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大脑 协管垃圾分类惠州加速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智慧管理系统(终端部分)建设

惠州日报 2020-12-30 10:05

在校学生课间玩游戏学习垃圾分类。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提出,加快构建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树立科学理念,分类指导,加强全链条管理。

今年,惠州市全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营造全域参与氛围、积极探索分类模式、不断完善收运体系、科学布局处置设施、健全分类长效机制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探索出了垃圾分类的“惠州模式”。目前,惠州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居全省前列。

目前,惠城区“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置”的垃圾分类体系全链条已基本形成。截至10月底,惠城区8个街道办事处的510个住宅小区分类工作覆盖率达到91.04%,138家公共机构覆盖率达到97.8%,345家餐饮服务单位覆盖率达100%,日均减少生活垃圾处理量近300吨,先期减量率达17%。

督导组成垃圾分类宣传员服务员

“为什么要把每层楼的垃圾桶都撤了,每次扔垃圾还要下楼,很麻烦!”在市区长湖苑三期新世界曦岸小区,推行垃圾分类初期遇到了不少居民的不解。为了让市民理解支持并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那段时间,物业、居委会、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包括惠城区人大干部,接连上门向大家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

邝建伟是惠城区人大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也是惠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惠城区分类办”)第三督导组组长,负责引导桥东、桥西片区垃圾分类工作。面对居民的不理解,邝建伟带着督导组的成员一起到小区居民家中耐心解说,还将已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图片给居民看,让大家安了心。

“仔细想想,垃圾桶设在小区楼道里难免招惹蚊虫,气味熏人。”小区居民吴凤琴说,“现在业主群里,一到晚上七点半左右,大家就呼喊着朋友们一块下楼倒垃圾,顺便散步。”

为了铺开这场“垃圾革命”,惠城区实行网格化管理,除了街道办要肩负起属地管理责任,惠城区还成立了4个督导组,每个督导组分别包干2个街道,制定巡查督导时间表,督导的同时还担当宣传员、督导员、指导员和服务员,被大家称为“大管家”。

惠城区分类办第一督导组副组长曾桂芬告诉记者,他们一个星期有三天时间要在所负责的街道检查垃圾分类情况,“以前坐办公室,一天都没走2000步,现在每天步数都过一两万。”

“我们随时对街道、社区、企业、学校进行督导,一旦发现问题就拍照取证,根据当天收集的信息情况,写进督查简报中,并通报给所在街道办,要求迅速整改落实,这样才能不断地巩固效果。”邝建伟说。

截至目前,全区已启动垃圾分类的物业小区、办公区、公共场所、文教区、医疗机构、餐饮机构、集贸市场等场所共有1500多个。

创新积分换物引导居民积极分类

一方面大力宣传动员,破除市民“不愿分”的老观念,另一方面又着力督促引导,帮助市民“分准确”。

除了惠城区,惠州市惠阳、博罗、仲恺等县区也在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博罗县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副主任苏振宏介绍,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在于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激励居民“分准确”,博罗想出了不少好办法。

“以前家里的报纸和瓶瓶罐罐,积攒多了就一次性卖出去。现在只要有可回收垃圾,就直接放在小区智能分类投放设备里。价格和市场一样,还方便,家里干净多了。”博罗县金域华府小区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在该小区看到这台智能分类投放设备,居民可通过IC卡识别身份,将玻璃、金属、塑料和纸类等可回收垃圾投放至设备内,设备智能识别重量,并按照市场价格每月一结算。“居民十分认可。”金域华府物业服务中心经理洪丹莉说。

据了解,金域华府小区目前配备10个生活垃圾投放点,每个投放点都配备了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督导员,督导员会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并登记在案。

“如果分类投放正确,督导员就会给居民盖章积分,凭积分可兑换垃圾桶、垃圾袋。”陈女士告诉记者。

据悉,该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基本上达到全覆盖,参与率达70%。

在向居民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督导员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聘请物业公司的保洁员当督导员,确保保洁员会分类、懂分类,为接下来撤离督导员奠定基础。二是聘请小区热心居民当督导员,发挥带动作用。”苏振宏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目前已逐步撤了早上时间段的督导员,分类效果依旧不错。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物业公司积极配合。“我们也实实在在从垃圾分类中获得了好处。”洪丹莉说,以前,垃圾桶都设在停车场,不仅引来蟑螂、老鼠,味道也不好闻。现在,所有垃圾桶都在小区地面,方便居民监督管理,卫生有了保障,停车场也变干净了。

健全垃圾处理体系推动资源化利用

让“放错地方的资源”变废为宝。在终端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上,惠州市居于全省前列水平。

为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工作需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提前部署、终端先行”的原则,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快马加鞭建设完善垃圾终端处置设施,避免因终端处理设施缺乏导致垃圾分类后再混收混运混埋问题,进而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

目前,惠州市终端处置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市生态园(一期)各项工程建设正在按照计划扎实推进。其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号、2号、3号焚烧炉已稳定运行,每天接收处理惠城区、仲恺区的生活垃圾约19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中,集中力量处理、转化好餐厨垃圾,推动资源化利用,能从源头上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境。”市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惠州坚持重点突破,不断健全垃圾处理体系。

在惠城区小金口街道九龙村的惠州惜福复合农业科研基地,一桶桶餐厨垃圾卸入投料仓,从生产线另一头出来后“变身”工业油脂,固体的厨余垃圾则经过打碎处理,按一定比例和麸皮、糠混合搅拌,变成供黑水虻食用的饲料。据了解,惠州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广东惜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如今黑水虻每天能吃掉100吨左右的厨余垃圾,产出约10吨黑水虻虫干和15吨虫粪,这些富含蛋白质的虫干最终作为饲料销售。

为推动垃圾减量化,惠州市还开展公筷公勺、“限塑令”专项检查行动,从源头上减少餐厨垃圾和一次性包装材料的使用。同时对全市餐饮单位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引导消费者适度点餐、餐后打包,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垃圾生产量。

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面,惠州已建成使用的垃圾焚烧厂有5座,日处理能力达8000吨;大件和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再生项目1个,日处理能力达100吨;餐厨垃圾处理终端7座,日处理能力达200吨;建筑垃圾资源再生项目3个,日处理能力约7000吨。

推进“智能化”建设促进分类精准化

生活垃圾分类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环节,事关人居环境改善。近年来,垃圾分类先行城市上海大力探索“科技+管理”长效机制,采取建立可追溯信息化系统、在垃圾投放点加装智能设备、创新采用小工具等方式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

今年以来,惠州市也在“智能化”上发力,通过科技手段,破解人盯人的难题,提升垃圾分类水平。今年初,惠州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开发的“惠州生活垃圾分类”小程序上线,市民直接输入垃圾名称,小程序就会显示垃圾属于哪个类型,并提醒投放时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分类过程中,如果长期依赖党员干部、志愿者或者督导员,不是长久之计。”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王光说,现在惠州正加速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智慧管理系统(终端部分)建设,破解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监督考核等系统化管理难题,加强垃圾分类全流程业务运行情况综合监督力度。

据悉,通过该平台的AI视频识别分析、大屏实时展示小区垃圾分类整体情况,将逐步实现管理人员实时、全面掌握全市垃圾分类、环卫作业情况,统筹调配作业资源,多级协同处理,以信息化手段增强环境治理,使垃圾分类执行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计划本月底前先期完成惠城区小区收集点的监控平台建设,并逐步将各类设施站点、运输车辆、处理终端等纳入生活垃圾分类智慧管理体系的监管平台。”王光介绍说。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 通讯员邓萨 容佳宁

新闻推荐

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推行高效施肥技术改良土壤提升地力促进农业高效发展 肥料“量身定制” 农户增产增收

冬日暖阳映照下,惠东县田间地头的马铃薯蓬勃生长。勤劳的农户在地里忙着为马铃薯追肥,广阔的田野孕育着又一次大丰收。这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