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有陪伴,才是最美夕阳红 老人心里需要一点爱

江门日报 2018-12-27 06:52

梁翠云(右)与长者交流。受访者供图 李玉冰在和卧床长者交流。受访者供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为新时代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江门市,养老服务行业正在积极发展中,而在硬件设施逐渐到位的如今,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如何?近日,记者先后走访了爱与陪伴志愿者服务队、部分养老机构、居家养老中心以及老年群体,了解老年人晚年生活里的心事。

案例

“老校长”打开了心结

据悉,截至2017年底,江门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79.7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11%,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居住在养老院等养老机构里养老的老人不在少数,这些老人在接受养老院照顾的同时,内心仍希望着家人、朋友的陪伴。“老人向陪伴的人吐露心声后,心情轻松了,更愿意接受治疗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一科相关工作人员阮姑娘说。

“老校长”就是其中的一员,“老校长”是新会一所乡村学校的退休校长,来到养老院后,大家知道她的经历,都喜欢叫她“老校长”。不过,大家平时都不怎么和“老校长”一起玩,因为经过诊断,“老校长”患有抑郁症,大家很难与她交流,甚至有些人不知道怎么与她交流。在养老院,虽然有着护理员的悉心照顾,但因为身体原因,“老校长”常常躺在床上不说话,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义工梁翠云第一次见到“老校长”时,也是这样的情景。不过“老校长”是一个极其有涵养的人,得知梁翠云和组员过来探望她时,她努力用自己已经有些萎缩的双手支撑自己从床上坐起来。

“当时给我很大的震撼,这位老人家的修养让我十分敬佩。”梁翠云回忆时说,经过几句寒暄后,梁翠云发现“老校长”当初任职的学校就是自己家乡的小学时,“老校长”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将她如何在毕业后去到新会崖南一个偏僻乡村任教,到怎么养育五个孩子等故事说了出来。

“其实"老校长"并不是与世隔绝,她只是找不到有愿意听她倾诉又能与她有所共鸣的人。”梁翠云说。

这次“老校长”和梁翠云聊了很久,在梁翠云离开时,“老校长”不忘叮嘱:“要准时休息,不要熬夜,平时自己煲些汤水,对自己好一些……”护理员发现,笼罩在“老校长”身上的抑郁少了许多。

分析

老人需要感情陪伴与心灵呵护

梁翠云是爱与陪伴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志愿服务队领队中级心理咨询师李玉冰介绍说,梁翠云的经历并不是个案,相反,在陪伴老人的过程中,往往是陪伴双方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收获。“老人需要的是感情上的陪伴与心灵上的呵护,虽然我们运用了一定的沟通技巧,但也只有付出真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许多。”李玉冰说。

此外,江门市的居家养老服务也时刻关心着老人的心理需求。在江门市,有近99%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服务,其优势在于不必使老年人脱离原有的居住环境和社会关系,也方便子女在闲暇时照顾老人,老人的情感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建议

尊重老人理解老人

随着子女的成长,子女和父母之间无言的代沟会逐渐扩大,有些时候虽然不是“相看两厌”,却也是“相顾无言”。在记者走访中,林涵也曾有这样的困恼。

林涵的父亲已年过七旬,经常有一些让林涵无法理解的“节俭”行为。就拿其父亲的鞋子来说,已经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林涵曾要给父亲买一双新的,但父亲总是以还能穿为由拒绝,一旦林涵坚持,父亲还会以浪费、不知道节俭等理由说教一通,甚至有些时候父女俩还会大吵一架。

让林涵改变的是与李玉冰的相遇。“老人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不应该擅自将自己的准则加在老人身上。”林涵说,“我学到了三不原则,不下定义、不分析、不评判。”林涵开始和家人和平相处,不再争吵。果不其然,林涵与父亲的关系逐渐回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和自己家中或身边的长者相处?“每一个生命都是需要被呵护的,所以我们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爱与陪伴。”李玉冰这么说。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和自己爱的人一起慢慢变老,一起享受子孙绕膝的晚年时光,是每一对夫妻的美好愿望;而看着自己的父母能安享晚年,也是每个儿女的期盼。李玉冰表示,要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多陪陪父母。有爱,有陪伴,才是最美的夕阳红。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张华炽

新闻推荐

江门各级政府部门及民间人士正在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历史建筑 让历史建筑活出新色彩

利用老宅改造的“一屋”,让老建筑“活”起来窗门颓败的林尚勤故居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通讯员梁永超谭耀广在古色古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