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中漫行,“瞭望塔”顶远眺,“百草园”里追逐,“梦幻岛”上小憩 让写作的梦想种在侨乡孩子心中
15年,可以从一个小婴儿变成一个青春少年;15年,也可以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社会精英;时间堆砌出来的成长与发展,真是不可思议。比如说“青苹果”的15年,收获了700多期报纸,培养了逾千名小记者,更赢得了数十万名侨乡孩子的钟情和喜爱。
15年,“校园风”中漫行,“瞭望塔”顶远眺,“百草园”里追逐,“梦幻岛”上小憩……《青苹果》培养了一批批“金笔头”,让写作的梦想种在侨乡孩子心中,让创意的思维像一颗颗“小星星”洒在侨乡孩子仰望的天空。
15年,从童稚到芳华,“青苹果”和侨乡少年相伴,鲜衣怒马,一路筑梦前行。
对了,悄悄告诉你,可是有不少人给《青苹果》写过“情书”哦,挑几篇最近的跟大家分享下!相信热爱“青苹果”的你一定眼中有光,心中有梦。
策划/统筹:娄丹
文/图
娄丹张翠玲
罗双双钟珍玲
陈素敏梁佳欣
任龙张安怡
何晓君
图片说明:
本版图片为历年“青苹果”举办的各种活动。
《青苹果》自我介绍: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青苹果》。2003年3月3日,承载着无数的期待与祝福,我呱呱坠地,每周一在《江门日报》B叠版块刊出,对开四版;2007年大报变小报,四开八版;2010年开始懂事的我,更注重外表和内涵,增开了栏目,推出了封面版;2012年我第一次脱离母体,首次走上了独立发行之路,当年单独发行量达到2万多份;2015年,《青苹果》改版,“出落”得越发动人;2016年,我再次扩版,又“长高”了,从每周8个版扩为16个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2017年,我的名字后面加上了“校园专刊”几个字,全市发行量达8万多份,覆盖全市200多所小学。
“青苹果”品牌家族简介:
15年来,在我——《青苹果》的基础上,大家积极开拓和培育,到目前,已形成了“青苹果”品牌,共同组成了“青苹果”家族,其中包括《江门日报·教育周刊》、《青苹果》校园专刊、“江门日报青苹果”微信公众号、“侨都少年”APP客户端四大平台,以及“青苹果小记者团”“青苹果公益大讲堂”“青苹果冬夏令营”“青苹果趣味作文”四大品牌。
历经15载,在陪伴孩子们的成长中,我也在不断蜕变和完善,从一份报纸发展成一个关注本地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综合性体系,深受师生和家长喜爱。
写给《青苹果》的“情书”
我喜欢《青苹果》,更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读《青苹果》,我们还会谈论里面的内容和文章,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很幸福。我也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读《青苹果》,我们还会一起做里面的游戏,比拼谁读的快,谁写的作文更好,这是很快乐的事。希望《青苹果》越办越好,有更多好看、好玩的内容,介绍更多不一样的知识,组织更多活动,让我们快乐阅读,学到更多。
——新会圭峰小学四(11)班周嘉琪
我最期待的就是周一,因为这一天我可以见到《青苹果》!每当老师把《青苹果》报发到手上,我就迫不及待翻开,认真看起来。《青苹果》里面栏目众多,内容丰富多彩:“校园风”让我一睹兄弟学校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大开眼界;“知识角”让我饱览课外知识,开阔视野;“小星星”“趣味作文”“百草园”“梦幻岛”“金笔头”让我在小作者流畅的文笔中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青苹果》,“咬”一口沁人心脾,在我成长路上有它陪伴,真好!
——开平市长沙街道办事处幕村小学五(1)班梁诗蕊
我是一棵小树,《青苹果》是阳光和雨露。我喜欢阅读,尤其喜欢阅读《青苹果》,每次老师发下新的《青苹果》,我就贪婪地追着那股淡淡的油墨香,津津有味的一览为快。
《青苹果》的内容很丰富,每个版面都深深吸引着我,我在阅读的海洋中收获了许多课外知识,开拓了眼界,提高了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阅读着里面一篇篇的文章,就像享受着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快乐成长。《青苹果》,我心怀感恩:一路成长一路有你,真好!
——台山市新宁中学七(13)班(原培正小学)李旻昊
《青苹果》是陪着我长大的。小学期间,我是紫茶小学的少先队大队长,同时还是《江门日报·青苹果》的小记者,那时,每期的《青苹果》我都会认真阅读。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很贴近我们的小读者。通过阅读,我从中获得了更多知识,并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那时,我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悄悄告诉你,我曾经给《青苹果》投过稿,还上过《高手亮相》栏目哦!这在当时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在我的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对《青苹果》一直心怀感激,也一直爱她。
——同济大学研一学生(曾在紫茶小学就读)温凯蓝
还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的一篇作文《抓蝌蚪》第一次出现在《青苹果》的《老师改作文》栏目中。自此,那一段我人生最纯真的时光里便有了《青苹果》的陪伴。在老师的帮助下,一段“投稿之旅”悄然展开,锻炼了能力,也充实了岁月。
翻阅《青苹果》,能发现很多来自江门各地小伙伴的生活学习趣事,在看报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我的阅读兴趣,更提升了写作能力。今天,在闲时依然会给公司写写宣传稿,投投内部每日头条,这也许就是《青苹果》给我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今年是《青苹果》15周年,衷心祝愿《青苹果》越办越好,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搭建起一个交流学习的优秀平台。青葱时代,“苹”添乐趣,果实累累!《青苹果》,我爱你!
——天津科技大学毕业生(曾在麻二金紫学校就读)马荣俊
开平市教育局:借助《青苹果》推进“共享阅读”
一本好书,一份好报,不仅会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习,还会对孩子未来成长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开平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校园阅读推广工作,于2016年全面开展“共享阅读·共同成长”校园阅读活动,指导各校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青苹果》这个平台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在开平市教育局局长谭远宁看来,《青苹果》不仅是一份优秀课外读物,更是一个提高孩子阅读、写作能力的好平台。“于学生而言,这个平台既能提供很多同龄人的优秀作品用作借鉴,打开思路,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信,点燃写作激情;于老师而言,在指导学生投稿《青苹果》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于家长而言,《青苹果》可以引导家长与子女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加强思考和交流。”谭远宁说。
据介绍,开平市教育局十分重视并积极利用好这份刊物,鼓励学校将《青苹果》变成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展示平台,一起分享阅读的成果和写作的乐趣。凡有学生作品在《青苹果》刊登的学校,都由教研室统计,并纳入“共享阅读,共同成长”校园阅读评价方案的评分体系中,以此激励各校积极投稿。
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开平市许多学校在共享阅读层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全市小学生在《青苹果》上发表的作品超过200篇,参与各类写作比赛不断刷新好成绩,许多校长、老师和家长都已意识到阅读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重视《青苹果》,意义不在于发表几篇文章、订几份报纸,而是通过这个平台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厚积薄发,让这份针对小学生的报刊发挥更大作用,在各个校园中形成人人爱读、个个想写的读写氛围。”谭远宁表示,希望开平市各所小学继续借助《青苹果》推进“共享阅读·共同成长”校园阅读活动,在这方天地里收获累累硕果。
江门市紫茶小学:近60名小记者活跃在报纸内外
紫茶小学是首批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站试点学校和“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团”首批社会实践基地。作为青苹果小记者的“老朋友”,紫茶小学输送了一批批优秀学生加入“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团”的大家庭,目前,该校共有登记在册的小记者近60名。该校教导处傅主任潮向阳主要负责紫茶小学的小记者工作,他认为学生们能被选拔为小记者,对他们来说颇有成就感,也督促他们继续努力,“不仅孩子很积极,家长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小记者活动也很积极配合。”潮向阳说。六(3)班的周睿涵五年级时被选拔为小记者,一年来,他多次参加小记者活动,并表示有很多收获。她的妈妈对此也很支持,并告诉记者,小记者活动太抢手了。“有时候稍微慢一点就报不上名。”周睿涵的妈妈说,参加小记者活动,让她看到了儿子的明显变化,“他现在的写作热情被彻底激发,而且还认识了不少朋友呢!”
除了积极响应小记者活动外,紫茶小学还充分利用《青苹果》校园专刊引导学生们进行阅读。“《青苹果》很有趣味性,也是一个传播正能量的舞台,学生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在充满墨香铅字的报纸上发表。”该校政教处副主任区卫芬说。
而在青苹果冬夏令营,也能看到很多紫茶学子的身影。四(5)班的龚昕琦今年暑假参加了广州黄埔军校夏令营,她很享受夏令营的生活:“夏令营能锻炼我们的自律和自理能力,我觉得比在家里好多了!”明年,她还打算与弟弟一起报名西安研学夏令营。
外海中心小学:将发表的作文集纳成书
前不久,记者偶然在第100期的《青苹果》上,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和身影,他们都是守护《青苹果》一路走来的老朋友,其中就有江海区外海中心小学校长余标局。
从《青苹果》呱呱坠地就见证其成长的余标局,对《青苹果》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不遗余力的支持。说起《青苹果》的成长历程,他比记者还熟悉。他说,《青苹果》是为学生创办的,这么多年走来,也一直在服务学生,成为了学生的好伙伴、好朋友,帮助不少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陪伴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青苹果》最大的优势在于,这是一份属于江门学生自己的报纸,学生既是读者也是作者。”余标局说,15年来,他既见证了《青苹果》的成长,也见证了学生们的成长。他说,很多学生在创作、作品发表、收获成功和喜悦的心路历程中,获得了创作的动力,养成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这些习惯让他们获益良多。
为了更好地利用《青苹果》这个平台,培养和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外海中心小学不仅鼓励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投稿,还将每学年发表在《青苹果》上的作文,整理成《“溪”边印记》,放于学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让学生传阅学习。
此外,外海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对“青苹果”品牌的其他活动也积极参与,在“小小税务官”“小小造纸家”“爱心公益性”等活动现场,以及“青苹果趣味作文”和“青苹果冬夏令营”活动中,都能看到不少外海中心小学学生的身影。
新会圭峰小学:人手一份助力“幸福教育”
谭伟靖是新会圭峰小学的一名骨干教师,也是圭峰小学文学社社长,因为这样的身份,她很早就与《青苹果》结缘,更是结合学校“幸福教育”理念,积极以学校“向日葵”文学社为纽带,运用好《青苹果》平台,丰富师生们的校园生活。
“近几年来,随着《青苹果》的大力宣传和给力改版,报刊内容接地气,很实用,而且具有趣味性,我们学校师生们越来越喜欢这份报刊了。2017年、2018年师生订阅量均达到4000多份。在作文课、主题班会课上,经常可以看到《青苹果》的身影,不少语文老师都会把《青苹果》优秀习作用作范文带进课堂教学中,还会指导学生阅读报刊,进行阅读交流和分享,它渐渐地融入到校园生活中,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好朋友、老师的好帮手。”谭伟靖笑着说。记者采访时,她正忙于把学生优秀作文录入,准备向《青苹果》编辑部投稿。
按照谭伟靖的说法,校园与《青苹果》就像是一对合作伙伴,而圭峰小学成功实现了“互利共赢”。谭伟靖告诉记者:“我记得十几年前,我是坐公交车把学生的作文送去江门日报社编辑部的,现在方便多了,电脑录入发送就可以投稿,但看到学生作品在报纸上发表的那一份喜悦从来都没有变。”她介绍道,圭峰小学一直非常重视《青苹果》这一平台,认为这是学校实现“幸福教育”的一个助力,有利于学校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文学修养。目前,圭峰小学以学校文学社为纽带,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多动笔,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常态化的稿件收集、推送、发表奖励制度,更有效用好《青苹果》平台,同时,依托“青苹果趣味作文大课堂”“青苹果小记者选拔”“青苹果冬夏令营”等活动,也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台山市培正小学:《青苹果》是学生翘首以盼的“礼物”
“我们把《青苹果》以及大课堂的视频都上传至优酷,分享给校友、家长,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青苹果》。”台山市培正小学校长苏金练告诉记者,该校师生都非常喜爱《青苹果》。为了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热情,扩大家长对《青苹果》的认识渠道,该校选择如今社会大众更为喜爱的视频平台,上传了相关视频,通过朋友圈的方式进行转发、点赞,效果非常显著。
据了解,该校把学生每期在《青苹果》刊登的文章或美术作品,通过校讯通、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号公开表彰,并开展《青苹果》阅读分享会。此外,该校还从网上下载“青苹果大课堂”“青苹果冬夏令营”“青苹果小记者采风”等系列活动,以及“青苹果趣味作文培训”的内容发给学生家长阅读,让家长足不出户,也能深入了解《青苹果》。
不久前,该校更是举行了《青苹果》阅读心得交流总结表彰暨“让生命因"悦"读而更精彩”读书动员会,勉励全校师生继续加强阅读,提升阅读水平,不断进取,主动传承和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生李浩然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读报心得。“《青苹果》是我的好朋友,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不离不弃。与《青苹果》做朋友的几年来,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兴趣丰富了。”李浩然说,《青苹果》让他和同学们爱上了阅读和写作,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苏金练表示,要让学生把阅读培养为日常习惯,鼓励生生共读、亲子共读等形式,努力阅读覆盖到每个班级、每个家庭,让每个学生都伴随《青苹果》成长。要做到读好报、读报好、好读报,在全校营造读报阅读的良好氛围。“现在,定期阅读《青苹果》已经成了孩子们的习惯,《青苹果》成了他们翘首以盼的"礼物"。”
开平市
各乡镇小学:
《青苹果》是农村
学子精神食粮
《青苹果》不仅在开平市的城区学校受到广泛欢迎,同样深入到该市各个乡镇的农村学校中,成为了农村学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每周一,当新鲜出炉的《青苹果》送到开平市苍城镇中心小学时,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他们争先恐后地帮忙分发报纸,一拿到手就打开翻阅,看学校有没有作文见报。学校也非常重视,对作品见报的小作者通报表扬,发动各班级对小作者的作品进行朗读。学校还将小作者的荣誉证书收集起来,统一放在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时颁发。
月山镇中心小学新校区则利用午读的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和学习《青苹果》上的优秀作文,让学生简单写读后感,分享学习成果。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的视野开阔了,阅读和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不仅如此,在开平市教育局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开平教育”“小不点的神秘乐园”上,还会定期展示开平学子在《青苹果》上发表的文章,以推进该市大力倡导的“共享阅读·共同成长”校园阅读活动,分享阅读的成果和写作的乐趣。今年以来,开平市小学生在《青苹果》上发表的作品超过200篇。
鹤山市沙坪二小:利用早操间隙朗读发表文章
“我非常喜欢《青苹果》。它可以开阔我的眼界,让我从中学到许多的好词好句,还可以提高作文的水平。最棒的是我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课外知识。”拿到新一期的《青苹果》,沙坪二小学生陆晓桐特别开心。和该校其他1000多位小读者一样,《青苹果》早已成为沙坪二小学生们眼中的明星读物,一旦他们的作品在《青苹果》上刊出,就有机会在全校师生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这让孩子们的热情更加高涨。
“每一期《青苹果》的到来,都是孩子们欢乐的时刻。”沙坪二小语文教研组组长黄红延告诉记者,报纸一到孩子们的手上,他们便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老师们也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利用里面刊登的好文章引导孩子们学习。不过,沙坪二小的孩子们最期待的还是早操时间。因为学校会利用早操时间让学生读他们在《青苹果》上发表的作品。“文章发表了的同学对着全校读他的文章,喜悦、自豪之情油然而生。”黄红延说。
学生家长林女士表示,《青苹果》很接地气,里面的文章都来自五邑地区的同龄人,写的是同龄人的生活。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容易产生共鸣,易于学习,所以大家都喜欢。
对于沙坪二小的学生们而言,《青苹果》不仅是一份报纸,更像是他们的一位好朋友。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对《青苹果》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我们希望《青苹果》越来越好。”黄红延建议,希望《青苹果》更时尚、色彩更明亮些。另外,还希望能增设一个栏目叫《会说话的青苹果》,把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四大名著、侦探小说等等,变成小说连播。“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听故事,故事是连续性播放的,每一期结尾都是"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期《青苹果》",这样的话,《青苹果》就更棒了!”
恩城飞鹅塘小学:
点点滴滴记下
《青苹果》的“好”
在恩平市恩城飞鹅塘小学六(1)班的自习课上,学生吴静宜正认真自习。只见她一边仔细阅读《青苹果》,一边仔细抄录值得借鉴的词句在笔记本上。她说,为了写好作文,平日里花上最多的时间用来记录好词好句,除了抄写外,吴静宜还会剪下她觉得写得好的作文贴在笔记本上。翻开她的笔记本,里面分为人物、景物、叙事等几个部分,内容丰富,且抄写得很有规律,非常整齐。吴静宜向记者介绍,这个方法是她的语文老师徐碧玉教给班上的同学的,她觉得对自己的写作水平非常有帮助。
作为一名有着29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徐碧玉说她带过的每一届学生都有一个好词好句笔记本,其中,《青苹果》里面的优秀作文更是学生们要学习的重点作文之一。老师带领学生,通过本和笔点点滴滴记下《青苹果》的“好”。“我曾经带过一届学生,从三年级开始直到六年级毕业,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不少于三本好词好句笔记本,里面不乏《青苹果》的优秀作文。通过平日的积累,他们的作文功底非常扎实。”徐碧玉说。
除了为学生提供一个“词句宝库”外,徐碧玉说,作为老师也能从《青苹果》中获益良多。2018年1月16日,徐碧玉在《江门日报》恩平新闻教育版发表了自己的教师心得——《从感观着手,扣动学生写作的心弦》,分享了自己从教多年来对于教导学生写作的体会和看法。“除了《青苹果》外,自己最留意的就是《江门日报·教育周刊》。得益于"青苹果"的品牌作用,让全江门的教师在《教育周刊》有一个互相交流分享的平台,我从中获得了很多优秀的经验,也有幸发表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学习、进步。”徐碧玉说。
新闻推荐
何毓雯曾晓彤庞江南李浩然徐梓琪吴佩铭温凯蓝李顺娟马荣俊李旻昊喜欢写作的少年都心怀梦想。在侨乡江门,有一份报纸,陪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