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民政局将在全市范围推进“惠民空间”老旧社区微改造 今年微改造42个老旧小区
惠州日报讯 (记者骆国红 通讯员蔡思波)昨日上午,惠州市民政局局长刘巧慧做客惠州综合广播《行风热线面对面》节目,围绕“发挥民政职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这一主题与市民进行交流,并解答广大听众提出的问题。
全市民政系统零疫情
疫情面前,如何做好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刘巧慧介绍,疫情发生后,市民政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疫情防控组、物资保障组、宣传信息组、社会维稳组4个工作组,压实责任,严格按照养老服务、流浪救助、儿童福利、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等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截至目前,全市民政系统包括民政服务机构和人员等,未报告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确保零疫情。
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标准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刘巧慧说:“为确保"兜得准",我们将建立市、县扶贫部门和民政部门数据比对机制,在实时更新的基础上,逐户摸排核查,形成兜底保障对象台账,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刘巧慧表示,为确保“兜得住”“兜得牢”,今年将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标准,按照不低于省定标准制定出台惠州市2020年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并落实补发工作;根据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困难群众生活稳定。同时,完善社会救助相关制度,出台和实施好《惠州市城镇低收入家庭救助暂行办法》,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临时救助力度,着力防范脱贫群众返贫。
今年力争新增500社工专业人才
去年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职能,立足打造社区治理平台和抓手,推动实施了“惠民空间”城市老旧社区微改造项目,在桥西街道麦地社区麦迪新村和桥东街道新建社区南面小区,打造了“一大一小”2个示范点,并引入专业社工开展“三社联动”服务,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刘巧慧表示,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接下来市民政局将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思路,在全市范围推进“惠民空间”老旧社区微改造,今年全市将完成42个老旧小区微改造目标,其中惠城区30个,其他县(区)参照市里的做法各打造“一大一小”2个示范点。每完成一个微改造项目都配套建立完善党建引领下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力争三年内、到2022年底前高质量完成全市所有符合条件、有需要的老旧社区的微改造。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为“三社联动”提供人才支撑,今年市民政局还将大力培养高层次和一线实务人才,组织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实务专题培训不少于30场次,继续实施社工专业学生成长计划,力争社工专业人才总量年新增500名。
新闻推荐
惠州市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 物资有保障 战疫有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市区商超货品充足。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摄物资保障篇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挑战与考验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