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30年的刑侦“老师傅”冯挺辉见证警队变化 指纹比对实现电脑精准操作

江门日报 2018-12-28 07:51

进入警队30年的冯挺辉,见证了科技强警给刑事侦察工作带来的变化。

戴着眼镜,身材精干,不苟言笑……第一眼看到恩平市公安局的刑侦“老师傅”冯挺辉,感觉他有点严肃。可当他一说起自己的工作经历,才发现这是他多年来参与公安工作磨炼出来的气场与态度。

1988年7月入警,先后在恩平市公安局刑侦、巡警、打击办工作,一干就是30年,扎根实战单位、投身前线工作,冯挺辉为恩平市公安系统贡献了自己一生最美好的年华。

冯挺辉有着30年的刑侦工作经验,同事们都尊称他为“辉叔”。“沐浴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我从警30年亲身感受到,科技强警给公安工作带来的点滴变化,群众与日俱增的幸福感来源于公安队伍夜以继日的坚守。”现年53岁的冯挺辉感慨地说。

公安是苦差工作条件艰苦

“以前,公安工作在外人眼里是一份苦差,很少人愿意加入。”冯挺辉回忆道。尽管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实际工作条件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以前,我们办案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若碰上了乡镇或邻市的案件,我们要背上30多斤的侦察工具,骑自行车前往。那时候道路状况非常差,一趟来回要花上半天甚至更多时间,加上案件侦察花费的时间,我们晚上赶不回去,只能在村委会借宿。有时候,我们甚至要连续在村里待好几天。若在办案过程中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我们只能雇一辆三轮车,把嫌疑人控制好后再一同坐三轮车回局里。”冯挺辉回忆道。

除了交通工具落后带来的种种不便外,侦察装备也不尽如人意。在恩平市公安局,有个颇具年代感的“小黑房”,在数码相机普及之前,所有办案时拍下的图片都要在这间“小黑房”里冲洗出来。房间密封、高温且阴暗,完成一组照片的冲洗少则需要一个半小时,多则3小时以上。特别是到了夏天,为了让自己在高温密封的环境里不易中暑,他和同事往往只穿一条短裤便进去冲洗照片。“每次走出"小黑房",我们浑身都湿透了。”冯挺辉笑着说。

在侦查技术手段不算发达的年代,冯挺辉练就了一身指纹比对的本事,善于观察纹线的起止点、结合点和分叉点。“一个细微的指纹往往是破案的关键。若在现场搜集到的指纹不清晰,不能具体分辨是哪个手指的指纹,那等待我们的将是多达十万个指纹的对比工作,往往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对上一个。”冯挺辉说。

科技发展提高办案效率

警民关系得到改善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到来,以前的苦差变轻松了不少:办公车辆优化、增多了;数码相机替代了胶卷相机,再也不用到“小黑屋”里冲洗照片;指纹比对实现了电脑精准操作……从无到有,从有到更佳,无论从警力的不断投入还是办案车辆、装备的提升,这一系列的变化,让冯挺辉在工作中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改变。

科技的发展,助推了刑事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强警的优势愈发显现,冯挺辉感触最深的,就是天眼系统的投入使用。

据悉,目前恩平全市共有公共治安视频监控点300多个,接下来将增加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智能交通等智能警务系统,落实警务通等智慧新警务战略。

在没有监控的年代,冯挺辉回忆,刑警办案最主要走群众路线,即通过走访群众和目击证人获取有用信息。“但我们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可能是这样""好像是这样",以前为了一个案子走访近200个群众是常事,获得的资料也不尽如人意。”冯挺辉说。

随着监控设备的投入使用,公安部门在办案过程中能通过监控视频实现“案件重演”。“现在,凡是监控记录下的片段我们可以重复看,看不清楚还可以放大、延时,不确定因素少了,更有利于公安机关办案,治安也更好了。”冯挺辉说。

从警30年,在冯挺辉看来,群众对公安的信任度在不断提升,幸福指数也随之提高。他说,近年来,恩平市公安局积极实行“一门式”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大减少了群众的办事时间,进一步方便和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大部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态度由以前的抗拒、排斥变成了现在的理解、支持,甚至有市民主动为警方提供线索,积极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活动,全民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意识增强,这无疑是市民对恩平公安的肯定和信任。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冯挺辉说。

文/图张安怡

新闻推荐

大槐镇 依托区位优势 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大槐圩镇新貌。陈颂民摄大槐党群服务中心。谭建现摄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40年城乡崛起改变生活。在恩平市委、市政府的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