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是岭南儒学主要发源地之一

羊城地方 2020-04-24 10:21

丰湖书院的古牌匾

学者访谈

文/羊城晚报记者林海生图/王锭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奠定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的基础。儒家文化如何在惠州(岭南)传播开来,又何时达到鼎盛?为此,羊城晚报记者特地专访了惠州学院政法学院历史系主任、副教授包国滔。

羊城晚报:根据您的研究,隋唐以前惠州(岭南)地区的儒家文化氛围如何?

包国滔:就现有的研究而言,隋唐时期岭南地区特别是惠州市,较为流行的是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由于当地生产力水平较低,道家、佛教提倡的虔诚信仰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与之相反的是,儒家所提倡的礼乐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匹配,故儒家文化在岭南地区发展较晚,至于何时开始兴办学校,尚难确定。

但至迟在西汉后期,惠州民间办学逐渐兴起。这里是岭南地区儒家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越来越多的士子积极进取,跻身封建官宦集团,进一步促进了这两地的汉化过程,加速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羊城晚报:为何儒家文化在惠州(岭南)地区的发展如此之晚?

包国滔:隋唐以前,较惠州(岭南)地区而言,中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都较快,当时都称惠州(岭南)地区为蛮荒之地,部分到此任职的官员,或是得罪上级,或是犯了错误,多有贬谪之意。隋朝的柳述以及宋朝的苏东坡都是典型的例子。

由于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岭南与中原地区的来往交流较少,儒家文化主要在中原地区传播,儒学传播需要通过教育来进行,但当时岭南地区生产力比较落后,并非人人都可以上学受教育。

新闻推荐

后天开始返校 口罩注意备好惠州市多所学校发布高三初三学生返校指引,明确返校前后各项管理规定

核酸检测进校园市中心人民医院日前专门组织一支核酸检测采样机动队,将核酸检测采样点前移至校园,就地为教职工采样检测,为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