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活动方式提高品德课堂实效
在品德课堂上,有效活动方式能让学生体验的触角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延伸到课前的调查、参观、访问中,延伸到课后实践、评价、完善中,使原来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内生外化的目的,给学生带来内在的心动、情动、灵动。——江海区华兴小学梁杏茹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由此可见,有效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来实现,但要严格把握“适用性”原则,学生有效的活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品德课堂的实效性。
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做个受欢迎的人》这一课作为本次研究的载体。
调查研讨,在“察”中有所触动
课堂教学片段描述:课前向四个小组(故事明理组、快板践行组、小品导行组和唱响文明组)成员提出探究目标:结合生活中的事例,从社会、家庭、学校等不同方面搜集资料,谈一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各学习小组通过课前调查研讨,考察与教材相关的场所或情境,体验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四个小组成员通过自己的辨析、筛选、整合,形成自己的认识,并在体验和感悟中提升能力。
故事讨论,在“讲”中自我建构
课堂教学片段描述:故事明理组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围绕“在公共场合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故事明理组通过进入“故事园”,采用对比的手法,分别讲述文中的晓方与丹丹在登机前、享用飞机餐饮、畅游虎跳峡、吃团餐时的不同表现,讨论谁的行为会受到大家欢迎。
小组成员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呈现具体情境中的道德行为方式,提供鲜活的榜样,让学生在反思、内省中陶冶道德情感,启迪道德智慧,完成积极的自我建构。
角色扮演,在“比”中反思明晰
课堂教学片段描述:小品导行组围绕“在家如何做个受欢迎的好孩子”进行小品表演。小组成员表演小品《做个好孩子》后,让观看的同学发表意见。
课堂上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并从这一角色的角度去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进而对比、反思自己以往的态度和言行,获得新的道德体验。
多媒体展示,在“看”中浸润升华
课堂教学片段描述:唱响文明组通过唱跳的形式,围绕“在学校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唱跳文明礼仪版《小苹果》展示校园礼仪,交流在校园里应遵守的礼仪规范。
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可控性等特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剪辑富有时代气息的人物事件,录制具有典型生活意义的镜头,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从而丰富教学素材,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
游戏评价,在“玩”中提升认知
课堂教学片段描述:我让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开展“做个受欢迎的人”知识竞赛,并现场颁发“知礼徽章”。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游戏过程中,通过竞赛、颁发徽章的形式,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评价热情,利于学生的品德内生、长远发展。
汇报展示,在“评”中倾听自我
课堂教学片段描述:在课后延伸方面,我给学生布置一项手抄报作业,以“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为主题,小组合作完成,并制作展板进行展示交流。
在品德教材中,很多内容具有开放性,教师可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评价中张扬个性,倾听自我。
在品德课堂上,有效活动方式能让学生体验的触角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延伸到课前的调查、参观、访问中,延伸到课后实践、评价、完善中,使原来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内生外化的目的,给学生带来内在的心动、情动、灵动。
新闻推荐
就业导师教残疾人学员学习餐厅服务。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建广“你好,欢迎来这里就餐!”前日上午,记者来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