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牡丹”芬芳吐艳

梅州日报 2020-06-22 09:09

●徐青

广东汉剧,中州音韵,皮黄声腔,作为“客家人的大戏”,在闽粤赣三省边区流播300多年。笔者近年来致力于汉剧历史的研究,查引博考,在尊重业界前辈论述的基础上,从剧种的源头延伸至今,将广东汉剧的四次繁荣记集成章,今选载其中章节,以飨读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广东汉剧职业戏班破坏严重,仅存大埔县高陂的新福顺和湖寮的同艺国乐社两班,汉剧艺人迁徙飘零,散落各地,演出几近凋零。

1956年,广东省文化局以大埔县民声汉剧团为基础,成立“广东汉剧团”,黄一清为团长,姚传声、黄桂珠、黄粦传为副团长。同年9月,梅县艺光汉剧团并入广东汉剧团。广东汉剧团分设一团、二团,一团团长黄一清,副团长张选、黄粦传、姚传声,主要演员有黄桂珠、黄粦传、梁素珍、曾谋、黄群、罗兴荣、刘飞雄、范思湘、罗恒报、罗纯生、李义添、丘永粦、刘照彩等;二团团长陈晨光,副团长陈星照、何东荣,主要演员有陈星照、巫玉基、萧雪梅、萧霜梅、郑汝光、余宏祥、梁秀珍、龚秀珍、杨棉盛、李荣娇、李炳元等。

1957年5月,广东汉剧团一团参加广东省四大剧种(粤、潮、琼、汉)上京汇报演出,在北京演出《百里奚认妻》《盘夫》《店别》《三打王英》《林昭德》《柴房会》等剧目,获得普遍好评。5月15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了演出,并接见全体演职员,合影留念。在接见时,周恩来总理称誉广东汉剧为“南国牡丹”。5月21日,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了十几位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戏剧界专家,为广东汉剧团举行剧目演出座谈会。与会专家对广东汉剧在京演出剧目的内容、唱腔、演员个人表演风格进行了研讨,普遍对广东汉剧给予高度评价。

广东汉剧团一团从北京回广州途经武汉市,在那里演出活动40天,与湖北汉剧界互相学习交流。

1959年3月,广东汉剧界在兴宁县城举行首次汉剧会演。这次会演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东汉剧队伍的成长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功,标志着广东汉剧的复兴。会演以后,调整了队伍,把大埔东方汉剧团的大部分成员补充到广东汉剧团和其他剧团。兴宁汉剧团创作演出的《货郎计》在会演中获得好评,经广东汉剧团一团修改提高后,评为1959年广东省戏剧会演的优秀剧目。

1959年3月,“广东省汕头专区戏曲学校”成立,分设潮剧、汉剧二科。汉剧科设在兴宁县城西门街,教师名家荟萃,有唐冠贤、黄玉兰、罗恒报、丘赛花、梁树唐、江兴、李国松、饶碧初、罗琏、李少荣等。同年,汉剧科搬往揭阳,又增添一些教师,如萧雪梅、管石銮、曾汉周、黄顺提、陈启报等,并从上海和武汉聘请到武功老师周菊芳、郝月楼、涂顺桂。

在这个历史时期,著名演员有黄桂珠、黄粦传、罗恒报、范思湘、巫玉基、萧雪梅、陈星照、李义添、黄玉兰、刘绍粦、刘照彩等,乐师有饶淑枢、罗享韶、罗璇、管石銮、陈德魁等。黄粦传善于兼收并蓄,把老生行演唱艺术发展到新的高度,他饰演塑造的齐宣王形象,开拓了老生跨丑行表演艺术,他和黄桂珠各自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标志了广东汉剧艺术发展的里程。他们在注重学习,丰富提高发展自身的表演、演奏艺术的同时,培养了一批担纲主要演出的优秀演员曾谋、梁素珍、黄群、罗兴荣、刘飞雄、黄顺泰、余耿新、曹城珍等。

1959年9月,广东省文化局决定以广东汉剧团一团为基础成立“广东汉剧院”。同年11月9日,广东汉剧院在广州宣布正式成立,院址设在汕头市慕韩里32号,由汕头地委领导。广东汉剧院成立后,广东汉剧步入繁荣昌盛的阶段。

1960年3-10月,广东汉剧院演出团对桂、湘、鄂、皖、苏、沪、浙、赣八省进行巡回演出,演出近300场,观众人数达30多万,并与当地剧种的艺术家进行了广泛交流,扩大了广东汉剧在全国的影响。

1962年3月,大埔县东风汉剧团在广州东乐戏院演出《谢瑶环》,林默涵、古大存、饶彰风、田汉、杜埃等领导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观看了演出。田汉观后赋诗盛赞:“拼将颈血斗权奸,弱女居然战士颜。难得岭南风雨夜,娇弦逸管听瑶环。”(按:此诗发表于《人民文学》1979年第四期。作者曰:一九六二年三月某夜,在广州承东风汉剧团邀观《谢瑶环》,写此。)同年,汕头地区成立“汉剧研究会”,开始有计划地对广东汉剧源流进行探讨,并整理传统剧目、音乐、唱腔。汕头地区汉剧研究会记录整理编印的《广东汉乐·丝弦乐》《新编汉剧提纲》《汉剧传统音乐·武场锣鼓经》《汉剧唢呐曲牌》《汉乐小调》等,及广东汉剧院杨启祥和福建戏曲研究所合作调查所写的有关广东汉剧、闽西汉剧源流的调查报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年,广东汉剧《齐王求将》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

1963年,汕头地区举行第二次汉剧会演。粤东地区各地的汉剧团均参加本次会演,各团把创作的新剧目和一些传统经典剧目进行改编、重排,拿到大会上进行展演。其中潮州汉剧团的现代剧《春梅祝寿》被评为优秀剧目。湖北汉剧界、闽西汉剧界派出代表观摩了会演。

1965年,广东汉剧院现代戏《一袋麦种》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中南五省会演,被评为优秀节目,并被中宣部选为中南区下乡优秀小戏之一,参加上京汇报演出团赴京演出。演出期间,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一袋麦种》曾到军事科学院、政协礼堂、钓鱼台演出,并以该剧的人物造型上彩车参加国庆游行,黄一清、徐勋、梁素珍受邀参加国庆观礼。《一袋麦种》在北京演出结束后,又应邀到上海、杭州演出,同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

在这个历史时期,广东汉剧专业表演团体已遍布汕头、梅县、韶关、惠阳等地,专业剧团最多时有10多个,还有五华、梅县、大埔、蕉岭、紫金的木偶汉剧团和众多的汉剧业余团体。广东汉剧界涌现了一批新一代有影响的演员:梁素珍、曾谋、罗纯生、黄群、黄月崇、丘永粦、罗兴荣、余耿新、刘飞雄、蓝志元、龚秀珍、黄顺太、林幼芳、林仕律、范开盛、杨棉盛及丘玉龙、张权昌、廖世力、萧耿良、余宏祥、李炳元等,人才济济,兴旺发达。

新闻推荐

围屋变民宿 乡村成网红景点惠阳秋长的乡村振兴项目,投资3亿,去年获评3A景区

惠阳秋长的乡村振兴项目,投资3亿,去年获评3A景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