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过年□李海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很多东西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了,但对过年的往事,记忆犹新。
童年时期过年的记忆非常深刻。在我童年时期,还是旧中国,生活非常困苦。过年期间最高兴的事之一,就是在腊月二十五以后,长辈们就会把放在房间木棚角里的锣鼓拿下来,让大家闹(敲打)锣鼓。锣鼓一闹,过年的气氛就出现了。年三十日,即除夕下午,早早洗澡,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服,上厅走到下厅,再走出门坪,认真显摆。年三十下午,全屋人要在上厅摆上各种祭品,烧香点烛,祭拜祖宗。放鞭炮是小伙伴们最高兴的事。除夕的年夜饭,也是早就垂涎欲滴的,因为有一个鸡大腿吃。大年初一上午,全屋的男人要去5公里外的老祖屋,祭拜更老的祖宗,小伙伴也会跟着去凑热闹。年初二去5公里远的外婆家,一般当晚回来。年初三不探亲,每家每户都彻底打扫卫生,叫扫穷鬼。年初四开始亲戚来往,天天我都有染成红色的煮鸡蛋吃。我有5个姑妈,天天都有亲戚来。我记得七姑妈,据说原来家中很富裕,后来不知何故败落,沦为乞丐。她每年都要年初十后才来,因为她要在年初十以前去乞讨,把乞讨到的油炸煎堆(饼)作为礼物,才敢来我家。我母亲不但不收她的礼物,还要加倍回给她。她要在我家住一个晚上,第二天早饭后她才回去。直到现在,我一想起七姑妈的事,就感到非常心酸。正月十三下午,全屋人在上厅上(挂)花灯。花灯高1米多,是圆形的,直径也有1米多,上下小,中间大,里面点油灯,非常漂亮,是几天前刚新买的,替换下来的旧花灯烧掉。上灯日很热闹,全屋人一起吃饭。小伙伴上蹿下跳,高兴极了。
青年时期过年的记忆最深刻。那时候新中国已经成立了,我20岁高中毕业,毕业那年冬天就和妻子结婚。我妻子比我小4岁,和我结婚时正上初中一年级。那时的学生是不受婚姻生育限制的。我妻子初中毕业后,考上县城中等师范学校。但在上中师二年级时,生了我的大儿子,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家人的一个木板棚,我母亲去当保姆,记得房租每月两元钱。后来我妻子毕业了,被县教育局分配回来镇中心小学当公办教师。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回乡当记工分的小学民办教师。我有个哥哥和比我大4岁的侄子,他们已分家自立。我那70多岁的老父亲和我共一家。我妻子未出来工作前,我们的生活是很贫穷的,直到我妻子开始领工资时,我们的生活才逐步改善。那时我第二个儿子已出生,也是我母亲随同去照顾,但是两年后我母亲不幸病逝,只好由我大儿子停学一年带弟弟。那时过春节,我和妻子是非常忙碌的。在过年前一放寒假,我们就要准备过年的物品。那时我们几个儿子已陆续出生,一家人的吃穿都要准备好。记得第一件要干的就是做炒米糕,过程很复杂,但一定要做好,因为过年后要招待客人。还有就是做煎堆和做蒸笼粄。年三十日是最忙的一天,一早起来要磨豆腐,上午宰鸡,下午很早开始做年夜饭。后来,大儿子和二儿子比较大一点了,能帮忙做点小家务,如洗桌凳、打扫卫生等。吃完年夜饭后,我就可以伸伸懒腰了,但妻子还要忙碌很久。要把碗筷洗干净收拾放好,因为第二天是大年初一,要顺顺利利,千万不能打破碗碟。因为是过年,虽然很忙碌,心里也很愉快。那个年代不比现在,除夕之夜有电视春晚看,只能闹闹锣鼓。
调来惠州后过年的记忆最快乐。1986年我调惠州工作,在城市过年和在老家过年,有很多不同之处,有别样的年味。来到惠州后过年,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市场食品供应很丰富,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卖。二、买花买年桔,在家中摆放,美化居室。三、大年初二开始外出郊游,最近就去到西湖,远一点就去汤泉,再远一点就去罗浮山登高望远,或去惠东巽寮看大海。
有人说现在过年,年味有点淡了。其实不然,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常餐桌上都是猪鸡鱼,过年也吃这些菜,所以感觉年味淡了。现在过年不但物质很丰富,精神生活也非常丰富,今非昔比。
我的过年记忆,像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向南流,河水清澈,从中可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还可听到新时代前进的脚步声。
新闻推荐
近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深汕合作区”)外联路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期待的深汕第二高速公路已被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