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大新“家门口”直通江门“厂门口” “江门号”专车接员工上班
江门日报讯(记者/唐达见习记者/皇智尧通讯员/李伟良)“亲,久等了,江门人社来接您上班!”经过8个多小时、6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昨晚7时许,数辆“广西大新—广东江门”扶贫返岗直通车陆续驶入市就业服务中心。副市长王长青、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等到现场迎接了乘车返邑的务工人员,并向他们送上复工复产宣传资料,表达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关爱之情。“返工难最大的问题是没车坐、路不顺,"点对点"包车把我们快速带回来了,真好!”乘车返邑的务工人员赵宗贤说。
直通车既暖心又放心
昨日傍晚6时许,扶贫返岗直通车车队陆续跨过粤桂两省边界。“我们到肇庆了,一路上很畅顺。”随车往返的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文强通过电话向记者介绍:“此次共有10多辆大巴,带回的大新返邑务工人员有300多人。”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是粤桂东西扶贫协作中江门的对口扶贫地区之一,也是江门企业用工的重要来源地。受疫情影响,当地长途汽车班线停运,外出务工人员无法及时返岗。“返工比原计划晚了,心里很忐忑,怕影响生计。”乘车返邑的务工人员赵飞说。
此外,由于大新籍员工还是不少企业复产的“主力军”,有企业负责人担心员工不能按时返岗可能会对生产造成影响。为加快员工返邑,两地人社部门发挥劳务协作省际平台作用,落实“点对点”包车把大家从“家门口”带回“厂门口”。
“2月23日一大早我们就发车前往大新了,傍晚6时许抵达。路上,我们还在反复确认乘车员工的信息。”李文强说,疫情防控不能掉以轻心,“当晚我们就对车辆进行了消毒杀菌,而且每辆车载客不超过一半,乘客间保持一定距离,车内保持通风”。
直通车不仅要便捷更要放心。赵宗贤回忆:“我们8时出发,上车前每个人都要实名登记,测体温,还要戴上统一派发的新口罩。相比人来人往的普通班车,这趟直通车让我真的很放心,而且路上也很畅通、很快捷。”
当晚7时许,车辆陆续抵达终点站。“真的很感谢江门给我们提供那么暖心的服务,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努力为企业、为江门作贡献。”抵达江门后,赵飞又迅速登上开平人社部门组织的包车,“无缝对接”返回水口的工作单位。
加强与劳动力输出地沟通对接
“当前江门市人社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支持和组织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复工复产。”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包含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企业用工监测,建立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通过协助原有职工返岗、企业间阶段性余缺调剂、线上招聘、跨区域有组织劳务协作等方式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先后采用“共享员工”方式组织逸豪、丽宫等餐饮企业143名员工赴工业企业上班,江门市技师学院派出206名学生紧急支援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组织新会技师学院安排师生到舒尔美进行技术支援,并调剂20名餐饮、建筑从业人员到舒尔美上班。
二是加强与桂、川、滇南等劳动力输出地沟通对接,积极争取省人社厅、广铁集团和江门市交通汽运部门支持,有组织、分批次向江门市输送务工人员,特别是贫困人员。对于返岗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持续通过组织包车、高铁专列等方式为用工紧缺的重点企业提供“点对点”的返岗直通车,集中接回务工人员。目前,全市共组织145批次专列、专车接送异地务工人员3381人返回江门。
三是出台大力度复工扶持政策,吸引成规模、成批次的异地务工人员到江门工作。经市政府同意,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印发《江门市关于引导务工人员返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明确加大力度开展政府包车、铁路专列、专门车厢等接送服务;鼓励企业包车接送异地务工人员返回江门,为3月6日前包车接回员工的企业和3月6日前自行返回的员工提供交通补贴;为成功介绍、提供员工给重点企业并参保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补贴;为成功向重点企业提供“共享员工”50人以上的企业(个体户)予以补贴;鼓励人力资源丰富地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江门市开展劳务协作,为成功向江门市企业输送劳动力并参保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补贴。
新闻推荐
江门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中,护士茹茵茵和黄绍琼(两人来自新会)管理的是同一批女病人。经过几天磨合,方舱医院的病人们跟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