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新蓝海建设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 惠州培育壮大生命健康新支柱产业,以特色中草药种植努力走出乡村振兴新路
惠州市一中药企业生产加工现场。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博罗药农在培育红脚艾苗。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作为日本津村药业第一大股东的平安集团,将投资的目光最终锁定在惠州。这个早在千年前就以“洞天药市”闻名岭南,而今更是“满山遍野草药香”的珠江东岸腹地城市,深深吸引了对方。平安集团计划在惠州罗浮山周边投资300亿元打造中医康养项目,谋划布局高端中医药研发创新基地。
这意味着,日本津村药业这家拥有126年历史的全球最大外包药企业,有望将其标准化种植、产品研发、品质检测标准等一系列技术引进到惠州先试先行。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精髓。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力争成为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并将中医药产业作为惠州着力发展的三大产业集群之一。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惠州中医药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站在中医药产业这一新蓝海风口,惠州正以建设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为契机,大胆探索试点,大力发展中药研发生产和中药材种植业,促进中医医疗、医养产业、康养产业、中药研发和高等教育等“五位一体”项目集群落地,打造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健康养生基地。
优势得天独厚
惠州中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青蒿,用它提取青蒿素,可以抗疟疾。”每逢节假日,罗浮山景区内葛洪博物馆、青蒿园等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景点备受游客热捧。
惠州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早在宋代,罗浮山“洞天药市”就是岭南著名的中药材集市。
早在公元334年,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隐居罗浮山。他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这句“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在千年之后改写了现代中医药历史——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受到启发,成功提取青蒿素,研发抗疟新药,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正是葛洪等无数名家名医积淀的医学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罗浮山有了独特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基因和优势。
中医药是惠州传统产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博罗县便以“一县五药厂”冠称全国。悠久历史品牌沉淀造就了一批惠州本土特色中药品牌,如罗浮山国药、九惠制药、新峰药业、惠州中药厂等,这些品牌产品大多经岭南民间中药验方研制生产而来,是具有本土特色和历史传承的产品,功能独特、疗效确切。
拿罗浮山百草油来说,一瓶3毫升的罗浮山百草油,经历了1600多年的传承,从最初的炼丹制药变成一种祛风解毒、消肿止痒的便民药,由68味中草药提取的百草精和11种植物精油配制而成,早已走进千家万户。
如今,“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中药文化遗产,“罗浮山百草油”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如此,在东南亚市场,新峰药业和九惠制药的产品借助“一带一路”机遇走出国门,受到周边国家消费者的普遍好评;香威中药饮片厂的饮片常年畅销台湾,信兴中药饮片厂的饮片也一直享誉香港。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35万亩,形成了中药材种植、中医药制造、中药研发、中医诊疗完整体系。惠州市还是全国中医科学大会的永久会址,中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数据显示,全市现有中药制剂企业8家,2018年中药生产总值超20亿元,近几年的中医药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其中,罗浮山国药、新峰药业、九惠制药等5家企业年产值过亿,成为惠州中医药领军企业。
助力乡村振兴
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发展路
4月的惠州,草长莺飞,万物生长。这个时节也是博罗县罗阳街道莲湖村鱼腥草种植户钟运金一家最繁忙的时候。
10多年前,钟运金尝试着种植鱼腥草,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一种,就“种”出了3栋楼房,村民形象地称为“鱼腥草楼”。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莲湖村,微风吹来鱼腥草散发出的特殊味道。钟运金介绍,他们家种了40亩鱼腥草,专门供给药厂。县里的新峰药业生产的鱼腥草注射剂,就是采购他们家种的鱼腥草。
种鱼腥草收入咋样?钟运金扳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市场价格,每亩产值约12000元,除去租金、人工和肥料等成本,每亩能净挣4000元左右,一年就有十多万元。
“我家的3栋楼,可以说都是鱼腥草"变"出来的。”钟运金笑着说,他们一家靠种鱼腥草实现脱贫致富。如今,在钟运金带领下,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数十户农户跟着钟运金一起,走上了发家致富路。
莲湖村是惠州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的一个缩影。正是看好中医药产业的广阔前景,惠州以中药材特色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正在铺就。
博罗县是我国南药材的地道产区和主产区之一,在重点发展南药特色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年前,下海创业的周子雄看到商机,回到家乡转型当“药农”,还成立了“药王谷”,种植道地中草药材400亩,成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南药示范基地。
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周子雄还与博罗县新峰药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起了3个南药种苗培育基地,带动2家企业、1个合作社、3个行政村20多户农户种植当地药材,合作面积达7347亩。
产业化种植让惠州中医药走上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发展路子。特别是近年来,惠州不断改良推广中草药种植新技术,通过“合作社+基地+药农”“龙头企业+基地+药农”等方式,引导道地药材的标准化与规模化种植。
惠州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惠州市中药材主要品种有沉香、巴戟、淮山、牛大力、石斛、辣木、灵芝、金线莲、猴耳环、艾草等,集中分布在博罗、龙门及惠东等地。其中,沉香、巴戟、牛大力等主要种植于林地和坡地,淮山、艾草等种植于农田或园地,大棚种植的有石斛、金线莲、灵芝等。
让人欣喜的是,目前,惠州市考虑整合10个市属国有林场资源,并在东江沿线、环罗浮山和南昆山等区域重点布局,建设南药种植基地。博罗县南药产业园入选省农业农村厅“2019年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届时产业园将获得5000万元扶持资金,加上配套资金投入将达到2亿元以上,将推动南药规范化和规模化培植、带动南药产业健康发展。
如今,惠州正以中医药产业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广“药企+研发+体验+农户”的全产业链中药材发展模式,主打绿色环保品牌,秉承“工匠精神”,以一流水平种出一流的中草药,努力走出一条农村兴、农民富、产业旺的发展新路子。
产业集群发展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养生基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惠州中医药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作为惠州着力发展的三大产业集群之一,中医药产业正驶入快车道。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十分看好惠州中医药发展的巨大潜力,在惠州积极谋划布局进行高端中医药研发创新。”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项目投资总监邢钊介绍,平安集团计划在罗浮山周边投资300亿打造中医康养项目。
据介绍,作为日本津村药业第一大股东,平安集团中医康养项目将以中医药为基础,以药材研发为引擎,计划引进日本津村标准化种植,设立中医药研究分析中心和创新中心,打造中国首个以中医药为核心的、集临床康复保健体验为一体的医疗综合体。
围绕建设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这一目标,惠州一方面主动“请进来”:通过因地制宜,发挥惠州中医药产业优势,以建设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为抓手,大胆探索试点,面向全国特别是大湾区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积极对接引进港澳先进中医药科研技术和医疗人才,欢迎他们来惠州从事中医药研发、种植和生产。
医药企业、海归博士、国医大师……一批批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纷至沓来。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博士叶伟平带着技术,来到大亚湾创办广东莱佛士制药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发展至今超过百人规模,其中60%是研发人员;市中医医院引进国医大师吕景山,设立了广东省首个“吕景山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3年4位传承弟子成长为省名中医、市名中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学科带头人……
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通过外出考察,积极学习借鉴日韩等国的中医药及健康产业发展经验做法,把中医“治未病”“治难病”与现代先进诊断技术结合起来,推进医用重离子等先进诊断技术应用,引导社会资本建设高水平医养结合康复机构,推进罗浮山医养项目、葛洪中医院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常见疾病,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当前,广东省正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惠州市将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建设中医医疗、医养产业、康养产业、中药研发和高等教育“五位一体”项目集群,打造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健康养生基地。
“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惠州将串联起中医诊疗、养生保健、医药研发、生产流通、药材种植等产业链条,实现中医药产业从有到优、从优到特。”市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刘庆荣表示,特别是在医养结合、康养产业方面,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自然优势,科学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通过人才、技术引导,打造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培育壮大生命健康新支柱产业,构建起惠州“2+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1”,更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统筹 本报记者袁 畅
采写 本报记者李向英 袁 畅 张 斐 通讯员苏秉成 陈晓强
新闻推荐
经惠州市建设用地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市政府拟将位于惠州市马安新乐村马安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一宗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划拨方式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