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留住“专属味”柏塘镇石岗村依托山茶产业、三棵松战斗遗址等资源进一步壮大乡村旅游产业

惠州日报 2020-09-17 07:42

石岗村村口的石雕讲述着该村的红色历史。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城市有城市的繁华,农村有农村的风貌。家乡,让游子魂牵梦萦的是那浓浓的乡愁。新农村建设,美了乡村,还要留住记忆,留住乡愁。

门口的石雕、茶场内的茶文化造型、村里焕然一新的老屋……来到博罗县柏塘镇石岗村,在感受新农村新风扑面的同时,乡愁元素的点缀,让人深深感受到了石岗村的专属味道。

红色印记无缝融入美丽乡村

走进石岗村,门口的石雕,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鲜红的党旗和手握钢枪的战士石雕,无声地向群众讲述着石岗的红色故事。“三棵松战斗”——雕刻上这几个赫然的大字,则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战斗。

再往里走,在该村寨坑村民小组,进入三棵松战斗遗址的必经之路,又以壁画的形式,重现了当年三棵松战斗的情景。

这些红色印迹都在诉说着石岗村有着革命战斗故事。

石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建强说,三棵松战斗发生在1945年。这场战斗,确保了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在罗浮山的会议顺利召开。

据史料记载,1945年7月14日,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在罗浮山冲虚观召开省代会。会议期间,国民党军队企图夺取柏塘后再进攻罗浮山。担负会议外围警戒任务的东纵第三支队展开了柏塘保卫战。7月20日的三棵松战斗激战了6个小时,最后,东纵一小队28人,除之前3人负伤撤离之外,其他队员全部壮烈牺牲。而国民党军队亦因伤亡惨重、消耗量大而撤出柏塘。这次战斗确保了罗浮山会议的顺利进行。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得铭记这段历史,发扬前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家园建设得更好。”罗建强说,于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里在显眼处把这段历史融入其中,让红色基因不断传承。

除了村口石雕和墙绘外,该村还修缮了三棵松战斗遗址。“村民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对历史的传承都有着很强的责任心。”罗建强告诉记者,当时,修缮这个战斗遗址时,需要用到村民的山地和村集体土地,大家二话不说,就把土地让出来了。这个战斗遗址除立了纪念碑,还有个500多平方米的纪念广场,周边还栽种了柏树。不仅如此,进入三棵松战斗遗址的水泥路,也是村民让出土地建设的。

“三清三拆”不搞一刀切

铭记历史,催人奋进。留住乡愁,承载回忆。

旧房子承载着老辈人的记忆,那里是他们出生、长大的地方。“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中,该村不搞一刀切。柏塘镇农办主任古剑平说:“旧房子其实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一种发展财富。对于一些稍加修饰,不会影响村容村貌的旧房子,我们都尽量保留。”

在该村斗门村民小组,一座门楼、一座老宅前,绿草茵茵,流水潺潺,惬意、悠闲。罗建强说,在“三清三拆三整治”之前,绿草处是一片杂草和垃圾堆,周边的废弃猪圈、牛栏更是碍眼。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中,该村迅速行动将牛栏、猪圈全部清拆平整,然后复绿,种上花草,围上竹栅栏。整治后,伴着流淌而过的小溪水,这里别有一番“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废弃的门楼和周边的一座老宅,有些碍眼,拆与保留,大家意见不一。”罗建强说,门楼其实是斗门村民小组的一大特色,以前,新过门的媳妇,新婚后第二天都要挑水从此过,标志着正式嫁入门。那座老宅也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当地人生活变迁的见证。

刚开始,大家都很纠结,不拆的话,院墙斑驳、杂草丛生,实在碍眼;拆了的话,好多记忆都会随之消失。

最终村“两委”决定不拆,大家将墙壁冲洗干净,将杂草铲除,种上绿植;古树下的杂草清理干净,铺上鹅卵石,摆上石凳子等,成为一处休闲的好去处。

而今,这里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打卡。让人高兴的是,还有投资商看中这些古宅,希望能在此发展民宿。

老屋焕新颜成乡村旅游新亮点

秉承着老屋是发展资源的理念,对于可以不拆的旧屋,该村很好地利用起来。

在村委会的引导下,有志青年罗永能和其他几位朋友把旧房子改造起来,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农夫驿站”便是其中之一。

记者留意到,每到傍晚时分,柏塘镇石岗村就会有不少游客或周边青年陆陆续续来到村里的“农夫驿站”休闲放松。

这个“农夫驿站”是由老房子改造而成的,简约而不简单:青砖黑瓦,周围围着竹篱笆,绿植围绕;石磨、水缸等老物件以及各种定制艺术造型随处可见,一派田园气息,讲述着岁月的故事。

在“农夫驿站”里,游客远离喧嚣,悠然地品茶、谈天说地的同时,还能购买到当地的有机山茶、大米、蜂蜜、花生油、蔬果等农产品。

这里是集“休闲旅游、互联网+农业”于一体的平台。除了为游客提供休闲服务外,还专门成立了农夫优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向村里的农户,尤其是贫困户收购优质农产品,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对传统农产品进行统购统销。

柏塘镇民政办主任、石岗村包村干部王保明是石岗村大变样的见证者之一。他向记者介绍,“农夫驿站”的选址原本只是一间废旧的老房子,还曾一度被列为“三清三拆”的对象。为了留住乡愁,村委会决定把它改造成为村里的景点之一,并招募了一帮年轻人组成的团队进驻运作。如今,“农夫驿站”与农产品销售捆绑经营,共同打造村里的网络销售平台,不仅为村里引来了更多游客,也让石岗村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罗建强告诉记者,接下来,该村将依托山茶产业、三棵松战斗遗址、“一河两岸”、电商平台等四个平台资源,进一步壮大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朱丽婷 贺小山 通讯员董健

新闻推荐

全力提升服务能力,力争实现“大病不出县” 建设县域医共体的博罗探索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博罗分院眼科团队到博罗县总医院长宁分院义诊。4月30日,博罗县医共体总医院在博罗县人民医院揭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