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佳农业打响甜玉米品牌带动种植农户致富 粒粒甜玉米 拳拳护农心
盈佳合作社成员孙永良在地里采摘玉米。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金秋时节,凌晨两三点,当城市的人们还在梦乡中时,惠城区汝湖镇仍北村、南新村、横山头村已经一片忙碌,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地里穿行着农户采摘甜玉米的身影,一颗颗收获的玉米整袋打包后,迅速运往附近一家加工企业。
再将镜头转向全球两大连锁快餐巨头,从这家加工企业里运出的玉米段、玉米粒,经由这两大巨头,进入到千万食客的餐桌上。
这家加工企业就是位于惠城区的惠州市盈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盈佳农业”)。靠着订单式生产,盈佳农业破解“果贱伤农”的难题,带领甜玉米种植户共同致富;坚持品质第一,盈佳农业不断创新加工产品,打响了甜玉米品牌。
●南方日报记者卢慧通讯员周文媚
订单生产,带领合作社农户致富
在盈佳农业加工车间内,记者看到,玉米棒子堆成小山,甜玉米通过机械传送带进入加工流水线,工人对剥皮的甜玉米进行人工分拣,一根根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的甜玉米让人垂涎。随后,玉米被送入生产车间,经过清洗、脱粒、清洗筛选、蒸煮等一道道处理工序,最终被加工成速冻玉米粒或玉米汁。
“我们从2000年开始采用订单式种植、收购甜玉米,高峰期时一年从农户处收购7000亩甜玉米。”盈佳农业总经理林泽权告诉记者。
为什么要采取订单式生产?林泽权说,汝湖镇土质、水质都很适合甜玉米种植,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甜玉米收购价格不稳定,甚至有“果贱伤农”的问题,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订单式生产则把盈佳农业与农户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农民旱涝保收,甜玉米经营事业不断壮大才有了保障。
当然,这一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2005年,由于天气炎热,甜玉米提前上市,价格滑至低谷,0.7元/斤都难卖出,而林泽权当初订单价格是1.2元/斤。压价收或者干脆不收?林泽权最终选择“照单全收”。一季下来,林泽权亏损30多万元,但赢得了人心。
2008年,依靠诚信林泽权成立惠州市盈佳甜玉米专业合作社,利用合作社的技术、人才、经济实力等优势,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指导,特别是控制农残,统一提供种子、肥料、农药,统一验收标准,带动农户合作种植。和农户签订统一收购合同,确保产品品质、价格和数量,以点带面扩大种植。
“订单式种植让大家觉得很有保障。”村尾村四记村小组村民孙永良是合作社成员之一,他说,种植的甜玉米亩产2500—2800斤,回收价从来没低过0.8元/斤,今年收购价还有上浮,达到1.2元/斤,一亩能收入3000多元。
如今,盈佳农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不断发展壮大,与汝湖镇283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3户)签约5000多亩甜玉米订单种植,通过甜玉米良种种植和技术输出辐射带动2万多亩甜玉米良种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坚持品质,不断延伸深加工链条
甜玉米的价格易受市场影响,尤其是鲜青苞。在经历了几次市场波动后,林泽权选择建加工厂,丰富产品类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如今,在位于汝湖镇横山头村的厂房里,1条50吨速冻生产线、1条10吨磨浆生产线,日加工甜玉米鲜苞60吨,加工产品涵盖速冻甜玉米粒、甜玉米段、甜玉米笋等。其中,公司生产的玉米段和玉米粒已经打入两大全球连锁快餐品牌。
不过,盈佳农业并未就此停下前进的步伐,还在不断尝试其他甜玉米产品开发。
2018年,林泽权与朋友合作成立惠州市新味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现榨鲜饮食品配方标准研发。“传统制作玉米汁可能要30分钟,而我们仅需1分半钟。”林泽权介绍,通过改良传统工艺制造出冷冻保鲜榨汁玉米粒,省略了传统做法中繁杂的蒸煮榨汁过程,极大缩短了时间,而且营养口感媲美新鲜玉米粒。“接下来,各种口味的现榨鲜饮标准配方全营养产品将不断面世。”林泽权说。
不过,当下的盈佳农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瓶颈。“公司目前占地只有3000平方米,加工厂的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公司的业务增长了。”林泽权说。
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去年以来,为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惠城区大力支持并参与申报和创建省级甜玉米产业园的工作。据悉,规划中的惠城区甜玉米产业化项目拟建设地点在汝湖镇,规划总面积约80亩,规划建设甜玉米科技研发中心、电商调度中心、生产车间及生产加工设施设备、保鲜库、冷库、物流中心等,生产速冻甜玉米粒、玉米段、即食玉米棒、甜玉米罐头、玉米汁等深加工农产品。
作为惠城区甜玉米产业园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盈佳农业非常期待这一美好蓝图能落地。“借助产业园,未来盈佳农业将扩大加工厂规模,提升现有产品的产能,同时要研发新的产品,进军生命健康产业,并进一步延长甜玉米的产业链。”林泽权说,盈佳农业将持续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力,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新闻推荐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征地拆迁进展顺利 金山新城成惠城 产城人融合发展高地
南三河沿岸新建的碧道依水蜿蜒,与周边新建的商住社区融为一体。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扫码看南方+惠城频道更多内容十年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