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衡:潜心坚守琢玉成器
向衡正在雕琢一件玉器。
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玉不琢,不成器”。人们对玉的评价,除了看重材质,还有玉雕工艺水平和艺术性。一块没经雕琢的玉石原料,就如同一块普通石头,常人无法赏识。因此,玉雕师十分重要,能凸显出玉石的价值。惠州玉雕师向衡,从事玉雕20多年,巧手能雕刻出获国家、省市级金奖的玉雕作品。
从湖北来惠州学玉雕
向衡老家在湖北,从事玉雕工作已有20多年。他从小喜欢画画,高中毕业后想找机会学画画,无奈家里经济条件太差。恰巧,那时家乡有玉雕师傅返乡张贴招工广告,向衡参加了招聘考试,最后通过了。就这样,向衡与玉雕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学徒到玉雕师,向衡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向衡说,为了出精品,玉雕师必须在脏乱环境中得忍受高温、噪音、粉尘等,能坚持下来的没几个。随后几年,向衡的玉雕技艺日渐成熟,但是也遇到了瓶颈期,持续了半年。直到一天晚上,他在雕琢一只波斯猫时,思路突然变得清晰流畅。此后,他雕什么都很顺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顿悟吧。”后来,向衡自己开了一家工作室,开始自己的玉雕创作。
每天与玉石打交道,这是向衡现在的生活。向衡说,一块玉石,要经过思考设计,待灵感来时精雕细琢,才能成为一块“有故事”的玉雕作品。
向衡会根据玉石不同的玉质、纹路、色彩来雕刻作品。一块原本并不起眼的原石,经过他的琢、磨,“活”了起来。去年年底,向衡接到订单,要雕刻一批玛瑙玉老鼠。向衡雕刻时,发现其中一块石料有纯白和橙色带黑点三种颜色。他左看右看,发现石料橙色带黑点部分像锦鲤,想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就将其雕成一只北极熊和锦鲤。这件玉雕作品造型寓意独特,被很多人喜欢,很快被买走了。
作品“旺旺”获省金奖
在他的工作室,有一件以小狗为主角的玉雕作品:两只白色的小狗趴在一堆红色铜钱上面。向衡说,他看到这块印度玛瑙原料时,发现玛瑙有三、四种颜色。面对如此“色彩斑斓”的玛瑙,向衡思考了许久。最后决定雕刻两只沙皮狗,取“旺旺”之寓意。向衡把白色石料雕刻成沙皮狗,红色雕刻成铜钱,黑色位置雕刻成底座。这件作品色彩造型仿如天成,因此荣获2018年珠三角工艺美术精品评比“工美金匠奖”金奖。
多年来,向衡的玉雕作品有上千件,屡屡有玉雕作品获奖。作品《吉祥》在国家级“2017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玉雕作品《山鬼》荣获2017年珠三角工艺美术精品评比“工美金匠匠”金奖。
向衡觉得,做一件精品,需要一点好运气:正好遇到一块好石头,又正好有一个好灵感,各方契合才有一件好作品。但这背后与玉雕师的付出和坚持也有很大关系。玉雕人由于常年长时间雕刻,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如风湿疼痛、肩周炎、用眼过度等。但向衡觉得,一切都值得,因为自己的玉雕作品有人赏识,作品也有可能保存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未来,向衡将继续潜心创作,希望能出更多精品。
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朱如丹
新闻推荐
惠州口腔医院做足防疫措施,为患者诊疗。4月1日,是惠州口腔医院总院及江北、麦地、东平、博罗、仲恺、淡水等各门诊部恢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