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 物资有保障 战疫有力量

惠州日报 2020-03-12 07:22

疫情防控期间市区商超货品充足。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物资保障篇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挑战与考验接踵而至。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与病毒展开较量的同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物资保障战役也全面打响。

阻击疫情,物资先行。充足的物资保障是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记者从市工信、商务、卫健、金融工作、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了解到,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部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一手抓好医用防护服、口罩、消毒水、测温仪、药品等医疗物资供应,一手装满“米袋子”、配齐“菜篮子”,全力保障市场稳定。

据统计,截至目前,惠州市累计收储口罩超350万只、发放250万只,收储防护服4万多套、发放近2万套,收储消毒水超2万公斤、发放1.8万公斤;全市3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53家大型超市、221家农贸市场已全部开业。

保障重点

以战时状态收储口罩

手套防护服消毒水

疫情袭来,口罩、消毒液等物品随之紧缺,测温仪、防护服四处告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惠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直接指导下,市工信局牵头成立物资保障组,下设物资采购小组、物资生产小组和收储发放小组等,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

“我们抽调20多名骨干力量,迅速进入战时状态,集中办公会商,加班加点战斗,高速运转加急采购防控物资。”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严峻形势,物资采购小组克服重重困难,想尽各种办法,寻求各种渠道,协调各方资源,千方百计筹措防控应急物资。

“十万火急,如果你有货,麻烦留下来给我们。”

“好,我们马上派车赶过去拉货……”

市工信局办公楼的走廊里,不时可以听到工作人员和防疫物资供应商的对话声。办公室里,手机和座机铃声、说话声参杂在一起,工作人员拿着电话,打开免提,边听边记。在近一个多月时间里,物资采购小组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打开工作日志,一行行采购联系记录见证着他们的辛勤付出,一张张新的采购清单让他们斗志满满全身投入。这些采购清单上列明的物资涉及浙江、江西、上海等十多个省市,以及美国、日本、韩国、芬兰等多个国家。“只有物资安全无误运到惠州,心里悬着的石头才会落地。”物资采购小组一工作人员说。

记者获悉,惠州市还积极发动社会捐赠,推动本地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据统计,截至目前,物资保障组累计收储口罩超350万只、防护服4万多套、医用手套近30万双、消毒水超2万公斤,发放口罩超250万只、防护服近2万套、医用手套近20万双、消毒水1.8万公斤,确保一线抗疫人员无后顾之忧。

为缓解疫情防控物资紧张局面,推动应急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复产转产扩产是重要一环。物资保障组统筹各方力量,帮助企业解决在用工、资金、原料、机器、物流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物资保障组多次深入惠州市普通口罩生产企业,按照“成熟一家,转型一家”的思路,动员条件较为成熟的企业转产医用口罩。市领导多次带队到企业现场办公,并在企业整改达标后迅速启动应急审批程序。其中,惠州市杰佰净化有限公司在4天内就获得一次性医用口罩备案,惠州实现医用口罩生产从无到有。

在药品供应方面,惠州市多家知名医药公司可有效保障感冒、咳嗽、消炎、抗菌等药品供应,这成为惠州市在抗击疫情中的一个显著优势。据悉,作为防疫物资重点保障企业,罗浮山国药、新峰药业、九惠制药早在大年初二就组织员工复工,有效保障感冒灵、感冒清、咳特灵、复方鱼腥草片、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药品供应全市乃至全省。记者走访全市各大药店了解到,截至目前,除了口罩需通过摇号、预约购买外,各类药品、消毒水、酒精等日常防疫物资基本可满足市民需求。

一线优先

抗疫物资优先满足一线人员和重点场所

病房如同战场,生命重于泰山。广大医护人员抗击疫情、救治患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人间大爱。

在防疫物资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惠州市优先满足一线人员和重点防控场所防疫物资需求。截至目前,全市未发生一起因物资保障不足造成一线人员感染的案例。

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最需要防护物资。“质量好的物资优先送到抗疫一线。”物资保障组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发放医用口罩超20万只、防护服2万套,还有鞋套、帽子、护目镜、医用乳胶手套、隔离面罩等,并为市中心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等8家医院紧急采购了CT、核酸检测仪、呼吸机、紫外线消毒机等一大批应急医疗器械,为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的一线防疫人员发放口罩超40万只、红外测温仪近2000个、手喷式消毒水超4万瓶。

为保障重点场所的防控物资需求,物资保障组还向市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等客运枢纽管理单位、工业商贸等流通行业企业、五保户等特殊群体发放了一批口罩、橡胶手套、红外测温仪、消毒水等应急物资。

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物资保障组采购了近10万支水银温度计,在全市各疫情防控检查点免费赠送给来惠人员,以减少防疫盲点,实现早检查、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一支小小的温度计,彰显了一座城市的温度。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惠州市还通过提供防疫物资、加大金融扶持等方式,为广大企业送上“定心丸”。物资保障组想方设法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防控物资需求,向各县(区)紧急调拨发放了一批口罩、防护服、测温仪、手套、消毒水、消毒粉等,助力企业在落实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安全有序复工复产。“非常感谢工作组帮我们协调口罩、消毒水、消毒粉等物资,目前公司复工复产非常顺利。”申泰电子(惠州)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吴叶芳表示。

为给广大企业注入金融活水,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惠州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加强与相关企业的金融对接,指导辖区商业银行开通绿色通道加快信贷投放。截至2月28日,全市银行机构累计向75家疫情防控相关企业授信170.82亿元,对其中38家发放67笔共计15.35亿元,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8%,比2019年末企业贷款利率低157个BP(基点),减少企业实际融资成本2409.95万元;截至3月10日,全市9家银行机构已累计向16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授信61.50亿元,对其中12家企业发放24笔贷款共计9.01亿元;发放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40%。

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战疫的真实写照,也是物资保障组工作的真实记录。此外,一大批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抗疫,截至目前社会各界累计捐赠资金超7000万元,物资保障组收到百利宏控股、中铁南方等28家单位和个人捐赠85.82万个(套)应急防护物资。

米菜不缺

装满“米袋子”,配齐“菜篮子”

今年除夕,正在贵州老家做着年夜饭的罗桥云接到公司电话: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菜篮子”供应,假期取消。

这是惠州市农业企业提前复工保障全市“米袋子”“菜篮子”稳定供应的缩影。据了解,春节期间,惠州市许多农业生产企业加入抗疫大军,农业人纷纷提前结束假期,切实做好“米袋子”“菜篮子”生产保供工作。截至3月初,全市3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种粮大户大部分已经开工,复工率达89%,返岗率达68%。

疫情就是命令。“我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坐上了回惠州的大巴。”罗桥云说,为了让市民吃上新鲜健康的农产品,放弃团圆也是值得的,家人也很支持。罗桥云所在的惠州市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大部分一线工作人员在保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全部取消休假提前返岗。

同样,回到河南老家的罗志菊,在除夕接到电话后,第二天就赶回惠州。这位在四季绿公司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员工,已经是生产线上的老师傅。“希望提前返岗为战胜疫情作出贡献。”罗志菊说。

位于博罗县福田镇的惠州顺兴食品有限公司除夕当天就复工了。该公司执行总监姜波丽介绍,公司分别制定了防控工作实施细则和应急预案,目前整个厂区运行有序。在现有货源渠道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拓展养殖基地、扩大饲养规模,加大与各生产基地的联系,保障大湾区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的禽肉食品供应不断货。

春节期间,大亚湾区和仲恺区的部分市民体验了临时蔬菜肉类直销点的“物美价廉”。据悉,惠州市在大亚湾区和仲恺区临时设立多个蔬菜肉类直销点,产品由市肉联厂等企业直供。“临时直销点价格平稳,现场秩序良好,群众普遍反映满意。”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设立临时直销点畅通局部区域肉菜供应渠道,稳定物价,并带动周边摊档快速复业。

记者了解到,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协调惠州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区设立23个肉菜直销点,以优惠价格向市民提供优质、安全、放心的猪肉,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除了提前复工,各大农业企业还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据四季绿公司总经理伍一辉介绍,通过四季绿线上商城,市民只需拿起手机点一点,生鲜一般次日即可送上门,而且价格比平时更优惠。

记者了解到,在商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及农业人的共同努力下,春节期间惠州市粮食、蔬菜、肉类等大宗“菜篮子”产品总体供应充足。截至目前,全市大米供应量可满足市民6个月以上需求;蔬菜不仅保障本地消费,还可调剂约30万吨外销;肉类供应可满足市场需求,除本地猪源外,企业还可组织省外生猪货源供应本地市场。

市场复工复业方面,截至目前,全市3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53家大型超市、221家农贸市场已全部开业。全市大型商业综合体共49家,其中内设门店(除餐饮、影院、娱乐企业外)复工复业率达80%以上的有32家,占比65%。惠州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副总经理陈升鹏告诉记者,春节以来,市场来货量逐步上升,2月初市场蔬菜来货量约1000吨,到了3月初已稳定在1400吨左右,而且价格比较稳定。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为满足广大市民的特色美食餐饮需求,包括西贝、海底捞、绿茶、佬麻雀、黄记煌、探鱼等众多美食商家,均已及时开业并推出无接触外卖服务,让市民不用前往门店也能吃上各类美食。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障市民“菜篮子”“米袋子”的同时,惠州市农企和农户积极响应广东农企驰援湖北爱心公益捐赠行动的倡议。30吨惠东马铃薯、30吨四季绿蔬菜、60吨龙门特色农产品……全市已累计向湖北捐赠农产品超200吨,且捐赠行动仍在进行。其中,四季绿公司从2月底开始,计划约5天一次,向湖北荆州的医院定向捐赠农产品,每次30吨,直至疫情结束。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谢宝树 刘建威 刘炜炜

通讯员高启光 黄丽敏

新闻推荐

惠州市盛世华诚商业有限公司

惠州市盛世华诚商业有限公司旗下芭莎经典轻奢俱乐部招聘招聘岗位:营销主管3名,客服主管3名,销售代表4名。要求:积极勤快,开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