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访谈刘俊发:葛洪其实长期隐居罗浮山 只是中间外出游历多年
葛洪雕像,位于罗浮山葛洪博物馆前黄翔宇 摄
羊城晚报记者黄翔宇
嘉宾:
广东省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博罗县葛洪文化研究会会长刘俊发
羊城晚报:葛洪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惠州本土近些年对他开展了哪些研究?有哪些相关机构及研究新进展?
刘俊发:葛洪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也是罗浮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对葛洪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他的生平经历、成就、足迹、对世人的贡献等等,有些是对他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我则是对他整个人进行系统研究,包括葛洪的养生理念、他与罗浮山之间的联系。相关研究机构也有一些,就惠州本地来说,除了我担任会长的博罗县葛洪文化研究会之外,还有广东葛洪研究院、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葛洪研究分会等。
关于新进展,因为屠呦呦在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她从青蒿草中提炼青蒿素来治疟疾,这是受到葛洪的启发,葛洪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使用过青蒿草,所以葛洪开始被重视起来,他的成就以及他本人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羊城晚报:国内外学界有哪些研究?
刘俊发:国外也许东南亚有相关研究,因为葛洪的弟子门人有把他的医术、药术传播出去,受益人群众多。国内的话,研究葛洪的团体还挺多的,至少有十多个省市对其有研究,包括江苏句容、安徽、山东等地。不同叫法的葛洪文化研究会、葛洪研究会等等,基本上都是些民间自发的组织。举办过文化节、研讨会,还有祈福仪式等纪念活动。研究的内容,不外乎还是那几个方面——人物生平、经历踪迹、成就贡献等等。
羊城晚报:关于葛洪的生平,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活了61岁,一种是81岁。目前有什么新研究没有?他在罗浮山的经历,一般认为是两段,年轻时一段,晚年一段,还有什么新的说法吗?
刘俊发:我个人更倾向于葛洪活了61岁。这不只是我的猜测,是有依据的。古代人都说的是虚岁,61岁其实是60岁,即一甲子,作为道家的一位代表性人物,这个时间比较符合葛洪的身份,有周期轮回的含义。另外,61岁和81岁的争议,一者见于袁宏《罗浮记》,说葛洪享年61岁,即卒于晋康帝建元元年(公元343年)。二者见于何法盛《晋中兴书》《晋书》,说其享年81岁,即卒于晋哀帝兴宁元年(公元363年);后世道门的神仙传记多沿用此说。两种说法都提及葛洪羽化时广州刺史邓岳赶来送别,若葛洪卒于81岁,则其时广州太史为谢奉,不是邓岳。又,袁宏离葛洪时代最近,对葛洪极其敬仰,且身为史家,故第一种说法更为可信,也被学界普遍认可。
至于葛洪在罗浮山的经历,我不认为他是两次来罗浮山,他23岁就来到了罗浮山,一待就是12年,然后又出去了12年,但是他出去的目的主要是走访天下名山,与得道之人交流学习,并且搜寻一些民间药方。他出去之前就想着要回来,所以不能算两次来罗浮山,只能说中间出去12年,有点像出差。
羊城晚报:葛洪与罗浮山之间,是怎样的一种相互的影响关系?
刘俊发:葛洪和罗浮山,可以说是相互成就。罗浮山早在秦朝时,就有名家踪迹,但是在葛洪到来之前,只能算是小有名气。葛洪的到来,以及在这里居住生活多年,他的贡献和成就,使得罗浮山成为天下名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罗浮山本身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藏,这里有上千种草药,环境好、空气好,适合葛洪潜心修炼,同时进行医药研究,留下了很多成果。后世很多人,因为仰慕葛洪,所以来到罗浮山,甚至有些没来过的,也对罗浮山很向往,比如唐朝的大诗人李白。葛洪为罗浮山增加了知名度,吸引了更多人来发掘这座名山。同时,葛洪的《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著作,也都是在罗浮山写作的,这座名山给了他灵感,提供了现实环境,所以葛洪和罗浮山,是一种相互成就的良性关系。
新闻推荐
惠州口腔医院博罗分院举行第六届口腔护理技能操作比赛 以赛促学促优 强服务树品牌
惠州口腔医院博罗分院第六届口腔护理技能操作比赛日前举行。日前,惠州口腔医院博罗分院举行了第六届口腔护理技能操作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