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吴荣治改革开放后带头回开平老家投资设厂,公益事业捐资超2500万元 “我是家乡播撒在外的种子”
一徽墨一宣纸,一端清砚一支湖笔,开平在园的凉亭内,年近八旬的老人吴荣治在案台上认真地写下“文化自信”四个大字。
吴荣治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回家乡投资设厂的港商之一,在江门市政府的支持下,他发起成立的“江门市侨商总会”紧密凝聚了一批优秀的侨资企业家,推动五邑家乡发展。
近年来,吴荣治的目光从产业转向文化教育,先后向家乡多间学校捐资,促进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据统计,目前吴荣治对各类公益事业的捐资总额已超过2500万元。
最早回乡投资设厂的港商
1940年,吴荣治在开平出生。一周后,襁褓中的他便因战乱随着父母逃亡外地。16岁时,吴荣治移居香港,成为了一名制衣厂学徒。
吴荣治回忆,当时的制衣厂学徒工资只有每月5块钱,仅够买一些便宜的生活用品维持生活。“一个馒头就是一顿饭,小小的一个,一天两顿根本吃不饱。”吴荣治说,“但我不怕苦,我相信只要我肯学就一定会熬出来的。”
“不怕辛苦”“肯学”成为了吴荣治一直鞭策自己的座右铭。在香港工作期间,吴荣治一边工作,一边读夜校进修。就这样,吴荣治在香港拼出了一片天地,后来逐步成长为一名实业家,创建香港润成纺织集团,自己也成为了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2014年,英国皇家染色家学会授予吴荣治“2014年度大中华区特别贡献金牌奖”,以表彰其在纺织整染界的卓越贡献和成就。
一边是蒸蒸日上的事业,另一边则是越来越浓烈的思乡情。“我们是家乡播撒在外地学习轻工业知识的种子,如今要把成果带回家乡。”吴荣治说。
1979年,39岁的吴荣治工作后第一次回到开平。改革开放春风吹拂开平大地,有企业家向政府建议,发展轻工业是当时最适合的产业模式。在得知吴荣治是香港整染厂老板时,当时的开平县委领导找到吴荣治,请他为家乡产业发展给点建议。
“当时我是第一个带着乡亲到香港学习参观的港商。”提起这件事,吴荣治很自豪。1990年,吴荣治把自己的厂房设在了开平,成为最早回乡投资设厂的港商之一,先后参与建立时新制衣厂、华侨织染厂等一系列纺织制衣厂。在江门市政府支持下,其成立的“江门市侨商总会”吸引了一批侨资企业家,以商安商、以商聚商、以商促商,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曾助力开平碉楼申遗
“学习”是吴荣治常常念叨的一个词。吴荣治说,学习知识是一生都不能停止的行为,但是在以往,底层人民很难获得学习机会。因此,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吴荣治着手振兴家乡文化教育,先后向家乡多间学校捐资。他成立的“在园恩荣文化促进会”至今已经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其中包括每年一届的江门、开平中小学生语文能力比赛,目前已坚持了17年。
值得一提的是,吴荣治还帮助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这也是他最开心的事情。2000年,开平正式启动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吴荣治先后投入了近十年时间,为申遗工作、华侨文化研究、保护华侨文化遗产奔波。
“我的爱人离世前还曾跟我讲过,我们要留下一笔钱用来帮助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吴荣治回忆道,“因此我们成立了"恩荣文化基金",就连我也不能随便动用。”
阳光洒落在老人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一阵爽朗的笑声在园内响起。
南方日报记者李文轩
新闻推荐
■链接一厅二房三廊、青砖墙、瓦顶结构……这座位于江门开平市赤坎镇中股村的普通岭南传统农家小屋,是近现代著名爱国侨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