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红色+”产业体系 惠东擦亮“东江红都”品牌

羊城地方 2020-06-05 12:51

中洞革命纪念广场惠东县新闻中心供图

位于中洞革命纪念广场一角的红军井 惠东县新闻中心供图

百庆楼是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委、红二师师部旧址 惠东县新闻中心供图

统筹策划/陈骁鹏

文/羊城晚报记者黄翔宇实习生周婷婷

在刚刚闭幕的惠东县“两会”中,有政协委员建议,应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高潭、安墩红色遗产,发挥惠东红色文化的资源优势,开展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

惠东县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该县在其2020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也把高潭中洞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力求将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打造红色精神高地。

前不久,广东省提出建设五大都市圈的发展规划,以深莞惠河汕为主体的“深圳都市圈”在革命历史时期曾并肩抗敌,有红色革命传承,这为都市圈的打造提供了深厚的内在精神支撑与联结。

惠东究竟有着怎样的红色资源?又该如何进行保护开发?带着这些问题,羊城晚报记者走进惠东,挖掘感受其红色文化。

“东江红都”拥有厚重的历史

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地处海(丰)陆(丰)惠(东)紫(金)五(华)五县的中心地带。这里四周高山险峻,怪石嶙峋,羊肠小径曲折崎岖,有寨头坳、麻角嶂等天然险隘,易守难攻,正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好地方。

高潭素有“东江红都”之称,属海陆丰革命老区,是全国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之一。高潭发生革命斗争的时间早,早在1922年秋,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就到高潭点燃了农民运动的烈火;1923年,农运浪潮波及中洞村,中洞成立了有110户农户参加的农会,组建了115人的自卫队。

到1925年,中洞村成立了2个党支部,有22名党员,并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有15名团员。1927年5月,东江第一次武装暴动后,海陆惠紫工农武装为保存革命实力,主动撤出县城,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由海丰转移进入中洞,东江革委也随后进入中洞。1927年10月,南昌起义南下的部队1000余人进入中洞并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红二师)。

这期间,东江特委在中洞进行了组织机构的调整和建设,并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和设立了红军医院、兵工厂、军装厂、印刷厂、电话所等。至此,中洞成为东江地区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遂被称为“东江红都”“广东井冈山”。1927年11月11日,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随后,中洞成立了乡苏维埃政权。

从1928年3月开始,中洞人民与海陆惠紫人民、红军一起,抗击国民党数万军队的进犯,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1929年9月,红军四十九团成立,坚持以中洞为中心,恢复和发展革命根据地。1931年5月,红军独立第二师在中洞成立。

据中共党史资料统计,从1928年到1933年,中洞村惨遭敌人杀戮的就有700多人,绝户160多户,被烧瓦屋77间,茅屋无数。在长达20多年的艰苦革命斗争中,高潭人民献出了2800多人的鲜血和生命,绝户的达400多户。

然而,中洞人民并没有屈服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洞人民和工农革命武装,不屈不挠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长期斗争,革命火种燃遍东江大地。中洞村革命斗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斗争之烈、死难之多,为广东省内所仅见。中洞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极其重要的广东革命斗争历史诗篇。

综合打造“红色+”产业体系

6月3日,在惠东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式上,惠东县委副书记、县长魏荣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活化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产业体系,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打造“红色+”产业体系,就要求在保护挖掘红色资源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其他相关产业。

高潭境内多山林,耸立着许多高山峻岭,奇峰险嶂,其中以五指嶂、上岩石、下岩石、五马归槽、参天嶂等最为壮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一大亮点。此外,高潭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集森林度假、水域度假、乡村度假等资源于一身,很有开发潜力。

据介绍,目前高潭镇正积极推进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建设高潭镇王爷岽森林公园。山海惠东,素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著称,将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度假旅游有机融合,有利于红色旅游产业快速协调发展。

文化作为软实力的象征,体现了一个地方悠久的历史与特定的风俗,对于游客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高潭位于五县交界,融合了五地文化特色,尤以客家文化最为突出。舞草龙、高潭擂茶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饮食习惯都是很好的文化旅游资源。“下一步,惠东将大力挖掘高潭等革命老区的文化资源,将文化传承融入到旅游资源中,丰富红色文化的内涵。”高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记者从高潭镇了解到,近几年来,到惠东旅游、学习的游客不断增加,高潭“东江红都”品牌进一步被擦亮。2017年以来,位于高潭镇的东江干部学院利用现有资源先期试训200多期1万多人次;高潭镇仅在2019年一年,就接待游客超过47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6亿元。

开发需整合利用旅游资源

“近年来,高潭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老区面貌焕然一新,发展活力动力不断增强。”高潭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潭已发掘的革命旧(遗)址、纪念设施、名人故居共46处,近年一直在加强对革命旧(遗)址的修复。

随着高潭镇革命旧(遗)址的挖掘和修复,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丰富,高潭革命老区成为党员干部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成为人民群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该负责人说,高潭镇正在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旦申报成功,“一定会使高潭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然而,对革命旧(遗)址的修复和开发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纳入长期的发展规划中。记者了解到,在高潭老区现有认定的46处革命旧(遗)址中,已修复利用的仅29处,仍有17处待修复及进一步挖掘。对此,在6月3日惠州市红色革命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上,高潭镇代表提出:“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需要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挖掘、修复和保护利用。”

民建惠东支部提出建议,当前高潭、安墩革命老区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由于两镇的红色旅游开发起步迟,受交通条件限制,无法实现连片开发,高潭镇到安墩镇至今还未能实现直线通车,从高潭“东江红都”前往安墩“边纵”纪念公园,28公里的直线距离得迂回走一个“U”形的环山公路,耗费近2小时。此外,两镇旅游资源未能整合利用,也未能与生态、自然风光、观光农业等其它资源实现更好地融合,红色旅游开发当前缺乏高标准规划。

记者走访时也发现,高潭、安墩革命老区红色纪念场馆造型雄伟,气势恢宏,硬件够“硬”,但展品偏少,替代品多,实证少,展览形式也过于“新”过于“现代”,缺乏真实感和历史厚重感。从旅游形式来看,也与其他旅游区相似,以灌输式的讲解介绍为主,缺乏体验式、参与式的互动项目,严肃性有加,趣味性不足,旅游产品特色不够明显,在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上,还需进一步规划和开发。

新闻推荐

“5G+工业互联网”领航 新基建激发新动能 全面加速产业升级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今年,“新基建”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以来,“新基建”成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