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九龙峰观景祈福

东江时报 2020-01-16 08:44

九龙峰,是春节期间群众祈福热门之地。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 摄

有着谭公成仙之地传说的九龙峰,是春节期间群众祈福热门之地,也是不少登山者喜欢登高望远之处。

九龙峰位于莲花山脉西段,相传有9条龙飞到此段山脊盘踞,于是人们称这蜿蜒如龙的九条山脊为“九龙峰”。又因九龙峰主峰海拔563米,峻拔如笔尖,所以又称作“尖笔峰”。九龙峰因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谭公而香火旺盛,香客如云。

据史志记载,谭公确有其人,真名谭德,生于元代,相传他3岁时父母俱丧,由多祝麦田村的外婆抚养,后经太上老君点化,7岁能“呼风唤雨、伏虎驯蛇”,13岁时在九龙峰山脚成仙。后人有感于他救民于水火、为民消灾的传奇,便建起了谭公祖庙来纪念他。谭公祖庙又称九龙峰谭公庙,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清乾隆二十六年(1762)曾大修一次,之后多次小修,仍然完整地保留了原来的建筑基调。谭公庙右侧有一仙泉井,泉水长流不断,纯净甘甜,可供饮用。传说古时来此之人若有病痛,饮了仙泉水,便可“水到病除”。时至今日,游客仍在这里净手,然后才去拜谒谭公。谭公祖庙建在九龙峰山腰,站在庙前举目眺望,西枝江平原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九龙峰还有不少名胜古迹:有得道亭、文昌宫、观音庙、志荫亭、下棋亭、石戏台等。得道亭是谭公(谭德)得道成仙之处。后人为了纪念他,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在九龙峰下建成“得道亭”。得道亭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重修,后多次修葺,至今古韵犹存。位于谭公祖庙右下侧的文昌宫,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是文人拜祭孔子及五大圣贤、祈求文化昌盛的地方。位于祖庙的左下侧的观音庙,始建于清代。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的石戏台,位于观音庙对面,亭台式四角重檐结构。建筑艺术精巧,雕梁画栋,玲珑剔透,是惠州市保留完整的古戏台之一。

这些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点缀在九龙峰的绿荫中,形成九龙峰中的儒、释、道合璧的庙宇群落,一直吸引着无数香客游人前来观赏祭拜,每逢新春佳节,不少市民都有去九龙峰祈福的习俗,为来年祈求风调雨顺。谭公祖庙常年香火鼎盛,由此而派生的民间民俗活动也就丰富多彩。其中谭公醮会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这项为纪念谭公而举办的祈福仪式,在2009年10月,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龙峰谭公祖庙后边右侧,是蜿蜒直上的登山道,由石条铺成。从“洞天福地”牌坊到山顶,九曲十八弯,登3188级台阶始达九龙峰峰顶,途中建有凉亭长廊可小憩。上得峰顶,远眺四周,巨壑伏底,山岭叠翠,村庄田畴,构成一幅奇美的田园山水画。春节假期,可去感受一下九龙峰的魅力。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朱如丹

新闻推荐

惠州市康乐贸易有限公司企业印章作废声明

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8年3月13日裁定受理惠州市康乐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康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并于2018年4月10日指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