保对象、失独家庭、困难长者、退役军人做好防疫宣传和关爱,有的坚持为独居长者、老人送上可口的热饭菜和做健康监测,成为了江门基层疫情防控的生力军。
C.为一线工作者解决“头等大事”
从春节前至今,不少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等持续奋战在抗疫一线岗位,连头发都没空去修整一下。
日前,共青团蓬江区委、蓬江区义工联就发动蓬江区金梦莎义剪志愿服务队等团队在区内开展爱心义剪活动,免费为疫情防控前线的警务人员、一线医务人员理发。自2月17日起,义剪队分别在派出所、镇街及巡警支队等地开展了义剪活动,为700多名疫情一线工作人员理发。
“您看发型剪成这样可以吗,右边的头发要不要再修一修?”3月4日,义剪志愿者为五邑中医院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剪头发,精湛的手艺和暖心的服务获得了医务人员的一致认可和感谢。义剪志愿者之一、民营企业家刘英说:“我们虽然不能到一线和防疫工作者一起战斗,但我们希望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刘英说,截至目前,她已经参加了7场义剪活动。除了医护人员外,她和其他义剪志愿者还为上千名公安民警以及一线防疫工作人员打理了“头等大事”。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朱仑通讯员/刘洁陈祎姗)3月6日,蓬江法院根据被告身处重庆无法到庭的实际情况,通过线上成功调解了一起房屋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