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社发展奉献青春,在报业集团找到真爱 为这个大家庭自豪

惠州日报 2019-10-16 09:15

陈锦胜

陈水清

黄俊琦

许方健

郭亮平-周觅

李苗-刘丹

邓惠婷-邱若蓉

涂坚-董智媛

惠州报业的成长,凝聚着一代代新闻人的心血。他们秉持新闻理想,践行肩头责任,默默付出不言累。《惠州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记者特意采访了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部分老员工代表和数对夫妻档,听他们讲述与报业的故事,抒发对报业的情怀,憧憬美好未来。

老员工

报业正青春 未来更美好

姓名:陈锦胜

部门:文化生活(理论)部

年龄:56岁

在报业工作年限:33年

感言:33年,我参与着,见证着!

1986年初,因《东江报》复刊急需办报人才,在惠阳地区农业学校当老师的陈锦胜被推荐到报社。

“报到时,社领导跟我说,学校不愿放人,是他答应帮忙协调两人去学校才把我换来的。”陈锦胜说,这深深触动了他,成为他此后一直坚守在报社的原因之一。

1986年5月1日,《东江报》正式复刊。办报之初,报社只有十几号人。那时候,从写稿、改稿、画版,到印刷工人捡字、排版、出样,是完全的手工操作。印刷车间一排排的架子上堆放着密密麻麻各种字号的铅字,捡字工人手拿稿纸按字或词组穿梭在车间捡字的情景,至今仍深深刻在陈锦胜的脑海里。

30多年间,报纸几经改名,社址也多次搬迁,陈锦胜先后在多个部门工作,始终坚守在采编一线。

回首过往,陈锦胜说,能亲身参与《东江报》的创办、《惠州报》的转型、《惠州日报》的成长、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的成立、集团“融·创赢未来”战略的实施,如今见证《惠州日报》迎来创刊70年,从单一的报纸发展成为全媒体、全覆盖、全天候、全视角、全流程、全链条“六全”传媒集团,与有荣焉。

他衷心祝福:“惠州正青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扎根惠州这块沃土,也正青春,相信报业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心血浇灌让报纸容颜不老

姓名:陈水清

部门:要闻部

年龄:57岁

在报业工作年限:31年

感言:岁月流逝,自己容颜越来越老了,希望每天在自己手里成型的报纸越来越年轻,越来越美!

报纸出版需要各种人才,有美术专长的陈水清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广州美术学院科班毕业,1988年进入报社做美术编辑,2006年起至今一直担任《惠州日报》版式总监。

30多年做版式把关,陈水清一直负责报纸的“脸面”。回忆起《惠州日报》容颜的变化,他如数家珍。从小报到大报,从薄报到厚报,从黑白到彩色,从粗放到精致……陈水清打趣说,随着岁月流逝,自己容颜越来越老了,每天在自己手里成型的报纸,容颜却越来越年轻了,颜值越来越高了。

为了《惠州日报》的颜值靓丽,作为关键责任人,陈水清的付出和坚持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版式设计工作特殊,都是夜班,“黑白颠倒”的生活,陈水清已坚守31年;报纸除了春节停刊小几天,平时天天要出版,为此,陈水清很少休假,几乎没休过连续一周以上的长假;为了常变常新,报纸每年都要改版,面对一轮又一轮的改版任务,陈水清为之呕心沥血绞尽脑汁。

在陈水清眼中,报纸是文化产品,是高雅的、精致的,他一直把报纸当成艺术品对待,版式设计的过程,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蓦然回首,31年的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皆成过去。展望未来,陈水清惟愿报业集团蒸蒸日上不断发展,《惠州日报》永葆青春、容颜不老。

影像记录惠州改革发展史

姓名:黄俊琦

部门:采访部

年龄:55岁

在报业工作年限:34年

感言:我将34年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报业集团的新闻摄影,无怨无悔!

1985年,自《东江报》开始筹备复刊,黄俊琦就参与进来了,当时他21岁,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浑身干劲十足。当时他不曾想到的是,自己自此与报社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30多年。

在报社,黄俊琦先是做美术设计、美术编辑,后转为专职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惠州的大事小情,主要专职拍摄中央和省领导在惠州的活动以及市主要领导的政务活动。对自己热爱的新闻摄影工作,黄俊琦全身心投入。

数十年扎根惠州见证新闻第一现场,黄俊琦拍摄了大量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翻开他珍藏的作品资料,一幅幅图片汇聚成一部生动形象的惠州改革发展影像史。

亲历报社30多年的发展,黄俊琦感慨良多。对《东江报》刚复刊时的艰苦条件,他至今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他讲述说,当时办公用的桌子、沙发,都是从其他单位捡回来、要回来的旧货。连《东江报》的招牌,也是他当时用油漆在木板上写好,搭把梯子钉在荔浦风清路口的木棉树上。

30多年间,随着惠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报社实力也日益壮大,先后搬了好几次家,黄俊琦说,现在各方面条件跟过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回顾数十年美好的青春年华,黄俊琦说自己是幸运的,是幸福的,以后将继续为钟爱的新闻事业而努力。

见证报纸从无到有质量高

姓名:许方健

部门:后勤服务中心

年龄:58岁

在报业工作年限:33年

感言:见证报纸从无到有,从薄到厚,且质量一天天提高,我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我进入报社时,报纸还没复刊。”许方健清晰记得,1986年1月份进入报社后,他就跟着领导为即将复刊的《东江报》奔忙。当时报社只设政文部、要闻部、行政发行广告科3个部门,许方健在行政发行广告科,主要负责开车。当时报社只有一部车,当年春节前《东江报》样报出好后,他要开两个多小时车载着社长和同事们一起去东莞印刷。到了东莞,一待就是三四天,领导和同事们齐心协力一起检查样报、做校对等工作。一直到当年5月份,报纸改为在惠阳印刷厂印刷,许方健和领导同事们才不用为每期印报纸跑到东莞。

印刷问题解决了,但领导、记者要出去采访,仍然面临很多交通不便。1987年,许方健载着时任副社长,去采访海陆丰大洪水,由于汛情及交通不便,他和副社长在当地一待就是16天,每天一大早出去,晚上才回到招待所。当时报纸已经从复刊初期的每月一期增加到每周两期,所以时效性要求也大大提高。副社长回到招待所后深夜赶稿,然后再跑到当地政府办打电话回报社,请同事抄录下来。

33年来,许方健看着报社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几号人到现在几百人,兵强马壮;报纸从每月一期到后来的每天一期(春节假期除外),从薄到厚,从最初的一期几个版到现在有特刊时多达100多个版,报纸质量也在一天天提高。

夫妻档

丈夫追随妻子 与集团同进步

夫妻姓名:郭亮平、周觅

各自部门:要闻部、采访部

各自年龄:40岁、37岁

各自在报业工作年限:5年、11年

感言:回首十多年前刚来报社时的誓言,相信再一个十年后,我们依然会记得:报纸有魂,报人铸之,我以我心铸报魂。

郭亮平,2014年进报社,先后在《惠州日报》经济专题部、要闻部从事摄影记者、编辑等工作。周觅,2008年进报社,一直在《惠州日报》采访部从事记者工作,目前是采访部的首席记者。

“都说白天不懂夜的黑,我和老郭正相反。”周觅说,以前郭亮平不在报业工作的时候,他不懂为什么她经常深夜凌晨还趴在书桌前写稿、改稿,两人也因此会时不时有些口角之争。自从他加入报业大家庭后,变得相互间更能理解对方,争吵也变少了。

“每逢节假日,她总有一大堆加班工作的理由,我当时还没在报社工作,确实也不了解报人的工作情况,心里多少对她会有些抱怨和不理解。”郭亮平说,但也正是因为周觅对新闻的执着和热情感染了他,他想去她工作的地方和她一起并肩战斗。

“从事记者的11年里,我觉得做记者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周觅说,人们常说,最好的工作就是有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去做一件有情有义的事。很幸运她找到了。“我和采访部的兄弟姐妹一起,在没有任何娱乐设施的海岛上与坚守的教师同吃同住,去报道他们的事迹;在台风肆虐后的大山里,冒着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寻找那些互助互爱的故事……”周觅坦言,即使这个世界多么纷繁复杂,最能打动人心让人潸然泪下的依然是人性中最真挚、最温暖的那一面。她始终相信,无论传统媒体的未来趋势如何,人们总需要有这么一个阵地,坚守着,去发现真善美,去传递正能量。也许,这就是报人坚持的真义吧。“报纸有魂,报人铸之,我以我心铸报魂!”

感谢报业大家 成就我们小家

夫妻姓名:李苗、刘丹

各自部门:新媒体部、新媒体部

各自年龄:34岁、29岁

各自在报业工作年限:8年、3年半

感言:工作、恋爱、结婚、生子都是在报业完成的,我们愿将青春奉献给报业,和报业共同成长,祝福报业未来更加美好!

李苗,2011年进报社,先后在发行部、后勤部、新媒体部从事司机、摄像等相关工作。刘丹,2016年进报社,先后在经济专题部、新媒体部从事记者和惠州文明网、惠州发布编辑等相关工作。

“刚进报社时正遇上新媒体转型期,但兄弟姐妹们能够众志成城,携手并肩共同扛过去。”刘丹说,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今日惠州网举行的春晚,新媒体举全部门的力量一起参与。2016年12月的春晚,刘丹表演的节目《逐梦飞翔》是李苗负责录制拍摄的。“那次是我们之间的一个转折点。”刘丹说,那次活动以后,他俩正式确立为男女朋友关系,紧接着就是结婚生孩子。

“李苗常常要加班,孩子经常是我自己带,就拿这个国庆节来说,李苗仅休息了两天,其余时间不是准备拍摄就是在拍摄的路上。”刘丹说,因为自己也是报业的一员,所以很理解李苗的工作。独自带孩子有时也会累,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

李苗说,进报社的8年时间里,岗位的变动见证了报业的转变。“我们的平台变多了。”刘丹说,集团实施“融·创赢未来”战略后,资源更加全面系统,融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好,部门之间的联动力也更足了。

报业牵线结缘 未来更有盼头

夫妻姓名:邱若蓉、邓惠婷

各自部门:采访部、新媒体部

各自年龄:32岁、28岁

各自在报业工作年限:10年、5年

感言:希望自己的小家庭能够和报社大家庭共同进步,祝福报社的未来越来越美好!

邱若蓉,2009年进报社,先后在新媒体部、《东江时报》、《惠州日报》采访部从事记者等相关工作。邓惠婷,2014年进报社,先后在《惠州日报》要闻部、新媒体部从事编辑、惠州头条微信编辑等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惠州城市解放70周年、《惠州日报》创刊70周年,今年的国庆节,我还娶到了我挚爱的妻子。对我个人而言,今年的国庆节意义非凡。”邱若蓉回忆起与邓惠婷的初相识,要追溯到2017年惠州市举办的中医科学大会。“我作为日报记者,惠婷作为新媒体负责惠州发布的"小编"一起到罗浮山忙碌。在几天的相处过程中,我们相互间有了些了解。”邱若蓉说。

那之后,两人开始增多了沟通和联系。“聊着聊着才发现,原来我们之间有这么多共鸣和相似之处。”邓惠婷说。“感谢集团,让我能够与邱若蓉相识相爱相恋,直至步入婚姻的殿堂。”

见证了集团的变化,员工福利越来越好,夫妻俩的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邱若蓉说,“我对集团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报社也在朝着融媒体发展方向奋力前行,作为报人,我们也会紧追集团的步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守望新闻理想 奉献最好青春

夫妻姓名:涂坚、董智媛

各自部门:教育事业部、采访部

各自年龄:38岁、35岁

各自在报业工作年限:14年、12年

感言:回首过去,我们将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集团;未来,我们将用更美好的年华陪伴集团发展。

涂坚,2005年进报社,先后在《惠州日报》深度报道部、《东江时报》、《惠州日报》教育事业部,经历记者、编辑等工作岗位。董智媛,2007年进报社,一直在《惠州日报》采访部工作,负责时政新闻、微信公众号运营等工作。

“因为热爱,我们俩大学选择了新闻专业。当我们离开青葱的大学校园后,都能从事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这个大家庭,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彼此,这是何其幸运的事。”董智媛说,他俩从恋爱到结婚,10年来,有甜也有苦。

“2012年,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宝贝,怀孕期间,妻子仍在采访一线奔波。”涂坚说,他当时做夜班编辑,常年工作至凌晨两三时。他犹记得妻子怀孕7个月左右突然身体不适,需住院保胎。而他因值守夜班无法请假,只能每天下了夜班再到医院照顾,第二天再继续上夜班,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

“大概有七八年的时间,我迎着清晨的阳光外出采访,他披着半夜的星光回家,一天三顿饭,只有中午能坐在一起吃。”董智媛说,有时候涂坚休息,她却碰上晚上采访或赶稿,忙完已临近午夜。

“回想当年,我们都是刚刚踏入社会的新鲜人,稚嫩、青涩。集团给予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将新闻理想付诸实践,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磨炼,逐渐成长为成熟的新闻工作者。”董智媛说,“时代在变,技术在变,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在变,但我们的初心不变!记者,始终记着,这是我们从不停歇的事业。”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张荟婷 图片由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和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关于注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红线图的公告惠阳自然(公告)〔2019〕20号

惠阳区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于1992年4月核发了曾志远、胡玉纯、魏纪强、张瑞媚和严芬位于惠阳区淡水街道泗水地段六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