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往东莞方向打通架梁通道 赣深高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南方日报 2020-04-17 06:23

赣深高铁项目潼湖特大桥工程雏形初现。

为了抢工期,工地约有650名工人施工。

工人在高架上施工。

工人在制作浇筑模具。

赣深铁路项目7标段已于日前完成多段浇筑作业。

仲恺站所在区域站台梁一字排开。

作为跨越中国南北多个省份的快速客运大通道,赣深高铁的建设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在位于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的赣深高铁项目潼湖特大桥工程现场看到,工人正在对连续梁做张拉、压浆等收尾作业,还有大量工人对仲恺站的站台梁和切线梁门式墩进行浇筑。

中交三航局三分部项目经理黄凯介绍,这里属于赣深高铁项目7标段,赣深高铁仲恺站也位于此处。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该标段次架方向道岔连续梁用了2万多立方混凝土,已于近日完成浇筑作业。这是标段内又一个重点控制性工程,意味着从惠州往东莞方向具备了架梁条件。

他介绍,受疫情影响,此前项目部包车接回大量外地工人,确保健康之后迅速返工,通过各种办法提高作业效率,抢回了一些时间。目前,工地约有650名工人在施工,预计8月底可以完成仲恺站的切线梁和站台梁浇筑工作。

近日,除了次架方向的架梁通道打通,阿公石二号隧道和三才岭隧道也相继贯通。其中,阿公石二号隧道全长2081米,是赣深高铁惠州境内最长的隧道。

据了解,赣深铁路项目7标段潼湖特大桥管段内全长3.38千米,其中2.33千米的路段分布着大量鱼塘,从征拆到施工都克服了较大的难度。赣深高铁7标段正线长约27千米,目前已完成合同额的77%,路基主体工程完成72%,桥梁下部结构完成90%,连续梁合龙7联。

赣深高铁从江西南部进入广东后,经河源、惠州、东莞,再到深圳,按计划将于2021年通车。届时,赣深之间的通达时间可由5个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以内。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刘光明宝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

新闻推荐

仲恺出台暖企十条 助力健康发展

雷曼光电员工复工率接近100%,产能已经全线恢复。为积极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4月15日,仲恺高新区管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