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丰收之村”的沧海桑田 从疍家蓢到邓家蓢再到万家蓢 看万丰社区村名的演变

宝安日报 2019-08-28 07:04

牌坊。

潘甲弟雕像。

同治年间的“赏戴蓝翎”匾。

坐落于宝安区新桥街道中心路以西的万丰社区,过去叫万家蓢,在宝安大道以东,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村落。疍(也作蛋)家蓢、邓家蓢,这两个名字由来已久,于明朝中后期又出现万家蓢的称谓,上世纪五十年代又改为万丰村。万丰,取其“万家丰收”之意。所以,万丰村就是“万家丰收之村”,明代音乐家潘楫就出自这里。

笔者从其村名的演变过程,探究这条古村落在历史长河中所走过的历程,挖掘其更加深层的历史文化。

村名由来 由姓氏演变而来

在大批南下移民到此之前,这一带即为疍户们的聚居之地,蓢是沿海地区带湿地的海湾或涌湾,如松岗的蓢下、公明的李松蓢等。大量疍民在此聚居而成为村落,故称为疍家蓢村,并建有疍家蓢墟。由此可见,聚居在这里的疍民不在少数。

既是疍家蓢,为何又叫邓家蓢呢?据史料记载,北宋徽宗年间,宝安邓姓始祖邓符协是江西吉安人,为官阳春令,后在桂角山岑田(今香港新界锦田)创办瀛台书院,聚朋讲学。其五世孙到疍家蓢一带开垦耕作,在此繁衍生息,人口渐多,并逐渐占据了疍家蓢村的大部分地方,因“疍”与“邓”音近,于是有了邓家蓢之称。在万丰大钟山的东坡上有其五世孙邓益逊与夫人廖氏之墓为证。这样,邓家蓢村的来由也有了依据。

邓姓鼎盛时期,在福永怀德兴旺起来的潘姓,四世祖潘礼智在明初时期迁居这里,因其后人多有功名,而且威望越来越大,有取代邓姓之势。

到了明朝中叶,潘姓第十世祖潘甲第,改邓家蓢为万家蓢(注:当时这里既是村落又有墟市,聚居的姓氏较多,有邓、潘、莫、廖、叶等)。

后来,邓姓居民、疍户等相继外迁,潘姓人家较多。这样,曾是疍民祖居之地的疍家蓢便逐渐变成潘家村了。

邓家蓢村,在族谱及诗文中,常被称之为“蓢溪”,所谓“肇基福永,再拓蓢溪”。这是因为村前有一条叫白陂河的小溪。因此,蓢溪就成为邓家蓢村的别名,有时邓家蓢亦称为“定家蓢”,如万丰潘氏《长房爱岗房谱》即称邓家蓢为“定家蓢”。“邓”与“定”在新桥、沙井一带的方言中为谐音,故有此称。

宝安潘氏十六世祖潘颖田诗云:“宋季播迁散岭南,卜居福永近潮涘。择移疍蓢早飞腾,理学贤书犹贡士。”这首诗大体上反映了宋代宝安这支潘氏家族南迁的时间及过程。

疍的解释 疍户皆以舟楫为宅

“疍”,古辞书注为“南方蛮族名”。唐朝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中有“林蛮洞疍”之称,并注“南方夷也”。《桂海虞衡志》亦注:“疍,海上水居蛮也。”《辞海》载:“以打鱼为业者,俗称鱼疍;取蚝者,俗称蚝疍;伐山取木者,俗称木疍;采珠者,称乌疍户,多以舟为家,亦称龙户……”

据明崇祯《东莞县志》记载:“疍户皆以舟楫为宅,捕鱼为业,或编篷濒水居,谓之水栏。见水色则知有龙,故又曰龙户。齐民则目为疍家。其来不可考。按秦始皇使尉屠睢统五军。监禄西瓯王,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竞此即其民耶?自唐朝以来,计户输课于官,洪武初,编户立里长,属河伯所,岁收渔课。因有疍户之称。其姓麦、濮、何、苏、吴、顾、曾,土人不与结婚。近亦有土著服食视贫民,而罾门海面,多归势家矣。”清朝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八《人语》载:“诸疍以艇为家,是曰疍家。”清朝雍正七年,世宗宪皇帝也有《恩恤广东疍户》上谕:“闻粤东地方,四民之外,另有一种,名为疍户,即猺蛮之类;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通省河路,俱有疍船,生齿繁多,不可数计。粤民视疍户为卑贱之流,不容登岸居住,疍户亦不敢与平民抗衡,畏威隐忍,跼蹐舟中,终身不获安居之乐,深可悯恻。疍户本属良民,无可轻贱摈弃之处。且彼输纳鱼课,与齐民一体,安得地方积习,强为区别,而使之飘荡靡宁乎。著该督抚等转饬有司,通行晓谕:凡无力之疍户,听其在船自便,不必强令登岸;如有力能建造房屋及搭棚栖身者,准其在于近水村庄居住,与齐民一同,编列甲户,以便稽查。势豪土棍,不得借端欺凌驱逐。并令有司劝谕疍户,开垦荒地,播种力田,共为务本之人,以副朕一视同仁之意。特谕。”由此可知,雍正皇帝也体恤这一类子民。

疍人有可能为古越(粤)人其中的一支后裔。他们居住在海边,多住在船上,以打鱼、取蚝和采珠为业。

历代人物 衣冠晋代羨名流

潘义察,号淡歼,宝安潘氏五世祖,礼敬之次子,邓家蓢开基祖礼智之继之也。潘义察一生好义,不以良田美宅为念,恒以造福子孙为怀。时新桥、沙井等地海滨豪右,多为海商,无不噬弱肉以肥其身。义察独不牙齿其行,专以勤耕力作,取农桑鱼盐之值。衣食而外即用以供子弟读诗书、明礼义。家道稍宽,即安然自足,不图聚殓。凡有国赋课税,必率先缴纳;民间义举,公益慈善,必尽心尽力。故当时东莞县令萧毗陵举为乡宾,每年邀参与宴饮,以其仪型作为县人表率。

潘义察死后,与妣梁安人合葬于本乡之赵王坑,其地今属福永。潘毅,字以仁,号竹溪,潘义察之子,生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前后,为宝安潘氏六世祖。潘毅自幼好学,为邓家蓢潘氏首位入县学者。潘毅所居之邓家蓢,有山有水,据海山之胜,土地肥沃,先代所植之竹,至是已长成林,极望无际。每当二暑三伏,耕读之暇,潘毅则于林间溪上垂钓品茗。

潘毅有二子:长潘辕、次潘轸,均为有识之士。潘辕为万丰村潘氏四房之祖。潘轸为香山潘氏开基祖。潘辕,号东庄,潘毅长子,生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前后,为宝安潘氏七世祖,世居邓家蓢,乃有情有义的有识之士。夫人王氏,生子山,号松巢。

潘辕爱好种植荔枝,其名号亦与荔枝有关,叫“东庄”。宋代以来,自苏东坡在惠州啖荔枝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尝荔绝唱后,岭南尝荔之风方兴未艾。位于岭南中南部的东莞县,也是种植荔枝的好地方。潘辕屋后是荔枝园,园中建有荔枝亭,亭中置石床、石桌、石凳,每当荔枝熟时,各路亲朋故友、文人墨客在荔枝园亭中尝荔啖荔,饮酒品茗,题诗作画。

潘轸,号盘涧,潘毅次子,生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前后,为宝安潘氏七世祖,长于邓家萌村,读书有成,为官香山后,遂迁居香山沙井沙尾乡。田园淡雅、高风亮节,皆自祖宗代代流传下来,至潘毅、潘轸这一代更为发扬光大。

潘轸之子名岐,号竹斋,居香山。潘山,号松巢,乃潘辕之子,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前后,为宝安潘氏八世祖,赠文林郎,敇授衡州府耒阳县知县。生子四:长子潘楫、次子潘相、三子潘模、四子潘楠。四子后分邓家蓢四大房。潘山也是位专门从事田园耕作之隐士,有文化有学识,别号“松巢”,意即筑室于山岗松林之中,不出山,不入都市,一生以山水自娱。潘山后因子楫、孙甲第、曾孙颐而显贵,数代人的努力终结硕果。

潘楫,号钟冈,乃宝安潘氏九世祖,潘松巢之长子,生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前后,长于书香世家,是个非常重信义的文人。作为一个学者,潘楫以治《春秋》为本,为入仕之道。著有《钟冈诗集》《文房余稿》《监议》等行世。

潘楫参与《东莞县志》的修撰,其功不可没。他还组织乡人续修谱牒,集资建祠,以光宗耀祖,鼓励后进。其治家、治乡之道,载入其《潘氏家谱》,传于子孙后代。潘楫教子有方。其子潘甲第得父教,以治《春秋》,于嘉靖戊午(1558年)以《春秋》中乡试(举人),官至知县。潘楫以其子累赠乡进士文林郎。

当然,潘楫最大的成就是研究音乐,为此他花费了毕生的心血。正因为此,潘楫未走仕途,他著有《律吕图说》一套行世。律吕,是古代正乐律之器。律吕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为著此书。潘楫是深圳历史上少见的研究音乐的学者。

潘楫的才华行为与品德,不但为族人,也为全县的人树立了榜样。明万历元年(1573年),分东莞县立新安县。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县城设立乡贤祠,经当时新安知县王廷钺批准,潘楫入祀乡贤、文庙,并建树灵牌往潘楫成为深圳历史上当之无愧的著名的理学名贤。

潘楫是万丰潘氏长房的代表人物,夫人江氏,生子三:长甲第、次甲科、三甲榜,子以甲第为贵,孙以甲科长子潘颐为贵,祖、父、孙三代大开邓家蓢之文风、政风。

潘甲第,字伯登,号肖冈,出生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前后,宝安潘氏十世祖,乡贤潘楫之长子,专治《春秋》,明嘉靖戊三十七年(1558年)以《春秋》中乡试(举人)十九名,一举成名。潘甲第是个孝子,父不在家,尽心尽责地照顾其母,以“躬耕供母”美称闻名乡里,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是潘甲第中举整整一个花甲,为此当地举行过盛大宴会,既纪念他中举六十周年,又为其祝寿,这在新安县的历史上是罕有的事情。

万历元年(1573年),潘甲第、汪桂等出资在三都大钟山下建起黄孝子祠,并买田置渡收租以供祭该祠。潘甲第的建树也载于《新安县志》。

目前发现的潘甲第留下的文章见有《重修宝安潘氏家谱序》《重修江月戴公墓志铭》两篇,其第二篇是甲第九十三岁时所撰。

潘甲第生有二子:长潘震,次潘燕,均是有才学之士。今潘甲第的后代多分布在沙井万丰村、福田石夏村和香港洲头村等地。

潘甲第主持了重修宝安潘氏族谱的二修谱,今流传的清咸丰四年《宝安龙堂怀德荥阳潘氏家谱》尚保留有潘甲第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孟撰的《重修宝安潘氏家谱序》。

在著作方面,潘甲第成就颇丰,著有《遐方迩言》《宝安常集》行世,但今已失传。

潘甲科,号述冈,宝安潘氏十世祖,乡贤潘楫之子,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前后。潘甲科世居邓家蓢村,生子四:长潘颐、次潘益、三潘履、四潘熙。潘甲科因长子颐乡贡生而贵,赠乡进士儒林郞。后裔在村中为其建祠堂,名曰“述冈祖祠”。

据清康熙《新安县志》卷之三《地理志·都里·墟市》有邓家蓢和疍家蓢墟的记载。而清嘉庆《新安县志》卷之二《舆地图·墟市》记载“疍家蓢墟(今废)”的记载,而在《都里·福永司管属村庄》的记载也是“邓家蓢”,可见,万家蓢一名可能仅流传于口头。

1949年后,万家蓢这一称谓仍在民间流传,而邓家蓢之名则已鲜为人知,至于疍家蓢,只偶见于地方典籍和古地图中,当代已无人知晓。

此文由石泰康整理,参考资料有《东莞县志》《宝安县志》《万丰村潘氏家族谱》和《万丰村史》等研究著作

图片摄影:石泰康

新闻推荐

关于马安中心区JD17-01、JD23-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调整建议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草案)的公告惠市自然资函〔2019〕1626号

为进一步优化马安中心区JD17-01、JD23-01地块的用地功能布局,提高路网密度,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我局对马安中心区JD17-01、JD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