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红都”风雷震震华南抗战中流砥柱 惠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重要的革命策源地,众多革命旧址见证历史荣光

惠州日报 2019-05-16 08:38

矗立在中洞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雕塑。王建桥 摄

红四师转战龙门线路示意图。黄宇翔 摄

东纵纪念馆。刘建威 谭 琳 摄

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赖金朗 黄少卿 摄

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岭东雄郡”之称。雄踞岭东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惠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宋末文天祥在惠州兴兵抗元以来,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深扎于惠州这一方风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惠州人。无论是反清复汉、缔造共和的辛亥革命,还是抵御外侮、还我河山的抗日战争,惠州都是一座表现出色的城市。辛亥革命英烈郑士良、罗仲霍、严确廷,以身许国,壮怀激烈;廖仲恺、邓演达、叶挺等本土俊彦,更是近现代革命家,为了追求真理,振兴中华,殒身不恤,彪炳青史。

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东江红都”高潭苏维埃政权成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红军队伍之一,从香港秘密大营救“惠州站”设立到东纵司令部驻扎罗浮山……这些红色往事和留存的众多革命旧址,见证历史荣光,亦如盛放的红棉,绽放在惠州的大地上,长盛不衰,成为惠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奋勇向前的动力,激励惠州人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奋力迈向争创国内一流城市的新征程。

关键词:“东江红都”

高潭革命之火燃遍东江

辛亥革命前,惠州是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在他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中,三洲田起义和七女湖起义发生在惠州,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南方的统治,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向前发展。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惠州革命薪火全面点燃。

位于惠东县东北部山区的高潭镇,与汕尾的海陆丰、河源紫金、梅州的五华接壤或临近。在高潭播下革命火种的是海陆丰农民运动创始人、有“农民运动大王”之称的彭湃。1922年秋天,彭湃徒步来到高潭,宣传发动革命,着手组建农会。受彭湃感召,黄星南、杨国辉等人串联发动,在水口乡成立了高潭第一个乡农会。当地群众的革命热情被点燃,革命运动遂呈火山爆发之势。1923年4月25日,高潭水口乡蔚起山房(学校)的空地上搭建起了会场。当黄星南宣布成立惠阳区第三区(高潭)农民协会时,会场上顿时掌声雷动。农民喊出了积聚在心中已久的声音:“打倒土豪劣绅!”“农民团结起来!”预示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正式拉开帷幕。

1925年初,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党的组织,加强对革命群众斗争的领导。当年夏初,海丰方面派人到高潭发展党员,吸收了经过两年多农民运动锻炼的黄星南、杨国辉、张佐忠、马子荣、黄奋、黄子琦、钟金凤7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成由黄星南任书记的中共高潭特别支部。1926年初,中共高潭特支发展了第二批党员,党员人数达50人,群众团体亦得到迅速发展,各种学校先后开办。

南昌起义后,起义军挥师南下粤东。红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从陆丰东南部转战大安、新田,于1927年10月12日进入高潭中洞,约1200人。东江特委将进驻的起义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四团,师部设在百庆楼。1927年11月11日,黄星南在高潭下圩埔主持召开万人大会,并宣读《高潭全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宣言》,正式宣布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批苏维埃政权之一。

1939年,中共惠阳县委多次派出专人来到高潭,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3月,曾生率领新编游击大队,突破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和地方武装的包围,抵达高潭,成功地躲过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搜捕。1940年8月,中共惠阳县委为加强地下党的领导,先后派黄秉、黄云鹏、叶英等到高潭,组成中共高潭区委。至1941年3月,区委共发展党员80人,建立13个支部,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1946年,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在高潭活动的人民武装为保存实力,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让部分同志复员,将枪支掩埋,其余人员转移上山,暂时隐蔽。1948年初,高潭区工委组建,后改为区委,加快了发展党组织的工作。1949年冬,高潭各村成立村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潭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迎来了解放。

关键词:龙门改编

红四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红军队伍之一

当惠东高潭刚成立苏维埃政权,惠州北部的龙门县,迎来了中国第一支红军过境,东江北部的革命火种开始播撒。

1927年12月11日凌晨,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起义领导机关在发布的《红旗号外》中宣布组织“工农红军”,并公布了工农红军领导人名单,参加起义的工农兵在起义爆发的当天就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12月13日,广州起义失败后,起义军余部1200多人,突破重围,进入了花县县城。

据相关党史资料记载,在广州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只是任命了叶挺为总司令、徐光英为总参谋长,还没有来得及整编部队,所有的起义部队还使用原来的番号。起义失败后,大部分余部聚合到花县县城。在花县,中共党员唐维、王侃予、袁裕、徐向前等把来自各部的起义军重新组织起来,宣告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选举叶墉为师长,宋湘涛为副师长,成立了师委会,由唐维任师党委书记。

红四师的成立,在我军创建初期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红军队伍之一。红四师于12月19日转战到龙门地派,至此没有了反动民团的攻击,次日经王坪到达县城,在龙门县城休整。红四师在龙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改编。据红四师十团老兵、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程子华1977年的回忆录《在红四师的日子里》记载,抵达“龙门县城,部队改编为红军第四师,我说的是龙门改编,在花县打仗没有时间改编,师长叶墉,党代表王侃予,袁裕为参谋长”。

在龙门县城,红四师党委书记唐维、政治部主任王侃予正式介绍黄埔军校出身的叶镛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四师进行了整编,一营改为十团,由白鑫任团长,徐向前任党代表(后任师参谋长、师长);二营改为十一团,三营改为十二团。

红四师进入龙门县城时,县城古冚口街(今顶新街)两侧站满了欢迎红四师的数千名县城师生及各界人士。驻扎龙门县城期间,红四师积极宣传共产党的路线方针,还在龙门县商会召开了官吏、乡绅、富商会议,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宗旨。

经过短暂休整后,红四师于12月29日沿河源紫金方向开拔,于次年1月5日在海丰与红二师胜利会师。红四师后于1928年冬至1929年春,先后撤离东江地区,为东江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巨大的功勋。

“红四师是龙门人民最早直接接触到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其领导的红军队伍,为龙门播下了红色的种子。”据龙门县党史研究专家唐广祥介绍,这些种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发芽成长,使龙门成为江北地区中共武装的大后方,南昆山成为江北地委和江北司令部的所在地。龙门县是江北地区和惠州地区依靠自己的力量最早实现全境解放的一个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作出了特殊贡献。

关键词:“秘密大营救”

东纵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战期间,以东江纵队为主力的华南抗日武装,与八路军、新四军等一道,被朱德誉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1938年10月,日军由惠州大亚湾登陆,进而占领广州、香港。日军四进惠州城,大肆屠杀惠州人民。惠州人民不畏强暴,奋起还击。1938年12月,曾生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惠阳成立;不久,王作尧领导的“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在东莞成立。1940年9月,这两支抗日武装组成“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简称“东江纵队”)正式宣告成立。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进攻,东江纵队主动出击,迫使日伪军龟缩在据点。1945年初,随着东江纵队领导机关进驻罗浮山,罗浮山抗日根据地成为广东敌后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到1945年6月,东江纵队发展成为拥有9个支队和4个独立大队、11000多人的队伍。抗日根据地从东江向四面扩展,解放区的总面积约6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450万。据不完全统计,东江纵队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俘虏(包括投诚)约3500余人,缴获各种枪6500余支、炮25门。东江纵队有2500余名指战员英勇捐躯,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东江地区抗日游击战争不仅全力支持全国的抗战,也有力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41年底,日军占领香港后,许多被俘英军和一些国际友人被关押在香港深水埗等集中营。东江纵队为营救他们付出了巨大努力甚至流血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先后营救出被俘英军和国际友人共103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江纵队先后营救了8名美军飞行员。

值得注意的是,东江纵队上演了一场被誉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的秘密大营救,这就是著名的“粤港秘密大营救”。东江游击队自接到这次秘密营救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的任务后,从1942年1月5日开始,迅速组织被营救人员分批从香港秘密过海,由武工队员将他们护送到港九抗日游击队交通站,然后又分东西两条路线将他们送往东江抗日根据地。期间,惠州成了主要接送点之一。

在东江游击队以及广大群众的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秘密大营救,8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从日军严密封锁的港九地区成功被营救。众多资料表明,包括柳亚子、张澜、何香凝、邹韬奋、茅盾等在内的百余名著名人士曾入住惠州东湖旅店。香港秘密大营救“惠州站”,为争取最广泛的人士参加抗战和赢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奋战东江

粤赣湘边纵队配合解放军解放华南

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旋即爆发,惠州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解放战争中建立起来的一支人民武装部队,是粤赣湘边区人民的子弟兵。

1946年11月,中共广东区委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全面恢复广东地区的武装斗争,到1947年冬,粤赣湘边区作战部队由恢复武装斗争时的470人,发展到11790多人,并组织了地方民兵队伍和农民协会,建立了一个个游击基地。

为了扑灭粤赣湘边区的人民武装力量,从1947年12月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清剿”。江南地区武装部队主动寻找战机,内线外线相机歼敌,给敌人的“清剿”部队沉重的打击,取得了沙鱼涌、山子下、红花岭等一系列战斗的重大胜利。接着,九连地区的武装部队也取得了五战五捷的重大胜利,翁江、江北和五岭地区的部队主动出击,大量歼敌,扭转了战局。

1948年12月27日,粤赣湘边区党委在惠东县安墩镇黄沙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宣读了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决定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正式在惠东安墩宣告成立,并对东江各地的部队进行改编。“边纵”和“东一支”两个司令部分别设在现安墩镇黄沙小学和安墩镇大布村耀岭忠义堂。为了迅速建立和巩固以东江、韩江为中心的战略基地,粤赣湘边纵队发动了强大的春季攻势,歼灭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解放了大片乡村和许多城镇,初步建立了新、连、河、龙边和海、陆、惠、紫、五两块战略基地。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渡江之后,国民党反动派“隔江而治”的幻梦彻底破灭。粤赣湘边纵队先后解放龙川、五华、连平、和平、新丰、紫金等县城,并配合闽粤赣湘边纵队相继解放兴宁、大埔、蕉岭、平远、丰顺及闽西南的广大地区。东江、韩江大块根据地完全连成一片。当年7月之后,粤赣湘边纵队各部队乘胜出击,解放了江南、九连等五岭的广大乡村和十余座县城。七八月间,当野战军部队进入粤赣湘边区时,立即得到了全区军民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援。10月,粤赣湘边纵队配合第四兵团、第十五兵团和两广纵队,神速扫清区内残敌,迅速解放了粤赣湘边全境,为解放广东、解放华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粤赣湘边纵队百折不挠,浴血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进攻和大规模“清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斗的重大胜利,建立了400多万人口、纵横千里的解放区,解放了边区的大片乡村和许多城镇。作战部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解放战争初期的400多人发展到3.8万多人,为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进入广东、解放广东铺平了道路。

在解放战争中,粤赣湘边纵队对敌作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据不完全的统计,从1947年1月至1949年9月,共进行较大战斗848次,毙伤敌7400人,俘敌11000余人,起义6700余人,合计歼敌25200多人。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仲恺分局挂牌

惠州日报讯(记者林丽娟魏怡兰)日前,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仲恺分局挂牌。区委书记吴献民,区委副书记、区管委会主任张莉兰等出席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