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都之窗”自助终端打破政务服务时空限制 年底可办业务将增至85项

南方日报 2019-12-17 06:34

江门市“为民服务解难题·政务服务无堵点”观察团调研“侨都之窗”。

吴德山。

詹雨鑫。

近日,江门市“为民服务解难题·政务服务无堵点”观察团走进江海区外海街道银泉社区和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调研“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机的优化情况。在考察过程中,相关部门向观察团成员介绍了“侨都之窗”与12345政府服务热线对接联动情况、市行政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改革成效等。

目前,江门全市73个镇(街)、365个村居已配置“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机。其中,江海区所有村居的“侨都之窗”在今年实现了24小时开放。群众只要拨打12345就可以对“侨都之窗”终端机进行咨询、投诉、报障。到年底,“侨都之窗”可办业务将增至85项。

采写:南方日报见习记者李霭莹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戴惠甜

累计办理近150万宗业务

12月初,市民叶先生来到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务。在“侨都之窗”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他找到了“住房”栏目下的相关入口,刷身份证、插入银行卡、输入密码,简单三步之后,顺利完成了缴费手续,全程只花费1分钟。

数据显示,自2016年初“侨都之窗”落地上线运行以来,全市各区的自助终端机数量逐年增长,目前全市已经在73个镇(街)、365个村居配置了627台“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机,实现了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打通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逐步建成市民身边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截至12月6日,“侨都之窗”累计办理近150万宗业务,实名认证用户近60万人。

“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办事,是政务服务便民化的重要议题。”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举例:以往,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需要到人社部门进行养老保险年审工作,这对于行动不便的长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麻烦。如今,他们只需要带上身份证,在村居社区的“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机上点击“养老年审记录查询”,就能在机器上进行人脸识别,完成年审手续。即使远在台山上下川岛,岛民也可以在村委会的服务站里找到“侨都之窗”。“岛民出岛办事更不方便,在那里布局自助终端很有意义。”该负责人说。

随着“侨都之窗”政务服务自助终端的数量逐年增多,系统新上线的服务事项也越来越丰富。截至目前,市民已经可以在“侨都之窗”上自助打印《社保参保证明》《公积金缴存证明》《不动产登记证明》《儿童预防接种报告》等证明材料,还可以自助办理交通违章罚款缴纳、住房公积金缴存、公交卡充值、长者卡申办和年审、个税清单打印等81项业务。到年底,“侨都之窗”可办业务还将增至85项。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江门积极融入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侨都之窗”积极与湾区城市联动,打破城市间的政务信息壁垒。截至目前,“侨都之窗”已经与广州、佛山、东莞、惠州、河源、梅州和清远等地市的政务自助终端进行了对接,实现跨城通办、互办服务。市民只需要在“侨都之窗”首页右上方点击切换地区,就能办理另外7个城市涉及交通、社保、纳税等板块的多项业务。以最早与江门实现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合作的佛山为例,如今,市民已经可以在江门600多台“侨都之窗”终端上办理68项佛山市级服务事项,也可以在佛山1000多台终端机上跨城通办51项江门市级服务事项,两地跨城办理业务量超过2000笔。

已设置83个24小时自助服务网点

在江海区外海街道银泉社区,一台“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机被放置到24小时开放的玻璃屋里。今年,江海完成了全区3个街道62个村社区“侨都之窗”的升级改造工作,自助终端机拥有了24小时对外开放的独立玻璃房,居民的办事时间不再受限。5×8小时政务服务转变成了7×24小时,使得上班一族可以在晚上下班时间和假日同样享受到自助便民服务,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目前,江门市共有83个24小时自助服务网点,覆盖了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行政服务场所,以及商场、银行等人流密集的第三方场所。

全天候服务网点的建设,对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后勤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12月1日,按照“统一接听、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统一考核”的要求,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与“侨都之窗”完成了对接联动,建立起全市统一的“侨都之窗”终端机咨询、投诉、报障受理平台。

“过去的400热线只有两个接线员,市民报障遇到忙线是常有的事情。”在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2楼,数十名身穿橙色马甲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接线员正在接听群众的电话。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承诺,全市任意一台自助服务终端出现故障时,都能在1小时内得到响应,24小时内处理完毕。“我们在流程上设计了回复处理结果和满意度测评等环节,工作闭环的形成确保每一通电话都能得到有效的反馈。”该负责人说。

此外,江门还在服务热线全天候在线护航的基础上,落实了一套高标准的工单办理时限要求。对于市民反映的报障情况,承办单位会在收到工单后1小时内响应。如果不能远程解决问题的,运维工程师将在2小时内到达中心区域,4小时内到达偏远区域,进行现场服务,并分别在4小时和8小时内完成终端修复工作。

■观察团快评

江门市政协委员、江门市德山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德山:

“侨都之窗”要做好三个“气”

在了解到“侨都之窗”、12345热线、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后,江门市政协委员、江门市德山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德山提出,下一阶段,“侨都之窗”要做好三个“气”,使市民能够共享政务服务改革的成效。

加强宣传,用户更接地气。目前,“侨都之窗”在江门已经铺设了600多个服务网点,覆盖了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行政服务场所。然而,很多市民并不知道“侨都之窗”的分布情况,需要办事的时候也想不起“侨都之窗”这个便捷的方式。对此,吴德山认为,应该在报纸和网络上加大“侨都之窗”的宣传工作,使政务服务能够真正接触到基层用户,尤其是村居群众。“要让他们知道有这么接地气的产品。”

提升服务能力,沉淀底气。对于部分市民来说,“侨都之窗”界面难用、经常死机曾是阻碍他们自助办事的一大障碍。如今,江门建立了全市统一的“侨都之窗”终端机咨询、投诉、报障受理平台,可以快速处理机器故障的问题。吴德山期待,12345热线能够成为提升“侨都之窗”服务水平的助推器,给群众更好的办事体验。除此以外,有关部门也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完善“侨都之窗”的配套服务。

终端精准落地,聚集人气。目前,江门除了在行政服务场所铺设“侨都之窗”以外,还在商场、银行等人流密集的第三方场所有所布局。吴德山认为,工业园区和创业园区也是人流密集、值得铺设“侨都之窗”的场所。“优质的政府服务会成为园区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拉力,这对江门的经济发展将会有深刻且积极的影响。”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詹雨鑫:

“互联网+政务”关键看用户体验

在“为民服务解难题·政务服务无堵点”观察团第二站走访中,一名办事群众向笔者吐槽了一件烦心事。其最近按揭购买二手房,银行要求提供其名下蓬江、江海、新会三区住房套数证明(即“查册”)。第一趟,其在江门行政服务中心“侨都之窗”自助打印证明,拿去银行却不被认可。因其户口簿上有个曾用名,要求补充查册。第二趟,其来到“侨都之窗”,发现不支持曾用名查册,只能窗口受理。但窗口曾用名查册只能查蓬江、江海,新会无法查询。第三趟,其不得已赶去新会,在相关窗口不用1分钟查完、盖章,但往来路程、拿号轮候花了两个多小时。

上述案例凸显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现实意义,这给我们一些启发:“侨都之窗”的逻辑起点应是满足用户需求。不支持曾用名查册,可解释为小众需求暂未得到满足。事实上,笔者走访发现,“侨都之窗”已关联了很多与大众需求息息相关的事项,越来越便捷,但诸如出入境签注、公积金申领等重要事项还未纳入,跨地区、跨部门尚存一些信息孤岛、技术壁垒有待破解。

伴随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互联网+政务”不仅是将互联网技术嵌入政务服务之中,而且是政府治理深刻转型、全面革新的重大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服务理念、方式、效率方面改革创新。

江门“互联网+政务”改革亮点很多,一些创新在全国都有示范意义。但改革无止境,只要用户有需求,服务就必须进步。这需要政府创新开展“场景化”用户调研,以需求为导向,部门形成合力,内部再造流程,破除信息孤岛,实现全面集约,广泛宣传推广,一网通办、一机通办、一窗通办、一次通办,尽最大可能,让用户从“少跑腿”直至“不跑腿”“不见面”,获得最佳用户体验,才是最有价值的“江门经验”。

新闻推荐

餐饮烹调高手来“过招”台山市举办首届蚝王争霸赛

专题为推动“粤菜师傅”工程纵深发展,充分利用好台山市食材品种齐备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海鲜特色食材,挖掘和开发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