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邱氏书室
邱喜桂
黄国钦兄一篇《谒万木草堂》,撩起我去谒“邱氏书室”的兴趣。邱氏书室,“万木草堂”发端处,况兼为我邱姓宗贤远见卓识创立的一姓书室。
说走就走,初秋的一天上午,我和老伴乘地铁来到中山4路,用手机导航,终于寻觅到邱氏书室。
眼前的邱氏书室,在车水马龙闹市的一隅,在周际高楼大厦簇拥下,显得些许逼仄。但它古色古香,简朴雅致,自成院落,别具一格,透出书香世家气息。
看到门面石额上端正庄重“邱氏书室”四字,知道是为数不多留存下来的原迹时,心里稍为宽慰。
二百多年风雨,三个时代沧桑。万木草堂的3处教学点,邝氏祠和仰高祠,辉煌湮灭,仅留名谓。唯邱氏书室幸存。
邱氏书室门外左侧,绿竹前面,赫然立一巨型铜雕像,走近一看,是《丘逢甲》,雕者为著名大师潘鹤。
雕像丘逢甲,左手拿着诗文、右手执大刀直抵象征着台湾岛造型的雕塑底座,神情忧郁,面露愤慨,意在表现他收复台湾,驱逐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丘逢甲(1864-1912),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梅州蕉岭县)。
丘逢甲出生于台湾,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在其父的亲自教授下,六七岁即能吟读、属对。
丘逢甲14岁时赴台南应童子试,获全台第一,受福建巡抚兼学台丁日昌注意。丁日昌出一联:甲年逢甲子,丘逢甲稍加思索对上:丁岁遇丁公。丁日昌叹为“神童”,特赠“东宁才子”印一方,由此闻名全台。丘逢甲23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
丘逢甲抗日寇,保台湾,办新学,历史已结论他为保台志士,爱国诗人。他曾会晤康梁,在此居住,为丘(邱)氏族人的佼佼者,广州定万木草堂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丘逢甲应是其内容之一。
跨入门槛,看了简介,知道了邱氏书室的来龙去脉:为使广东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有个居住处,1804年,增城县举人邱觉黉倡议,在广州建邱氏书室。
经广府邱姓族人决议,终由增城县(今增城区)、阳山县、乳源县、平远县、博罗县、河源县(今河源市)、大埔县、镇平县(今蕉岭县)、从化县(今从化区)、花县(今花都区)等12县丘(邱)氏族人集资1600两白银兴建,落成于1808年。
3年后,清光绪十七年(1891)春天,康有为租赁邱氏书室正式开设学堂,取名“长兴学舍”。
同年3月,康有为撰写了《长兴学记》作为学规,以《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纲,对学生施以德、智、体教育。明确提出中体西用为办学宗旨,采用中西并重的教育内容。对当时的书院教学影响很大。
翌年,因“以来者日众,旧址不敷周旋”,迁至邝氏祠,此时学生达40余人。
随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舍再次搬迁。1893年迁到广府学宫仰高祠。至此,康有为才正式给学堂命名——万木草堂,并亲题匾额高悬堂上。
万木草堂创办之初,康有为就主张“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草堂的命名,就含有为国家培养万千栋梁之材的意思。
邱氏书室是广东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书院,比著名的陈家祠还早50年。
往里走,邱氏书室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青砖祠堂式建筑。碌灰筒瓦,两边保留有部分灰塑,青砖墙石脚,砖木结构。平房,面积600多平方米。有头门、中堂、后堂(祖堂)、后楼和两旁房舍。
同所有邱氏祠堂一样,中间挂姜太公、丘穆公像。两边对联为“渭水源流远;营丘世泽长”。
石檐柱,木金柱,穿斗式梁架……室内隔开几个小室,分别摆放着康有为的一些著作以及照片。
邱氏书室第一进的天井右侧,坐落着潘鹤大师创作的高近3米、重约2吨的《康有为与梁启超》铜铸雕像。
康有为身穿长袍,目光深沉,抚着一叠书,寓意维新思想源于此。梁启超身穿西装,左手轻抚师背,右手几近康书,师徒目光一致,望同方向。让人体味到,当是时,师徒志同道合,勇担培养维新变革人才重任。
雕像康坐梁立,身后,波涛汹涌,寓意当时中国正处变革时代。揭示近代志士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志向。
1888年,康有为怀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情,以布衣之身进京上书,请求变法,未成,反被斥为书生狂言遭到攻击。
在京日久,康有为深感“以爱国民之愚,而人才之乏也,非别制造兴国之才,不足以救国”,决计讲学于粤城。
梁启超是康门弟子中最重要的人物,在万木草堂学习时,梁启超经常作为学长,帮助老师监管学生。他不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而且被公认为清末民初最优秀的学者之一,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万木草堂被清政府查封,焚毁藏书300余箱。租借的“邱氏书室”归还了邱氏族人。
1953年邱氏家族将“邱氏书室”移交给了广州市政府,之后这里一度成为东风锁厂的车间,并陆续住进了44户居民,变为大杂院。
住户们在里面修厕所、打墙壁,严重破坏了房屋结构,很多建筑部件和文物遭到破坏或遗失。
30年后,万木草堂被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广州市投入1300万元迁出40多户居民,对草堂进行全面修缮。
2006年,广州市城市复建公司结合中山四路复建工程,根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又投入230多万元对万木草堂进行了全面的修缮,旧址主体建筑全面恢复原貌。邱氏书室,终于“重见天日”。
2009年起,万木书院、万木草堂国学教育中心、《万木开讲》国学讲坛、康梁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校友活动中心、广府文化研究中心等,先后落户邱氏书室,并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万木草堂”,成了岭南文化的新名片。
步出邱氏书室,回望后堂高悬着的康有为手书“万木草堂”匾额,我知道,邱氏书室已不是一姓之书室,而是承载着万木草堂的一切,戊戌变法策源地,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康梁文化、邱姓文化……研究基地。
正写此文,传来特大喜讯,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准邱氏书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想到再也没人敢来打墙洞挖厕所了,由衷地感到欣慰!
新闻推荐
全国基层科协“三长”论坛在宁举办 博罗县科协分享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工作
本报讯(记者蔡敏霞刘雷)10月18日,由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主办、江苏省科协承办的全国基层科协“三长”论坛在南京举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