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千年古县奏响湾区“新”声? 勇争一流建设大湾区现代魅力强县
扫码关注博罗两会
快速崛起的博罗东江新城。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博罗,秦时置县,2200多年的文明熠熠生辉;博罗,毗邻深圳、东莞、广州,区域位置优越。
面对周边激烈的高质量发展竞争态势,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以及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重大机遇下,坐拥优势资源的博罗将如何突围,逆势而上?
博罗正视问题,调整思维,创新思路,跳出博罗看博罗,全力找准突破口和新增长极,力推县域经济实现逆势增长,跨越发展。
昨日,在博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县委副书记、县长谢远区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博罗新一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今年,博罗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大湾区现代魅力强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格局
一带一圈构建发展新格局
省重点项目——南亚电子材料(惠州)有限公司扩建项目举行动工仪式,平安罗浮山中医健康产业园、欣旺达二期项目快马加鞭……
走在博罗大地上,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或动工建设,或加紧推进。去年,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博罗择优引进万洋众创城、台铃电动车等项目。
引进来,就要尽快落地动工。于是,该县加强用地保障工作,有效促进项目落地建设,62宗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73.61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8.68亿元。
同时,微观主体活力迸发。全年新登记企业5392户,日均新设14.8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1975户,日均新设32.8户。
尽管如此,但总体来讲,博罗工业经济堆头不大,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最为突出的是,博罗工业缺龙头项目、“月亮型”项目、高附加值项目,存在“星星多月亮少”的尴尬。
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博罗精准谋划,以大平台、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奋力开创具有博罗特色的发展新格局。
今年,博罗将举全县之力抓好沿东江经济带规划建设。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智慧,全力推进罗阳、龙溪、园洲、石湾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城市组团。实施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做大做优罗阳-龙溪组团,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推动“两街”向“一城”转变。坚持“产城人融合”,加快园洲-石湾组团发展,重点抓好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规划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级千亿园区。
高标准抓好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规划建设。以罗浮山为核心,包括周边长宁、湖镇、福田、横河、龙华在内的环罗浮山地区,发展生命健康等产业大有可为。该县将自觉站在全市“2+1”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大局,按照生态、生命、生活“三生”融合的思路,全力把这个片区规划好、发展好,着力打造成为新的增长极。
因地制宜促进博东地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杨村现代家居产业园建设,支持康佳、新谱、统实等企业增资扩产,推进大朵生态旅游度假区、恒大·安缦酒店、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顺南食品等项目建设,抓好象头山保护性开发,提升博东地区经济实力。
打造一批实体产业龙头企业
抓住项目建设,就能抓住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强化投资,就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血液”。
今年,博罗将精准施策,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为强化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该县建立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今年安排的总投资468亿元的70宗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同时,坚持拿地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竣工、竣工项目促投产,开展投资项目“一对一”专项服务,提高2014年以来已供地项目的开工率、竣工率和投产率。大力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更多向工业项目集聚,全年新增用地指标60%以上用于工业。狠抓择商选资,以主导产业为靶向开展精准招商,积极承接广州、深圳等先进地区优质产业和项目转移,增强投资后劲和发展后劲。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财富之源。今年,博罗将继续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推进龙华电动车产业园、龙溪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加快建成南亚增资扩产、台铃电动车、新星轻合金、威博科技等项目,推动富通电缆、中安智能制造等项目动工建设,全力促成高盛智谷、益利素勒等项目签约落户。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推进欣旺达动力电芯研究院、华通精密(惠州)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强化博罗百亿企业服务小组职责,精准扶持壮大欣旺达、华通、南亚、万洋众创城等优势企业,打造一批实体产业龙头企业。
新环境
加快消灭10条劣Ⅴ类支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发展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工作中,博罗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博罗是珠三角地区不可多得的“绿洲”。一直以来,博罗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清晨或傍晚,在园洲科普生态公园内,不少附近的居民会到这里散步、休闲,享受这里的美丽湖景与清新空气。
望着湖中的汪汪清水、湖边的栈道、四周的绿化和景观布置,谁又曾想到这里曾是黑臭水体的典型。
园洲镇寮仔村村民李伟豪告诉记者,这里曾是一个臭水塘,水塘里满是漂浮物,水体黑臭,旁边的茶亭排渠也是如此,附近群众对此诟病不少。经过综合整治,这里的水体得到了净化,鱼塘内的积淤、杂物等得到了清理。
曾经的臭鱼塘、臭水沟,摇身变成水体干净、风景优美的生态科普公园。这是博罗县园洲镇茶亭排渠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整治前后的鲜明对比,也是博罗在水污染整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缩影。
一直以来,博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去年,博罗严格落实河长制,在巩固提升前期水环境整治成效的基础上,以更大力度推进整治工作。一年来,共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838家,完成“厂中厂”综合整治69家;新建、提标升级污水处理设施19座,新增截污管网279公里;推动56家重污排放企业转产转型;428个入河排污口全面完成整改,11条劣Ⅴ类排渠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工。通过艰辛努力,东江河、公庄河水质保持稳定达标,沙河水质年均值从两年前的劣Ⅴ类提升至Ⅲ类水标准,实现三级跳。
今年,博罗将以巩固治污治乱成果为重点,奋力守护天蓝地绿的美丽家园。其中,扎实开展水环境巩固提升年活动。紧扣实现沙河、公庄河等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石湾镇沙河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工程、园洲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分类推进畜禽养殖场等面源污染整治,最大限度减少工农业污染。大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快消灭10条劣Ⅴ类支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力争改造提升低效污水处理设施5座,新增截污管网82公里。
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格执行监管员驻厂制度,推动监管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加快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县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跨境转移倾倒固废行为。加强城乡绿化美化,拟建成森林村庄30个。
新三农
去年投入5.4亿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是关键。
城市要有城市的样子,农村要有农村的风貌。走进博罗县的乡村,新农村气息伴着乡愁迎面而来:村道干净整洁,生活污水统一收集,村民逐步养成卫生自觉;墙上的壁画充满乡土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村子有了新气息,村民的家也有了新气象。来到博罗县柏塘镇石岗村围墩村民小组,村民刘发生的农家小院,窗明几净,庭院各类物品设施摆放整齐有序,绿化植物错落有致,处处生机勃勃。这是该县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农村、民宅的新变化。
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去年,该县投入5.4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创建工作,全县行政村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任务,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71个示范村创建美丽宜居村工作有序推进。今年,该县将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五美”专项行动,抓好农村“厕所革命”以及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工作,推进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大力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镇通行政村公路拓宽改造403公里;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二期工程建设,启动联和水库灌区石湾片区改造。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乡村振兴关键还是产业的振兴。
闲置的房间灵活调配,空闲时用作民宿;亲戚过来,有需要则作为客房。去年以来,博罗县湖镇镇坪山村村民王锦芳将家中4间空置的客房用作民宿,一个月增加收入3800元。
在乡村振兴中,坪山村加强村庄规划,以构建生态宜居宜游的客家文化特色乡村为目标,把特色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探索自身的产业发展之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像坪山村一样,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该县鼓励和指导乡村根据自身实际发展适合自身的产业之路,通过乡村旅游、特色水果种植、农产品加工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其中,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去年,博罗县柏塘镇(柏塘山茶)、石坝镇(石坝三黄鸡)成功入选2019年广东省首批100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柏塘镇(柏塘山茶)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这些为百姓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门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发展有了新模式,需要走产业化的发展之路。去年,该县的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成功申报1家省级、2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3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发展示范家庭农场17家;新增县级龙头企业2家,6家企业获省名牌称号;柏塘山茶、罗浮山荔枝获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今年,在乡村振兴中,该县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力争新增一批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抓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荔枝等产业,推进南药、丝苗米、龟类、茶叶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新幸福
去年县财政投入民生领域资金74亿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更是落脚点。
今年4月23日,双杨大道建设项目动工。双杨大道的建设对满足全县尤其是博东地区群众的交通出行需要、提高国省干线通行能力、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促进沿线投资环境优化、带动博东科技园开发建设、完善园区路网和市政设施配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双杨大道在内,今年由博罗县交通运输局牵头落实的重点交通项目共15个,总投资约68亿元,计划今年完成投资12亿元。
这是博罗县在民生事业建设方面的大手笔。一直以来,博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狠抓民生实事,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去年,该县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全年县财政投入民生领域资金74亿元,增长11%,扎实办好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其中,坚持教育优先,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杨侨中学扩建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2所,建成后可新增公办学位1.6万个。深化卫生强县、健康博罗建设,县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顺利开业,基层卫生院中医馆全面建成,医联体建设进一步加强。
今年,该县将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完善财政民生保障机制,全力办好年度各项民生实事,特别是人大代表票选决定的十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力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深化教育领域“三项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博罗综合高级中学、石湾二小等项目建设,推进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升级改造和商住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抓好学前教育“5080”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县第三人民医院等项目建设,加强卫生监督和全民预防保健等工作。大力推进文化惠民、体育惠民,完成县文化中心二期建设,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
数读
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向好
初步统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下同)4.8%,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1.53亿元,增长6.5%,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6%,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0.1个百分点。
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全年税收收入93.31亿元,增长2.6%;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72亿元、增长4.3%。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6家,增长27.2%;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增长8.9%、12.1%。
“数”描2020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人均生产总值: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朱丽婷 贺小山 通讯员李巧珍
新闻推荐
作为全省水库移民安置重点市之一,惠州市移民村居住人口达22万多人。记者近日走访惠州市多个移民村了解到,惠州市正以实施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