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山经济”有深厚的生态文化基因 “星城”龙门:与大山相依 与曲水相拥
西林河两岸新貌。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画家黄澄钦笔下的龙门古八景之一“七星映斗”(局部)。
日前召开的龙门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念好“山”字经,做活“特”文章,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奋力开创“大山经济”发展新局面。
发展“大山经济”,这在龙门有什么生态文化基因?原来,自古是“群山之地”的龙门,生来与大山相依,与曲水相拥,铸就龙门古城城河山岭、融合共生的城址环境。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在城市选址、城郭之制、筑城方法、道路系统等方面均有特点,将追求“天人合一”等生态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龙门县在明弘治九年(1496)置县,县治临河据险,围着七个山冈修筑城池,龙门人创造性地用北斗七星之名,分别将这七个山冈命名为枢精冈、璇冈、玑冈、权星冈、衡冈、闿阳冈、摇光冈,由此衍生而来的“七星映斗”,位列龙门古八景之首,故龙门又得“星城”之称。
城
选址七星冈临河据险建龙城
龙门县建置前属于番禺县地,汉献帝建安六年(201),番禺县析出增城县,龙门又属于增城县地。增城县设上龙门巡检司,所谓巡检司。“凡在外,府州县关津要害俱设,主缉捕盗贼、盘诘奸伪。”足见增城“上龙门”这块地方何其险要。
龙门于明弘治九年置县。对设县的理由,龙门县现存最早的县志、清康熙六年(1667)《龙门县志》称,“县建于明孝宗九年间;初,从化、程乡(今梅州)诸路寇起,与蓝瀵(即南昆山)、帽子各峒民,纠连梗化。地属增城,相距二百余里,远莫能制。寇平始置县。”清咸丰元年(1851)的《龙门县志》也称“龙门县之设,因弘治五年,从化盗起,结山峒之民,啸聚其间,险阻辽阔而不可治,督臣始建议置县控扼要冲……”
龙门设县后,城池之设是头等大事。当局初议筑城于狮岭(今龙秀山)之埔,上龙门巡检司绘图献给上官参详,上官担心狮岭之埔四面多山,命增城县丞李钿来相看形势。李钿回报,极言西林七星冈要害宜筑城,上官从之。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原则有选择适中的地理位置、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考虑自然景观及生态因素、考虑设险防卫的需要、考虑水源及交通问题而选择水陆交通要冲等。
七星冈在城内平原突起,大小相连,若天上七星。七星冈周遭多田畴、少村落。更为独特的是,七星冈南面是奔流的增江,西北面有小河,可防可守,也是水路要害之地。
据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龙门县有城,弘治十六年增筑。” 龙门古城墙围绕七星冈而建,工程浩大,城墙周四百九十二丈九尺、高一丈、基广六尺,换成今天的标准是:周长1640米、高3.3米、基宽2米。此外还设有警铺10间,雉堞950垛;城墙设有4个城楼,东门为青阳门、南为宣化门、西为秀兑门、北为拱北门。
龙门古城规模,不妨与同时期古城对比:明洪武年间惠州扩城,到清代惠州新城垣周围一千三百六十丈、高二丈二尺、城基宽二丈;明万历年间,归善县城修筑,城墙周长约一千零五十丈、高一丈六尺;明代平海所城周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对比之下,龙门古城规模较小,犹如一个边陲小城。
有城必有隍,据险而立的龙门古城,利用天然河道作护城河,南枕增江上游西林河,西北有小河环绕,唯城东面无水。
山
古龙门八景之一“七星映斗”
城池建好,对龙门是里程碑式的事件。龙门县档案馆收藏着一幅绘于清康熙年间、距今300余年的“广东广州府舆图”之“龙门县图”,该图附有图说。该图原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龙门县档案馆多年前从广州将其复制过来,名曰“龙门山川图”,成为“镇馆之宝”。从这幅图中,可看出龙门古城池的位置以及与山川关系。
300多年前,岭南大家屈大均化身游侠,在岭南山川中恣意行走,他来到龙门山川大地,在《广东新语》为龙门大地添写新语。他这样书写七星冈:“龙门县有崇冈环之,冈从平地特起,大小相联若七星,其顶皆圆,名曰七星冈。冈之外,自高明、铁岗以迄天岭、圣磜诸峰,由北而西,西而复北,而东而南,为山千万,皆如楼台屏障,森列无际,而七星冈其堂奥几席也。”
清康熙六年《龙门县志》卷三山川篇《龙门山经》亦云:“东西南北之中,有七星岩,岑峦突起圆顶如星者七,临河以受县而县设焉。”梳理这些史料能发现,古代龙门人是以七星冈为中心和坐标,去环顾和观察境内万山。
七星冈胜概,也被清初的龙门人列入“龙门八景”(七星映斗、丫髻凌云、祝圣昙花、禾仓瀑布、仙岩夜月、虎跳晴潭、童子读书、仙女摩空)之首。
对龙门“七星映斗”这一景观,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断。清康熙年间岁贡、龙门人戴桓英诗咏之:“七星分列灿银河,谪下凡间共结窝。累累珠连同拱立,双双璧合自森罗。天开地轴成形巧,地映天文毓秀多。错落江干环雉垛,龙门胜概有谁过。”龙门也因此得名“星城”。
水
西林河绕龙门古城而过
对绕龙门古城而过的西林河,“广东广州府舆图”之“龙门县图”也有全方位展示。
龙门雨量充沛,山多林密,河流众多。西林河为增江在龙门县境内一段,河长128.6公里,流域面积2126平方公里,占去增江河长和流域面积过半。西林河在龙门各地有着各种俗名:龙门河、龙华河、沙迳河、麻榨河等。
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西林水,一名九淋水,源出县西七十里铁冈大山,流经城西,诸溪涧水皆流合焉。东南流入增城县界,经望云岭下,迤逦二百余里,流合于增江。”《清史稿》亦记载:“西林水出西北三角山,合高明、白沙,屈西南,纳群溪水、永清水,入增城为增江。”
历史上,增江是一条水灾频繁的河流。《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记载,珠江三角洲发生的水灾与增江息息相关,从唐朝末年至新中国成立前,有据可查的灾情共有288次。这主要由于地势原因,龙门县北部地区平均海拔500米,而增城境内最低海拔仅2米,因此素有“龙门水大浸增城”之说。直至增江上游天堂山水库修建和增江下游沿岸堤围加固,这个恐惧才逐渐消失。
自古以来,西林河两岸沃土是农业生产之地,西林河也以清冽的河水哺育龙门人。此外,西林河航运自古繁忙,是主要交通要道,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日益发达的陆路交通所取代。
西林河或水清沙白,或险滩横生,或平原田畴拥簇,或峡谷相逼,或翠山为伴,中国河流所具备的美景元素,大多能在这条河道上找到。
清康熙六年《龙门县志》山川篇《龙门水经》认为西林河有“五重门户”,“在县治前右为甘香,左为棋盘田,两岸交牙织结,不见水去,是一重门户;下八里至詹村,独石潭高大二丈有余,中立宛如印笏,是二重门户;下张潭五里至咸茶石,高耸中流,如宝幢,是三重门户;下十八里至蓼溪村,虎跳石异状森耸,自上流望之,若虎焉,腾空欲跳,屹立中央河流仅可通舟,堪舆家以为"落河火星",是四重门户;又下四十里至塘田村下,两山对峙,奔跃如龙,水中一墪圆起,谓之"双龙戏水",把截上流,捍卫牢固,是五重门户。”
《龙门水经》认为,西林河虽然是山涧一泓,但“层滩百仞,棹小艇溯流其间,流揽胜迹,如入波斯船,种种皆宝。”在古代龙门人的心目中,西林河就如一条盛满珍宝的“波斯船”。
建
明清两代龙门古城大规模营建
在这山水环绕和拱卫的龙门古城,充分显示出古人建设城市的智慧。
明清两代,龙门古城开始大规模营建,县署、学宫、城隍庙等最重要建筑,几乎集中在七星冈,与山冈相融相生。明弘治九年,知县创建县署于枢精冈之南,坐北向南,县治在山隩隈处,后山圆翠,名枢精冈,为县中枢,故以名之。
在这珠联不断的七星冈中,还陆续出现浴暑亭、清风亭、阜成楼等亭台楼阁,堪称集纳一城之胜景。此外,有仓库、监狱、义学等重地。
能在此办公和生活当然是美事。如工于诗文的龙门第二任知县柴申,在《浴暑亭》诗中称“小园裁竹且徘徊,忙里偷闲日往来;惜树不磨修月斧,爱花须起避风台;引些渠水添池满,盖箇柴扉傍石开;谢尔有情沙上鸟,暂时飞去又飞回。”县署旁边的浴暑亭,给这位掌管一县之事的官员无限的自然野趣。
再比如,明嘉靖十七年知龙门县事的举人吴宗元,在公事之余流连清风亭,“落叶满庭嫌昼短,晚芳倚岸赛春荣,儿童也学吹横笛,欲比沧浪咏濯缨。”
城市的设施也逐步完善,庙坛、书院、桥梁等一应俱全,城内七星冈下有李宅、廖宅、郑宅等民宅,城内也逐渐划分出南门街、学前街、九里香街、横街、东门街、北门街、冚尾街、古龙街、学贝街、西关街等街道。在东门外,有大量民居及一块特殊场所东较场——此地北有演武亭,南有照壁,中间有跑马道,是练兵、演武、选取武秀才时较量骑射的场所。
此外,龙门县城东北有东廓圩,在县东一里还有太平圩。十八堡环城,城郊一派“堡约严而人自为卫,村圩盛而家渐可封”。
虽与增城、番禺诸大邑相比,龙门“资历”较浅、城池较小,但群峰环卫,自建成起便禀赋不凡,虽是“滨海之偏隅”,却是“遐陬之胜地”。
变
入围全国新型城镇化 建设示范名单
不过,在明清两代,由于天灾人祸,龙门古城数毁数垒,政府多次对城墙进行重修或增高。
明弘治十六年(1503),风雨坏城,城墙坍圮,知县张翱将其修缮。嘉靖六年(1527),知县赵华重修,四十一年知县林宗和因寇警而加强戒备,增高城墙三尺;隆庆二年(1568)又增高城墙二尺。后城垣颓毁。明崇祯十四年(1641)夏季,龙门县连续下雨3月之久,崩城墙200余丈。
明清交替,带来龙门20余年动乱,城池多有毁坏。清顺治十八年(1661)知县刘栋、教谕李应龙捐资重修;康熙五年(1666),知县杨熚复捐,修东西北三城楼和七星楼等。杨熚还修葺名宦乡贤祠,疏浚城濠。当年农历五月,东门青阳门城楼落成,登楼远眺,目入东郊紫气连,野横树晴开锦地。杨熚一时兴起,作《东楼记》称,“为楼于四门之巅,以肃瞻视,而东楼稍壮丽倍三楼。”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县萧大成重修城墙,更改城名,东门改为仁育门,西门改为义正门,南门改为文明门,北门改为贞安门。到道光二十八年(1848),城垣城楼马道等均有坍塌,知县毓雯详报上级并捐资修城。
在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中,收录着一幅“县城内外全图”,这是龙门古城留给后人最后惊鸿一瞥。
像国内众多古代城池一样,当时间的巨手翻开20世纪日历,在铺桥造路的机械声中,不少旧风物日渐打散飘零。还有战争给古城带来沉重灾难。1938~1944年,日军多次进犯龙门,县城屡遭受日本飞机轰炸,高街等街道及东廓圩几乎被夷为平地。
1939年,龙门古城墙被拆毁,城砖逐块消失,“星城”被解构,“七星映斗”就此无觅处。据老一辈龙门人回忆,龙门古城墙上的西、北城楼早毁,东、南城楼至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仍较完好,后因社会发展,城墙失去守备作用,逐渐拆除,仅存一些城基依稀可辨。
如今,龙门仅存东门口、环城西路袁屋一带约200米的古城墙遗址。当今天的人们漫步在龙门环城西路,仍可看见道路右侧一段古城墙,高约3米,保存昔日的巍峨样貌。城砖长宽高不一,分别在32厘米、16厘米、7厘米左右,棱角被风雨打磨平钝,留下岁月痕迹。
历史车轮滚滚前进,今天龙门县城高楼林立,不过,龙门古城遗址犹在,先辈的文明印记犹存。爱山敬山的龙门人,正在盘活山水,在古村建设七星冈公园,给勤劳耕耘的先辈留一个永存的纪念。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选择120个县及县级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龙门入选其中。相信随着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龙门县城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潘记祥(左)和9旬村民徐灶安一起看茶树长势,还跟他学习炒茶。潘记祥想方设法保护野生毛茶。龙门县地派镇古洞村,在天堂山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