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科技金融 “惠”实体经济惠州建行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建行惠州市分行积极探索技术流、物联网、大数据等实践与应用,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手段,疫情期间,该行运用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全力投身于反哺实体经济、承担社会责任的“春晖行动”,科技金融服务辐射惠州市超八成过千家高新技术企业,首季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71.64亿元,比年初增加19.29亿元,其中高技术流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63.93亿元,比年初新增17.77亿元,与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江高新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重点工业区的10余家省级及以上孵化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更广、更快、更好对接科技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奠定基础。
创新服务有速度
传统的“三流”授信评价体系关注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然而在疫情影响下,企业的“三流”均遭到致命冲击。建行惠州市分行的技术流评价体系对传统“三流”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切实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痛点。
在疫情的影响下,惠州市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承担疫情保障任务增加采购需求,形成经营周转资金缺口,“2000万资金三天就要到位,跑了好几家银行都说至少要两周时间,拜托了。”正是有了“技术流”评价体系这把金刚钻,建行惠州市分行在2天内即完成了授信审批及放款,为企业后续生产和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获得该农业龙头高新技术企业的大力点赞。
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思维及技术支持下,该行积极探讨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模式,通过系统对接,实时交互交易、资金及物流等“三流合一”信息,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核心企业授信、链条企业用信,将金融服务辐射整条供应链。今年以来,建行将供应链金融服务送到惠州市16家核心高新技术企业,对其链条上的165家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合计近4亿元,以科技金融创新推动普惠金融服务。
主动服务有力度
2019年下半年以来,建行惠州市分行利用“技术流”工具对惠州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及分析,主动对接拟认定高企中的高技术流群体,积极予以额度授信及综合金融服务。今年首季,惠州市分行批复26家高新技术企业授信合计近225亿元,信贷投放约40亿元。面对这场突发的疫情,众多企业都表示,幸亏有建行提前主动授信,在急需资金周转的时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在与知识产权紧密衔接的“技术流”评价体系的判断基础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可量化并成为授信评价的加分项,企业更易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凭借“技术流”这把衡量企业知识产权科技含量的标尺,建行惠州市分行今年首季再为5家高新技术企业予以专利质押授信支持,首季专利质押金额超亿元,继去年创惠州市单笔最大专利质押金额后,质押金额居市内同业领先地位。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邱艺 蔡嘉林
新闻推荐
企业界政协委员为应对疫情冲击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苦练内功化危为机激发活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小冲击。当前,各地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