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多措并举打击超限超载违法行为 便携式称重仪和无人机参加治超

惠州日报 2020-10-13 11:59

惠州日报讯 (记者戴建 通讯员朱朝晖 钟文书)市交通运输局执法支队执法人员日前来到市区叶挺大道三栋执勤点,将一台便携式称重仪放到路面,引导过往大货车接受检查,10秒内就能得到检查结果。广泛运用便携式称重仪、无人机等科技装备,这是惠州市“治超”工作的一大亮点。今年以来,通过开展“治超”,全市超限超载率大幅下降,没有因超限超载新增一座危桥,长途运输中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基本消除。

当天,记者在三栋执勤点看到,一辆广西牌照的大货车在执法人员引导下驶入执勤点,缓缓通过铺在路面的移动地磅,旁边执法人员手中的便携式称重仪上马上显示数据:核重25吨,实载15.58吨。执法人员打印出凭条交给大货车司机,然后准予放行,整个过程只需5分钟。

“使用便携式称重仪和无人机开展"治超"工作,执法效率明显提高了。”市交通运输局执法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在路面使用科技装备,惠州市还在惠阳区博罗县龙门县搭建源头“治超”监控平台,超标系统自动报警,目前已形成“TOCC-县区治超办-行业主管部门(镇、街)”三级监督体系,大幅提升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据介绍,惠州市坚持把源头“治超”作为治本之策,经全面调查摸底,确立重点货运源头单位202家,全部签订了源头“治超”责任书。全市378家货运企业全部签订《安全承诺书》,19家水泥生产企业均派驻工作组,实行24小时驻点值守,每月至少进行1次现场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立即查处。去年1月至今年8月,全市货运源头违法行为共立案2327宗,处罚金额共1539.9万元,将“一超四罚”真正落到了实处。

新闻推荐

书院里的那些时光

□雁峰泱泱山川,书院流泽。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书院要么是乡绅乡土实践的产物,要么是名门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