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全县有各类桥梁57座,目前有470多座 座座桥梁承载人们幸福生活

惠州日报 2019-11-28 08:51

据《龙门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全县有各类桥梁57座,多数为石台木面、石拱结构的小型桥梁。县内乡、村不能通汽车,所有桥梁只供人、畜、人力车来往,负荷不重,多属受益村庄集资建造。时人视造桥修路是“积阴德”的善举,有许多桥梁是个人捐资兴建。新中国成立后,对原有旧桥先后复修或改建,1961年~1987年累计修复或改建29座。

记者日前从龙门县公路、交通运输部门获悉,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桥梁476座。一座座桥梁见证着龙门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也为人们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967年

建成全省首座30米跨径片石拱桥

蓝天白云下,在龙华大桥上穿梭往来的人们络绎不绝。承载着人们美好生活的桥梁,其建设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动人故事?日前,记者走访了当年龙华大桥的建设者,了解桥梁建设背后的故事。

据《龙门县志》记载,龙华大桥位于增(城)龙(门)73+034处,石拱桥,共3跨,桥长121米,加两端引道共长379米,由惠阳地区公路局负责设计,于1967年5月完工,造价22万元。该桥由龙门县交通局、龙华公社、惠阳公路局工程队等单位成立建桥指挥部共同施工,土石方由当地实行建勤制度,派民工完成,由生产队记回工分。这是广东省第一座30米跨径的片石拱桥,也是广东省第一座分两边砌筑的片石拱桥。

每座桥梁建设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对于黄国治老人来说,龙华大桥就是他的“姻缘桥”。他因桥结缘,与龙华当地女子结识并喜结连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今年约80岁的黄国治是龙华大桥的建设者、见证人之一。日前,他精神矍铄地向记者讲述了他与龙华大桥之间的故事。

1965年下半年,家在江门台山的黄国治经人介绍来到龙门,参与龙华大桥的建设。“以前这里没桥,群众出入、车辆出行都是靠渡船。”黄国治说,遇到洪水猛涨,群众出行就更加不便。时年22岁的黄国治与工友们投身到建设龙华大桥的行列中。

“从开始建设到大桥竣工,大约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只休息过半天。”黄国治说,他们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合力搬抬400斤以上的大石、不断地砌石头等对于年轻力壮的他来说,并没有觉得太过吃力。黄国治笑着回忆说:“那时候年轻,就算累,睡一觉又可以继续干了。”

对于自己一手一脚参与建设的龙华大桥,黄国治充满了感情。也正是由于这座桥的建设,他结识了龙华当地的女子,并喜结连理。“我岳父当时是在河里撑船的,我老婆那时也在帮忙。而我刚好来这里参与龙华大桥的建设,然后我们就相识了。”黄国治说,龙华大桥竣工当年,他们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龙华大桥的开通给当地群众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2007年,“服役”了40年的龙华大桥被检测为危桥,后于2008年4月开始改造,2009年底完工通车。随着龙门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建、修复或改建的桥梁在不断增加。桥梁结构形式也从单一的石拱桥逐渐向T型桥、实心板桥、双曲拱结构动式桥梁转变和发展。

1972年

甘香大桥改善西林河两岸群众出行

省道353线甘香大桥地处龙门县城中心地段,是龙门县城通往龙潭、南昆山、地派以及广州从化区等地的主干线。甘香大桥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群众的出行,而且大大拉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前,龙门县城西林河两岸的群众往来必须撑船过渡,每逢雨天或汛期,出行十分不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据《龙门县志》记载,1972年,龙门建成了甘香大桥。清基、回填、引道等土方工程采用当地民工建勤和县城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义务劳动完成。甘香大桥长145.9米,共4跨,工程造价27万元。该桥的建成,使县城区域扩展至甘香、水西一带,接通龙城至本县西北部乡镇的运输线路。

据介绍,甘香大桥属于单跨双曲拱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设计建造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交通出行以及荷载等级的需要,且被专家评定为五类危桥。为确保桥梁安全,从2009年12月开始,县公路管理局对甘香大桥实行交通管制,限高3.3米,以此限制大货车通行;2016年5月,对甘香大桥进一步实行限宽限载的交通管制。2017年5月3日,县交警大队和县公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甘香大桥拆除重建工程施工交通管制公告》,标志着甘香大桥重建工程真正进入了施工日程。

随着群众对重建甘香大桥的呼声日益高涨,龙门县委、县政府把省道353线甘香大桥拆除重建工程纳入龙门县2017年、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当中。该工程总造价为1634.69万元,于2017年5月正式动工建设。新建成的甘香大桥全长184.54米,桥宽12米,双向二车道,按二级公路设计标准建设。

在市、县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下,参建单位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倒排施工工期,于去年8月提前完成了该项目的主体工程。

甘香大桥通车的好消息传遍了朋友圈,勾起了在外的龙门人的思乡之情,李林根就是其中一位。李林根今年80多岁,家住惠城区,是原龙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曾带头创办楹联学会和书法学会,是龙门乃至整个惠州的文化名人。得知甘香大桥通车,他奋笔写下一首七律诗《甘香大桥建成通车》,抒发自己对大桥通车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家乡发展的期盼。

回忆当年建设甘香大桥的场景,李林根仍历历在目。“当时我们去河边搬石头,一群人干得热火朝天。”他认为,旧甘香大桥为人们贡献了40多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此后,新的甘香大桥将继续见证龙门的发展和人们幸福生活。

2019年

左潭大桥改建工程提前一个多月通车

今年9月初,备受龙门市民关注的省道353线左潭大桥日前正式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多月。据介绍,省道353线左潭大桥地处龙门县龙潭镇中心地段,是龙门县城通往地派镇以及广州从化、韶关新丰等地区的主干线。左潭大桥的开通,大大改善和优化了龙门县交通环境,群众出行也更为安全便捷。

原左潭大桥建于1978年,全长126米,桥宽9米,为4×25米的双曲拱桥,是当地通往地派镇、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密溪林场以及广州从化的重要通道。2016年5月,该桥经专业机构检测评定为四类桥,处于危险状态。根据省、市决策部署,该大桥于去年11月开始拆除重建。

龙门县公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省道353线左潭大桥改建工程是龙门县今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项目工程总造价为2070万元。新建的左潭大桥长130.6米,宽13.4米(行车道宽8米+人行道2×2.7米),为5×25米预应力小箱梁桥,双向两车道。

在龙潭镇政府及县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下,参建单位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倒排施工工期,于今年9月初完成大桥改建项目主体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一个多月,并于10月16日开通试运行。

“群众关心的事情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龙门县公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县公路部门围绕群众关注的道路交通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大力推进龙门县交通道路和桥梁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安全出行问题。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姚志玲 黄志辉 邬欣欣

新闻推荐

关于水门直街26号住宅楼加建电梯的公示

日前,本局收到郑日东等28户对水门直街26号住宅楼加建电梯的申请及有关材料。依照《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二十九条的有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