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岭南文脉汲取“创新基因” 以“源头活水”涵养现代文明
在开平举行的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现场。戴惠甜摄
■“广东文化深调研”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能够当好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文化建设功不可没。广东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必须强化文化的引领支撑和涵养滋润作用,加快打造文化强省。南方日报今起推出“广东文化深调研”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传承和创新,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永恒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这些年来,广东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弘扬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从汲取“非遗基因”打造“网红产品”,到网络直播互动推广粤剧艺术;从将非遗与文物“打包”保护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到用“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名言重塑城市精神标识和文化个性……这些探索充分挖掘了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印证了“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南方日报记者杨逸周豫郭珊顾大炜
通讯员管志雨卓剑斯
传承??深入梳理岭南文化“家底”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发展的灵感和力量,第一步毋庸置疑是对自身文化“家底”进行完整、深入的盘点和梳理。
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办公室外,有一个比人还高的木质书柜,一打开书柜的旧式铜锁,上百本精装《广州大典》跃然眼前,规模蔚为壮观。《广州大典》共有520册,如果全部摞起来可达22米之高。
《广州大典》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广州历史文化史料著作集成。作为继学海堂和广雅书局刻书之后,广州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广州大典》编纂工程已持续10年。第一期共征集到海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及私人藏书家珍藏文献4000余种。其中收入的《岭南文献》是广东第一部诗文总集,《广东文集》是海内外孤本。
“以后再有人问广州"有没有文化",直接把大典摆在他面前就足以说明一切!”作为主编,陈建华对其中的艰辛和波折深有感触。他认为,梳理文化“家底”关键在于利用。《广州大典》正加快培养网络服务共享平台建设和古籍人才培养。文献总库的数字资源目前已开通供市民使用。《广州大典》第二期(民国篇)编纂出版工作目前已进入到实质性运作阶段。
省内考古领域同样掀起了梳理热潮。早在4年前,广东省文物局就在全省范围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史迹调研,收集整理近600处全省海丝史迹。广东全省文物行政部门也在今年3月汇总调查了现存南粤古驿道及其沿线文物古迹保存状况和新发现情况。
南粤古驿道沿线现存各种文物古迹共906处,其中新发现430处。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介绍,海上丝绸之路与南粤古驿道同属线性文化遗产,讲述中原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世界文化如何走进中原:“这些文化遗产体现岭南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不但属于今天,更属于未来。”
今年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再添“新丁”。5月批准公布的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新入选项目39项,扩展项目3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701项。而在文化和旅游部同时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广东省共有48名传承人名列其中,目前广东省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2名。
“南国红豆”粤剧也展开了为期3年的整理工程: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广新局、广东粤剧促进会、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发起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辑计划去年6月正式启动。主编倪惠英表示,“大全”将广泛团结海内外粤剧界精英力量,通过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力求把粤剧近百年最有特色的表演形式及代表性作品记录下来,使非遗传承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权威化。
活化??打好创新活化“组合拳”
今年7月,一场名为“非遗新造物——新中式生活美学创新展”在广州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开幕,展览将非遗转化为有品质、有温度的生活态度与方式,迅速成为广州文艺青年的“打卡圣地”。
作为本次展览的“明星展品”,一个节节新生的“大竹笋”引起市民围观。这款竹编落地灯由自然家设计工作室主创。这个有着奇特造型的“新造物”,源自省级非遗项目清远“沙河鸟笼工艺”,不久前刚刚被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早在10多年前,设计师易春友就已经注意到这门传统工艺,可惜受到“非典”疫情影响,广东沙河镇的鸟笼销量惨淡,工艺也随之陷入谷底。
易春友与当地鸟笼工坊匠人合作,把销路较窄的鸟笼转化为更多人使用的灯具和生活用具。随后,易春友深入西南,推出四川瓷胎竹编工艺改良的“竹节杯”,单品销售额超过千万元。当地竹编匠人两年间从10多人上升到近70人,原本每人2000元的月收入也实现成倍增长。
“竹编技艺活化经验对"非遗+扶贫"具有广泛的启发意义。”易春友表示,广东是全球制造业中心之一,产业基础完善,而泛珠三角地区则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如充分调动粤港澳大湾区的设计力量,为贫困地区的非遗匠人提供培训、设计和与市场对接,扶贫就业、产业振兴将迎来广阔前景。
“非遗新造物”主办单位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广东省文化厅支持下,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共建,在全国首开新闻传媒和工艺美术龙头企业合作共建非遗工作站先例。
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汪一洋指出,这一举措迈出了广东探索开展非遗工作站体系全覆盖建设的第一步。“在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之外,广州还设立了传统武术非遗工作站。”他说。
传统文化要保持活力,必须扎根当下,回到生活本身,走进大众内心,才能找到最适合它生长的土壤。身为粤剧名伶的倪惠英同样深谙此道。她在珠三角各地中小学积极推广亲自编排的《粤韵操》。今年7月,由酷狗支持的“广东省传统音乐复兴计划”正式启动,她携高徒林颖施亲临现场,带来第一场“非遗大师课”,全程吸引近16万网友在线互动。
“只有从线下到线上,全面打开传统文化通向年轻人世界的大门,粤剧才能找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倪惠英说。
讲好文物故事也需要新的方式。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抗战主题纪念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近年来积极与东莞及周边地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联手合作,举办“重走东纵路”红色之旅、“东纵小战士”夏令营、东纵第二课堂等红色主题活动。今年前8个月该馆接待参观者近30万人次。“未来纪念馆要打造更多特色宣教活动,从"讲述故事"变为"体验故事",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各个年龄层次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东纵纪念馆宣传拓展部主任张俊说。
弘扬??从传统中发掘“源头活水”
从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中提炼出适应时代所需的“源头活水”,浇灌和润泽现代社会“文化生态”,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正成为当前广东许多城市的选择。
在岭南古邑河源,家训文化被誉为“客家古邑之魂”。这里800多个姓氏家族都有自己家训族规,反映着崇文重教、克勤克俭、应世经务等传统美德。全国首条家训长廊“客家古邑家训长廊”就坐落在河源客家文化公园,102个姓氏家训在这里“走出”族谱,以书法石刻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厚伦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难,四和乡里,五勤本业,六莫非为,七周贫乏,八谨祭祀。”河源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干部吴俊峰自豪地向南方日报记者介绍村里世代相传的“吴氏家训”。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村干部向村民讲解家训家规,已成为这里的“新民俗”。10多年来,司前村没有一例群众上访事件,也没有一例村民刑事犯罪案件,村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和谐。
河源市近年大力开展“家训文化”工程,经过收集、筛选、整理,最终将101个姓氏的家训收录成《客家古邑家训》一书,并从中提取出河源家训文化的核心“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俭、和、廉。“传扬家训·崇尚十德·日行一善”正成为河源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纲领。
在“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故乡茂名市,冼夫人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已是街知巷闻的“金句”,也成为茂名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的城市名片。
隋文帝年间,番州总管赵讷贪虐害民,引起岭南诸部亡叛。冼夫人派人上书朝廷,揭发赵讷罪行,安抚俚僚。千载虽往,冼夫人的“好心”仍为“打虎拍蝇”提供源源不绝的正能量。
2016年,茂名滨海新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在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揭牌。冼夫人廉政文化教育展览馆坚持面向全社会开放,开馆以来接待参观学习游客30多万人次。“我们虽然未必能做出多么伟大的事业,但总要清清白白、平平安安做人。”一位现场参观的市民对记者说。
在“好心文化”影响下,茂名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连续4年位列“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考核”前3名,经济总量持续领跑粤东粤西粤北地市,城市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3名……
曾是茂名“城市伤疤”、污染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的露天矿,经过生态全面修复,短短5年间变成茂名人家门口的“马尔代夫”。为纪念冼夫人的恩德,露天矿改名为“好心湖”。今年南国书香节期间,好心湖以第一名票数当选“茂名十大文化名片”。
据悉,茂名正在积极筹备首届“好心茂名冼夫人文化节”,计划在今年年底举行。更多正能量的“好心”故事,将通过多元文化活动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风,开平来了一批不一样的实习生 他们用新思维为赤坎新区建设献计策
开平市委组织部统筹启动了“2018年扬帆计划——开平市柔性引才工程”,以赤坎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开发和赤坎新区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