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产城村人融合发展,聚焦科技产业,塑造活力品牌 惠阳:建设千亿园区剑指智造高地

南方日报 2020-05-18 06:48

惠阳将统筹产城村人融合发展,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阳”。图为经过惠阳城区的厦深高铁。

制图:钟仁敏

扫码看惠阳

“三会”全媒体报道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几何中心,毗邻深圳、东莞的惠州市惠阳区,在“双区驱动”机遇下,正抢占新一轮发展风口。

这座有着千年文化底蕴和“铁军精神”传统的湾区重镇,选择重新出发,走出舒适区。

5月15日,惠阳区委五届十次全会召开。惠阳区委书记翟伟锋在会上提出奋斗目标——统筹产城村人融合发展,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阳”。

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打造年产值50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惠阳展现出雄心壮志。

蓝图已绘就,实干闯未来。5月18日起,惠阳进入“两会”时间,新目标、千亿园区、交通建设等势必成为热议话题。

扬帆再起航,奋进正当时。在竞逐一流的道路上,惠阳加速奔跑。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周欢蓝单张峰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

大时代大机遇

“双区”加持惠阳加速“融湾联深”

在惠阳区平潭镇的惠州机场,飞机呼啸、不时起落。这里已开通45条航线、通达39个城市。去年,惠州机场建成启用T2航站楼,旅客吞吐量突破250万人次大关。作为广东省重点打造的五大干线机场之一,惠州机场正加快推进建设千万级干线机场,将更好地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服务惠州、河源、汕尾和深圳东部等地区……

“融湾联深”,乘势而上,惠阳迎来历史性机遇。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推进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广东还多次提出,制定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这为深莞惠合作打开无限想象空间,而惠阳有望在深莞惠联动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迎来“高光时刻”。

在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看来,惠阳紧邻深圳、东莞、香港,具有区位交通优势,在谋划惠阳发展时应当充分考虑其区位特点。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认为,在“双区驱动”背景下,惠阳可以强化与深圳等地的规划对接、交通互联、产业协作,加快同城一体化。

正是在国家和区域战略加持下,惠阳这个唯一同时毗邻深莞的县区,战略腹地价值凸显,城市能级跃升。新方位、新坐标、新路径日益清晰。

“围绕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总体目标和"2+1"产业布局,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统筹产城村人融合发展,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阳"。”翟伟锋在惠阳区委五届十次全会上掷地有声地说。

这是时代的呼唤。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相比曾经同属惠阳地区的深莞,发展“慢一步”的惠阳必须“二次创业”,重新出发。

这是历史的选择。“双区驱动”提速,深圳都市圈呼之欲出,毗邻深莞的惠阳,兼具区位和空间优势,将成深莞惠联动发展的主阵地之一。

这是发展的需要。惠阳土地面积915.6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深圳,但土地开发强度约18.6%,只相当深圳的1/3,空间潜力巨大,必须充分释放蛰伏的发展潜能。

大平台大产业

聚焦5G等“硬核”产业建设千亿园区

在惠阳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三和街道,总规划面积约21.15平方公里的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正紧锣密鼓建设中。

作为惠州市着力打造的7个千亿园区之一,这里加快导入智能安防、5G、智慧物联、智能硬件等产业,已签约引进项目8宗,计划总投资50亿元;在谈项目5宗,计划总投资148亿元……不久的将来,一座“智造新城”将在这里崛起。

产业是经济之本,智造是强区之基。这是惠阳全面打响产业转型突围战的缩影。

近年来,惠阳凭借伯恩光学、胜宏科技等企业,产业经济实现较快发展,连续多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2019年GDP增幅居全市第2位。然而,相比仲恺、大亚湾,惠阳的产业特质还不够鲜明;对比深莞,更显核心竞争力不强。

“产业园区布局相对分散,电子信息产业不够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营商环境亟待优化,企业吐槽问题较多,区内人才留不住、区外人才引进难的问题仍然存在。”翟伟锋在全会报告中直言存在的不足。

翟伟锋说,提出打造“智造高地”,就是要坚持产业兴区、以产兴城,针对当前惠阳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把智能制造作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主攻方向,聚焦5G、芯片、智能硬件等“硬核”科技产业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力争在一些产业细分领域做成“高地”,使智能制造成为推动惠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数字赋能、数据赋能带来的效应是巨大的,惠阳可抢抓5G等新基建机遇努力实现弯道超车。”惠州市政协常委、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惠州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瑞卿认为,惠阳应当大力引进深圳资源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要整合园区平台,加快布局新基建领域。

眼下的惠阳,千亿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新基建正是重点发力方向。

惠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代区长谭星海介绍,该区规划打造两大千亿级产业园区,重点引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制造项目。其中,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已编制完成,4宗项目建设用地已摘牌并陆续动工建设。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总体规划正在编制,其中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区首开区计划6月启动建设。

大布局大未来

深惠“半小时经济生活圈”赋能“活力惠阳”

在惠阳区淡水街道的厦深高铁惠州南站,高铁飞驰、人流穿梭。这里每天有数十趟列车通往深圳,接近公交化运营,10分钟到达深圳坪山站,30分钟可抵深圳北站。去年,惠州南站客流量达883万人次,平均每天2.4万人次。加上规划中的深惠城际、深汕高铁,惠阳将成为深港向粤东辐射的区域枢纽门户,“半小时经济生活圈”渐行渐近。

像这样,在快速而多元的对外交通连接下,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涌动。惠阳这座千年古城在开放中激荡现代化新活力,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蓝图徐徐展开。

翟伟锋说,提出建设“活力惠阳”,就是要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惠阳的历史、发展的现状和独特的优势,用产城村人融合发展的新理念规划惠阳、建设惠阳,建立健全产城村人融合发展的制度机制和政策体系。通过产业发展提供城乡建设保障和就业创业机会,通过城乡建设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和群众美好生活需求,通过人才集聚增强产业升级保障和城乡发展活力,努力形成产业优质兴旺、田园生态优美、城乡高度融合的新型城市形态,最终把惠阳建设成为令人向往、活力无限的现代化品质城市。

如今,惠阳全面打响综合交通建设大会战,并加快城市更新,激发城市新活力。

谭星海介绍,将抓住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推动各项交通建设项目,实现以交通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城市的目标,努力提升惠阳的城市能级。目前已完成15条交通轴线惠阳线路的规划布局,其中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项目预计6月初动工建设。

“我们还将全力推进新清大道、白云大道一期等对接深莞道路建设,加快完善中心城区交通路网,积极配合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和深汕高铁、广汕铁路、河惠莞高速和深汕西高速改扩建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对外畅通、对内通达"的道路交通体系。”谭星海如是说。

路通则财通,财通则百业兴。

深惠同城,未来可期。一条条对接深莞等地的“黄金通道”即将开启,惠阳在开放之中孕育大未来。

对话

惠阳区委书记翟伟锋:

对接深圳东莞

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

“统筹产城村人融合发展,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阳"。”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惠阳区委书记翟伟锋表示,惠阳毗邻深圳、东莞,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将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把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做大到5000亿元,为惠州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将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借助深圳的创新资源,为惠阳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谈新目标

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阳”

南方日报:在惠阳区委全会上,您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惠阳的奋斗目标。是居于怎样的考虑?

翟伟锋:惠阳地处深莞惠都市圈几何中心,同时毗邻深圳、东莞,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立体交通发达便利,坐拥惠州机场、惠州南站。未来深惠城轨、深汕高铁等轨道交通都将在惠阳设立站点,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在惠阳辖区的轴线项目今年将逐步启动建设。与此同时,惠阳土地开发强度只有18.6%,发展空间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双区驱动”的大背景下,有利于惠阳承接深圳外溢的优质产业资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惠阳发展已经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将围绕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总体目标和“2+1”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惠阳独特优势,抢抓“双区驱动”历史机遇,统筹产城村人融合发展,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阳”,全力推动惠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谈园区建设

建千亿园区助力惠州打造万亿产业

南方日报:凭借毗邻深莞的优势,惠阳加快引进重大项目、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目前有哪些新进展?

翟伟锋:惠阳的产业园区布局相对分散,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也不利于统一管理。去年,我们围绕惠州全市“2+1”产业布局,提出用10年时间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把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做大到5000亿元,为惠州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我们正在集中力量推进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一方面投入财政资金推进园区道路、管网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快项目引进和落地建设。

目前,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已签约引进项目8宗,计划总投资5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可达78亿元,其中4宗项目建设用地已挂牌;在谈项目5宗,计划总投资148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63亿元。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已签约引进项目4宗,在谈项目27宗,计划总投资145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达210亿。

散乱分布的村级产业园区和低效利用的土地厂房,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制约了承载优质大项目。如何有效把这些闲置低效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发挥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将依法盘整收回闲置土地厂房,学习借鉴顺德经验推动村级产业园区升级改造,用好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支持企业建设高层工业大厦,千方百计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我们将以“十四五”系列规划编制为契机,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融合,优化调整园区布局规划,提高招商选资标准,整合零散分布的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园区集中。

谈转型升级

聚焦智能制造对接深圳创新资源

南方日报:惠阳产业基础总体较好,但也存在“星星多、月亮少”、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短板,如何加快转型升级?

翟伟锋:目前,惠阳的多数制造业企业还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也主要是以手机零部件配套制造为主,关键核心部件制造能力不足。

我们将聚焦智能制造,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把智能制造作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主攻方向,聚焦5G、芯片、智能硬件等“硬核”科技产业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力争在一些产业细分领域做成“高地”,使智能制造成为推动惠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在创新驱动方面,深圳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集聚了全国创新资源。惠阳紧邻深圳,可以借助深圳的创新资源,为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强劲动力。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出台更有吸引力的政策干货,打通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双向通道,推动与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连片发展,吸引更多智能制造项目到惠阳落户、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惠阳转化。

在优化服务方面,只有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企业才能安心放心在惠阳投资发展。去年以来,我们以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为抓手,探索建立“区域评价+标准地出让+零条件预审”机制,把园区内工业项目报建审批时限从46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推进“一门通办、集成服务”政务服务改革和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工业项目报建审批时限,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营商环境。

谈产城村人融合发展

计划实施“惠阳人才回归工程”

南方日报:接下来,惠阳如何统筹产城村人融合发展?

翟伟锋:我们将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人才聚集。关于产业升级已经说过了,这里主要讲后面三个。

在推动城市更新方面,将在做好空间布局、公共服务、市政设施、文化旅游等各类规划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一手抓南站新城、石桥新城、白云新城、秋月湖新城等新片区的高水平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一手抓淡水老城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精细化改造,激发老城区新活力。同时,将紧紧抓住全市“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这一重大机遇,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惠阳区境内的15条道路落地建设,重点抓好对接深圳、东莞的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新龙大道、新南大道、新清大道建设,全面融入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我们将围绕“五个振兴”目标,科学谋划各村未来十年发展规划,明确各村产业发展方向,以市场化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差异化发展。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探索建设“最美乡镇”“特色小镇”。扎实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探索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在推动人才聚集方面,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也是城乡活力之源,只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才有惠阳发展的无限活力。我们计划实施“惠阳人才回归工程”,支持鼓励本地人才、外出乡贤回乡干事创业。特别是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注重专家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实操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满足智能制造产业各层次人才需求。同时,也准备出台一些更有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吸引各地各类人才前来惠阳创新创业。

新闻推荐

立夏到来,尝鲜吃蛋秤体重

立夏时节,惠阳秋长各家各户要酿瓜果,庆祝瓜果上市。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摄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