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家园:到何香凝馆看海外华人艺术家抽样展

信息时报 2018-10-04 00:26

巴别塔作品内部 王克平,鸟(no.4-17),木雕,56x52x28cm,2015 萧桐,屈服,丙烯木结构,41x71x18cm 梁智鹏,隐私对撞机,互动装置 巴别塔 曹雨西《墨》,数字像素,2015 在国庆小长假,到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看“别处/此在:海外华人艺术抽样展”,了解一下长期被我们忽略的当代海外华人艺术。

这个系列展览是何香凝美术馆持续多年的品牌项目,今年的策展人是中央美术学院王璜生教授,展览聚焦于海外华人艺术家的身份与创作问题,以社会学抽样式的工作方式,对18位不同成长经历和不同年龄段、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海外华人艺术海外华人艺术家,及跨度长达40年的移居、学习、创作历程进行展示、研究、分析。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看 点

他们长期处于观察与研究的盲点

何香凝美术馆常务副馆长乐正维告诉记者,在策划第一届海外华人艺术家邀请展的时候,她们就发现,国内的美术馆对海外华人艺术的研究和讨论以及展示活动是很薄弱的,甚至是缺失的,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海外华人艺术需要我们去关注、展示和研究。

广州美术学院港台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公明在展览开幕式之后举行的研讨会上表示:“从在文化艺术上的呈现力度与方式来看,这个展览是我至今为止看到有关海外华人艺术家梳理中最棒的一个。”他认为,我们的美术史书写中,不应该缺失对生活在海外的艺术家的关注,尤其是当他们与所在国的美术史发生关系的情况下。例如出生于广东揭阳的陈文希,就对于新加坡的美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我们的美术史上,并没有去研究这样的艺术家。

近十年来,李公明主要的工作是做二十世纪美术史的研究,这次展览中呈现的作品,让他有着强烈的印象,即“身份”问题对海外华人艺术家创作心态与展示期待的一系列影响。“在海外生活的华人艺术家,普遍比较有开放、包容、多元的创作心态。这次的展览所选择的艺术家,都非常优秀,在当地社会很有影响力,同时很有代表性。我发现在他们的创作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比方说记忆——记忆的浮现和记忆主动的挖掘,在海外的华人艺术家,他们的内心隐藏了什么样的记忆?他们怎么样通过艺术创作把这个记忆浮现出来?他们希望借助于这种记忆的表现与观众取得什么样的交流、沟通?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国族和家园这样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思念,往往是在关于海外华人电影、文学会出现的主题,其中包含的思想元素还是很鲜明。”

观 展

“出国潮”?“侨二代”?你所不知道的海外华人艺术家创作

“隐匿的记忆”:文化身份的自我认知

还没走进一楼左手的第一间展厅,在廊道里就能看见一座顶天(花板)立地的木制“通天塔”,这是艺术家奚建军的作品,目前已成为参观者的自拍打卡胜地。因为作品体量实在太大,塔尖部分只能取下来单独倒放在二楼展区。这位英籍华裔艺术家、收藏家198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同年创立中国最早的行为艺术小组“观念21”,并于次年移居英国,之后在伦敦大学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任英国华人艺术协会主席。

作品试图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追问关于“永恒”与人类未来归属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通天塔”关于多文化沟通的隐喻,放在这里作为展览的开端,让人联想到“文化身份”、“冲突与交流”、“多元视角”等话题。

一楼展厅“隐匿的记忆”部分,主要取样1950年代至1960年代出生于中国,后移居海外定居、学习、发展的艺术家,他们对文化记忆与文化身份、历史与边界等问题高度关注,在国际艺术界取得较大的影响。

王璜生介绍说:“这些艺术家一直比较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在他们的艺术中,在中国国内习得的美术基础训练和视觉训练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同时他们走出国门,渴求着世界知识,并逐渐适应国际式的语言,而后又折返回民族自身的文化意识当中。”

“杂驳的情怀”:“侨二代”的精神世界

第二部分“杂驳的情怀”,是关于那些出生于境外和海外的第二代华人艺术家的。他们的祖辈或父辈,早年远渡重洋务工并定居,承受着中西文化的碰撞、冲突与同化,往往表现出不适应和焦虑;而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海外,家庭内部的文化氛围与学校、社会的文化氛围杂驳糅合,他们更自然地融入于当地的文化,却又在精神世界中追溯身份的本源问题。

刘博智是这类艺术家中比较特殊的,他本身并非“侨二代”,但自赴美取得加州艺术学院硕士学位之后,便开始以北美、中美及古巴的海外侨民生活及下一代繁衍为主题进行纪实摄影,历时四十年。许多广州艺术爱好者应该对他有印象,十年前,他曾在广东美术馆举办过“流动·中国:刘博智2008摄影展”,几个月前,广东美术馆“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中,也邀请了他的作品参展。

看他的摄影作品,除了看图片,更要读照片背后的故事。每一张平平无奇的脸,背后都是一段动人的历史。有一张照片,拍摄的是一个古巴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张旧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华人男子和一位古巴白人女性。经刘博智讲解我们才知道,这位老太太是白人粤剧花旦何秋兰,旧照片里的则是她的中国养父方标及她的母亲。她从小跟随来到古巴谋生的中国养父学习中国古典文化,会唱工尺谱,家里有十多种粤剧文本,在当地进行粤剧表演,颇有名气。2010年,在养父去世27年之后,何秋兰经人介绍认识了前往古巴拍摄侨民后代的刘博智,她请求刘博智帮助她完成前往养父家乡“拜山”的心愿。经过重重周折,终于在中国驻古巴领事馆的帮助下,她来到了中国广东开平石塘里,穿着自制的戏服,在开平方公方氏灯楼下,唱起她的养父方标在她4岁时教她的曲,此时,她已年近八十。

“狂欢的游走”:“八零后”的探索

展览的第三部分,主要选取1980年代左右出生,在海外具有较丰富的学习经历,并在当地生活、工作和从事艺术创作,在当代艺术方面有一定关注度的年轻艺术家。这些青年艺术家更自如熟练地使用各式各样的媒介及技术方式,并轻松地挪用来自不同地域与领域的文化符号。他们是全球化背景中的新青年,随之而来的是身份的流动和不可定性。

80后女孩余晓出生于杭州,目前工作生活在英国伦敦。她的参展作品《看不见的绘画》和《镜像》,前者因“像是把画布给割破了”,后者因“这不就是哈哈镜吗?”而未展先红,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

在接受采访时,余晓解释说,《镜像》是个持续的作品,从2012年就开始了,起因是她观察到大街上很多人走过有镜面反射的地方,包括商场外墙时,会不由自主地照镜子,并且不希望别人注意。她觉得这挺有意思,所以做了这个装置,一面是普通的镜子,另外两面则是有点扭曲的“哈哈镜”,配上她在伦敦、上海和北京街头偷拍到的路人行为影像。在展出时,观众都会很自然地在作品前“照镜子”,等他们看见视频时,才发现自己刚完成了与视频中相同的行为。而在“看不见的绘画”中,她大面积地削减原本的画面内容,把画布的背面当成绘画的可视主角,引发逆向思考。

新闻推荐

将“1”改成“T” 大货车频“变脸”

本报讯(记者/吴梦媚)一辆大货车上路驶到沈海高速阳江段后,为躲避抓拍超载等违法行为,竟长期涉嫌伪造、变造车号牌达41次……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