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区良化西社区 晚上10点后很难找到停车位 晚上回家,车该停哪里? 现状
“怎么晚上下班回来停车这么难?”近日,居住在育德社区的市民陈通十分苦恼,本想着买车后上下班方便些,谁知道现在晚上下班比以前更难了,“找车位就要找半个小时,有时还只能违停,比没买车前痛苦多了。”陈通向记者诉说自己买车后的无奈。
记者随后走访了育德社区、良化西社区、江华路、文昌花园、汇景湾华庭以及新会骏景湾等几个夜间停车难痛点,发现不只是陈通,夜间停车难问题已成为附近居民不可承受之重。
蓬江区良化西社区有一个位于北苑大厦的地下停车库,但只用于停放摩托车。由于社区内的主要停车位多为路边、花坛等地,社区居民岑先生告诉记者,只要过了晚上10点,就很难在社区找到停车位了。
记者发现,从当晚8点一直到9点半,社区里空的停车位并不多。“今天幸运,我一下子就找到车位了,平时回来晚的话,得在巷子里绕好几圈,希望社区内能划多点停车位。”刚把车停好的伍先生说。
记者还留意到,在滨港御城对面的单车道上,划了一排免费停车位,但上面停满的是泥头车和挖掘机。附近居民表示,这些车是住在附近的工人的,用不上时,这些车就停在这些车位上。
蓬江区育德社区
停车难问题存在已久
育德社区不但夜间停车难,白天停车也不容易。该社区工作人员胡小姐告诉记者,中午都不敢把车挪开,否则开回来时找车位会花很多时间,耽误工作。
育德街负责咪表收费的工作人员表示,育德社区停车难问题存在已久,虽然不久前曾进行过优化,但仍难满足停车需求。晚上8点,周边店铺员工下班空出来的停车位很快就被下班回家的居民的车填满。晚上9点半左右,记者看到一辆车在寻找车位,过了十分钟左右,司机把车停到了没有划车位的路旁。他告诉记者,即使如此,再晚些这些位置也会被抢光。至于停在这里是否会被“抄牌”,他表示,已经被抄过一次了,但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每天尽量早起。
江海区文昌花园
夜间停车位较为充裕
江海区文昌花园停车问题并没有之前几个小区严重。文昌花园四周的道路都规划有免费停车位,基本上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停满了小车。
此外,文昌花园还有车位可租,例如租用一个地下车库全年2000元,地面每个车位1800元则可,摩托车一年300元。没车位的,每辆车进到里面停24小时收费10元。小区里的居民普遍表示可以接受。两者结合,文昌花园夜间停车位较为充裕。
新会骏景湾豪庭
周边停车位晚上7点多就停满了
晚上8点左右,在新会骏景湾豪庭5号岗亭外的道路上,记者看到,不仅道路两边划线的小车停车位停满了,就连道路中间也停了一排车。不但如此,在小区东门广场入口处非划线地区也见缝插针地停满了汽车。
据了解,新会骏景湾豪庭小区东门广场及外围道路两侧共有划线小车停车位175个,使用这些车位的大多是小区住户。有车主表示,小区周边的停车位晚上7点多就停满了,每天晚上下班回来都要绕几个圈找车位,还要和来附近酒楼吃饭的客人抢车位,把车停在路中间实属无奈,因为把车停在路中间不仅违反交通规则,而且很不安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措施,缓解小区停车难题。
蓬江区江华路
收费停车位也不容易找到
除了居民居住的小区外,平时在消费热点停车也不容易。蓬江区江华路上开了不少如电器城、饭店等商店,是市民购物消费的好去处。长期以来,“停车难”一直是该路段的“老大难”问题,到了晚上,想要找到路边的收费停车位也不容易,因此,该路段的小巷内都停满了小车。
吴伯在江华社区里开杂货店已经有很多年了,他表示,一到下班时间,街道上、社区内便停满了车。“近来,为了腾出地方划车位,社区里长了几十年的树都被砍了划车位,但车位仍然供不应求。”吴伯说。
原因
车辆多
停车位不足
停车设施结构不合理
近日,在江门日报官微的网络调查中,认为江门夜间停车难的占了调查人数的82%,夜间停车难已成为困扰大多数江门车主的难题。那么,江门为何会出现夜间停车难现象?
其实,早在今年1月,本报曾报道去年全市新增汽车超11万辆,江门正向“百万汽车城”迈进。如今城市快速发展,汽车数量飞速增长,无论是对新老社区来说,供车辆停放的空间捉襟见肘。但这只是原因之一,并不是原因的全部。
如同在官微调查中显示,除了车多外,社区停车面积不足才是更大的原因之一。市住建局向记者提供了一份今年全市停车场建设进度表显示,很多社区都计划或在建公共停车场等设施,进度却并不理想,甚至有部分计划因申报条件或其他原因导致延期。2005年前,很多小区没有设置地下停车位,只有架空层车位,车位配比不足1:0.5。到了2006年之后,根据市场需求,小区车位配比逐步提升至1:0.8到1:1;2009年以后,车位配比达到1:1以上。目前,小区车位配比一般在1:1.3至1:1.5。
除了停车位不足外,停车设施结构不合理,路内停车占比过高也是原因之一。据统计,路内停车约占总泊位数的65%,这与国家城市停车基本原则不符,使原本并不宽敞的道路更加狭窄,市民也养成路边停车的习惯,而不愿将车停到公共停车场,哪怕该停车场不收费。例如海逸城邦商业场地下停车位并不收费,但在附近活动的车主却将车停放在快速路上,而不愿停在停车场内。
此外,对于合理停车的宣传引导不够也是一个原因。由于没有相关停车示意图的引导,有的车主去到不太熟悉的路段时,不知哪有停车位,看到某处有人停了车,也会跟着随意停。例如在停车位极其紧张的丰乐市场一带,原有两个收费停车场,但缺少足够的引导标识,不但外来车主不知道,有些在此租房住了一年多的居民也不清楚停车场的具体位置,每天只能碰运气找车位。
对策
加强规划共享车位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停车难”已成为城市通病,江门市也不例外。近几年江门市机动车尤其是私人轿车的数量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截至2017年底,江门市汽车保有量超72万台,成为珠三角地区第7个汽车保有量突破70万辆的城市。在城市发展规划上,泊车位的设置和管理却跟不上汽车发展的速度,有人大代表曾估算:2017年市区路面停车位约3200个,加上已建成的小区,共有停车位约35000个,车辆和停车位之比是3.7:1。因此,市区内违章停车现象相当普遍,不单是在旧城区内、巷道内甚至在新区、主干道都常有车辆违规停放,如何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成为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关心的问题之一。
完善规划,增加停车位配套
近年来,政府在解决停车难问题上想了不少办法。例如,通过压缩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方式,增设路面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题,同时逐步加强使用交通治安监控取证来惩治违法停车行为。社会各阶层都为之点赞,希望政府能继续深挖空间潜能,进一步完善江门市停车场建设规划,“挖”出更多的车位,无论是规划还是增设,又或是增加立体停放空间。此外,社会力量也希望政府能在土地、资源和政策方面释放更多的利好。
“希望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多渠道把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拟定停车场用地标准价格,延长租赁期限,鼓励民营企业租赁土地,盘活存量土地建设停车场,积极推动立体停车场建设,以缓解停车场建设用地难问题。”市人大代表梁汉文表示。
对比来讲,停车难的问题更主要是难在“旧区”。每天傍晚下班时分,老旧小区“抢车位”大战随处可见。据了解,有些老旧小区车位配比严重不足甚至根本没有配置车位。
“在旧城改造中可通过减法腾出空间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停车场的建设,以解决旧城区停车日趋困难的现象。同时要增加停车电子指示牌的建设,引导市民规范停车。”政协委员王冬青表示。
“我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那些住宅区或楼群,例如岭梅、花园新村、蓬莱路、西园里、西区大道周围等区域的住宅区或楼群,下面的地面绿化还是砌水泥的,花草很难生长,还滋生蛀虫,是否可以进行绿化改造,令到这些老旧社区可以停放更多的车辆?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卫生,另一方面可以腾出不少的车位,解决附近居民停车位紧张的问题。”市人大代表梁汉文在提交给人大的《关于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与管理的建议》中提到。
科学谋划,共享停车位
面对停车难问题,通过科技力量去解决,成为众人的祈盼,例如广州、深圳等城市都逐步建设了智能停车系统缓解停车难问题。如何去统筹规划建设智能停车信息平台和重点区域停车设施,同时鼓励市民通过手机APP等多种形式,推动“互联网+停车”和车位共享新业态发展,成为江门市解决停车难的未来方向。
政协委员王冬青表示,可整合全市车位资源,创造条件,鼓励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小区私人的机动车停车场(位)向社会开放使用,鼓励停车泊位所有者、使用者开展错时有偿共享。
政协委员戴志刚表示:“希望公安交警部门会同物业管理部门,开发类似滴滴车位APP或微信小程序等智能停车系统,方便寻找周围附近闲时车位。”此外,业主也可以分享空闲时段的车位,通过“共享车位”的理念,充分利用资源,错峰停车,既可以予人方便,也可以分享收益。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停车难问题的出现,大前提是“车”的出现。车多了,停车位自然紧张。从新增汽车数量来看,2017年,江门市保有量超72万辆。保守估计,目前还以平均每月约4000辆的幅度递增。
“要适当设置购车的门槛和条件,减少无计划增长。车辆限购是无奈之举,但也是明智之举,这样才能减轻路面压力和城市压力。”广东五邑律师事务所黄日森律师表示,停车难问题不能只想着解决问题,而是先要想怎么避免制造出问题。
梁汉文也表示,解决停车难问题不能只把问题抛给政府,也要民众转变观念,“买车人先考虑的不单单是车,还要有车位。正如许多人生育小孩都会考虑学位房、家庭经济能力等方面问题,不能自己一买了车就想着放在公共地方,政府给我留有车位。”他表示。
另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也是解决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源头性问题。“如果江门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和完善起来后,出行方便了,相信很多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都会放弃驾车出行,而选择改乘公共交通工具。除了大力建设停车场之外,这也是解决城市管理中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治本的方向。”梁汉文说。
策划/李昕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张华炽
林立竣邓珮芸
实习生凌雪敏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胡晴晴通讯员/朱婉姬)今年以来,蓬江区戴爱莲文化品牌已通过舞蹈展演选拔活动的形式先后走进辽宁、重庆、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