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神经密码,守护生命中枢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打造神经内科医疗高地
神经内科部分医护人员合影。
罗伟良正在为患者看诊。
神经内科一区副主任刘武带领介入团队进行手术。
神经内科的重症病房。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大脑是人的神经中枢,结构复杂而精细,稍有损伤,轻则功能丧失,重则危及生命,被称为“生命禁区”。
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人,终日在“生命禁区”中探寻生存的密码,用精湛的医技和虔诚的仁心,守护每一位脑血管病患者的生命中枢——他们就是神经内科团队。
今年3月,惠州市脑卒中急救地图正式发布,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等8家医院成为惠州首批入选卒中急救地图的医疗机构,其中,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是管理单位。
从2018年获得“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称号,成为目前惠州唯一的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到牵头联手8家本地医院成立惠州市卒中中心联盟,为惠州及周边地区脑卒中患者搭建急救绿色通道,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通过不断构建精细化的卒中救治网络,搭建卒中医疗联合救治平台,为越来越多的脑卒中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撰文:廖钰娴张娜妹曾宁
摄影:王昌辉林斐
网络共建
牵头成立卒中中心联盟
“每10个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就有6到7个是脑卒中患者。”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卒中中心项目负责人罗伟良介绍,近年来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致死原因,其中多数为缺血性卒中。
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目前,我国脑卒中仍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
在惠州,脑卒中的发病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14年相关研究机构在惠州市范围内开展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统计结果显示,惠州每年新发脑卒中的人数约为8000人,现存的脑卒中人数为3万余人,每年因脑卒中而死亡人数达5000余人。
上述调查还发现了脑卒中在惠州的发病趋势——惠州市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16/10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60—70岁人群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此外,脑卒中发病还呈现年轻化趋向,平均发病年龄从55岁提前到45岁。
“时间就是大脑”,脑卒中最佳的救治时间是发病4.5小时之内;“时间就是生命”,在1小时内完成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残疾率。对于神经内科医生来说,争分夺秒就是他们工作的核心。
作为全省最早一批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医院,多年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承担了惠州全市大量脑卒中患者的救治任务,在卒中急性期救治、颈动脉支架、动脉瘤血管内栓塞等方面形成了突出的专科特色和技术优势,得到市民和业界的广泛认可,创造了“1小时内完成入院至实施溶栓”的黄金速度,每年至少使300位脑卒中患者幸免于难,得到市民和业界的广泛认可。无可推卸地成为了“惠州市卒中中心联盟”的主导单位。
着眼于打造区域神经内科医疗高地的目标,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并未止步于此。2018年11月16日,由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的惠州市卒中中心联盟正式成立,市中心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博罗县人民医院、惠东县人民医院、龙门县人民医院、中信惠州医院、惠阳三和医院共9家医院加入联盟,通过构建区域性脑卒中防治网络,整合利用介入资源,实现了联盟成员之间高效转诊,使惠州及周边地区群众能就近享受到优质的规范化治疗。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卒中中心联盟的成立意味着更高的生存希望。”罗伟良介绍,惠州市卒中中心联盟成立后,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了快速诊疗的绿色通道,不断加强对全市脑卒中的规范化诊疗管理,构建覆盖全市的脑卒中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建立区域协同、多学科诊疗模式,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资源融创
锻造全国高级卒中中心
作为惠州市卒中中心联盟的质控中心主任委员,自联盟成立以来,罗伟良率领神经内科团队,共同承担起建立和不断完善惠州统一的卒中中心质控评价与考核体系的任务,定期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卒中中心建设进行质量检查的任务。
对于罗伟良和他的团队来说,这些任务意味着在临床工作以外,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更大的范畴内开展工作。平日里,罗伟良和团队成员致力于开展全市卒中中心建设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研究,为政府行政决策提供建议,同时承担起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卒中中心建设、管理等工作的业务指导,并协助惠州市卒中中心联盟培训委员会开展培训工作等。
作为联盟的牵头单位和质控中心,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自觉地承担起了联盟成员单位的培训职责。为此,罗伟良和他的团队孜孜不倦地对联盟成员单位的医护人员进行脑卒中防治知识培训,推广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颈动脉内膜剥离、颅内外血管搭桥、颅内血肿清除、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脑血管疾病急救诊治等适宜技术。
事实证明这些额外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2018年联盟成立之前从患者到急诊至溶栓时间需要61分钟,成立之后缩短至45分钟,每缩短1分钟,能挽救190万脑细胞。成立至今,联盟内已有将近40位患者通过联盟内资源共享,及时转运得到及时救治,效果良好。”罗伟良说,联盟的成立和运作为进一步提高急救水平、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均等性,进一步降低本地脑血管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复发率提供了重要的工作基础及平台支持。
2018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合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介入室、检验科、麻醉科、信息部、超声医学科和放射科等多学科资源,努力创建高级卒中中心,获得了“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称号,成为目前粤东地区唯一的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
2018年8月,《惠州市2018—2020年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案》印发实施,卒中中心成为2018—2020年惠州重点建设的五大救治中心之一,由市中心人民医院牵头完成。为全面提升惠州市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和水平,大力推广卒中适宜技术,惠州市卫健局借医改东风,适时布局,成立了“惠州市推进卒中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卒中中心的建设也获得了市财政部分资金扶持。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首先迈出了重要一步。2018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进入全国高级卒中中心百强行列,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47名,在广东省内排名第二——这是依据全国高级卒中中心授牌单位上报的静脉溶栓、取栓、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剥离术、动脉瘤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等技术水平和工作情况得出的综合排名。
在罗伟良看来,神经内科一切成绩的取得,都建立在一个原则之上,那就是紧握“时间”这一关键命脉。今年3月,惠州市脑卒中急救地图正式发布,市中心人民医院率先进入卒中急救地图。据介绍,卒中急救地图医院致力于实现“三个1小时”的急救时间窗,即发病到呼救不超过1小时,院前转运不超过1小时,入院到给药不超过1小时,逐步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卒中救治网络。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实现卒中救治网络全覆盖,最大程度地缩短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罗伟良介绍,从患者到院至开始溶栓治疗的时间,国家卫健委对高级卒中中心的要求是控制在1小时之内,而打破了科室壁垒、优化卒中绿色通道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曾将这个时间成功控制在了25分钟以内。
实力下沉
完成县级医院首例机械取栓
“区域高水平专科的打造,更强调的是辐射能力。”在罗伟良看来,在打造神经内科区域医疗高地的过程中,除了加强科室建设,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更应该通过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科室的帮扶力度,促进各层级医疗机构互通共享,提升基层医院救治能力,才能真正完善救治网络,优化诊疗秩序。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与博罗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的成立为此提供了快速实现的通道。2017年底,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挂牌成立,神经内科成为首批参与医联体建设的科室之一。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室主任邓宇平自此成了博罗分院的医联体派驻专家。2018年6月21日上午8时左右,神经内科一区副主任刘武、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室主任邓宇平、主治医师朱晔宁、李朱勤等正在介入室准备开始手术。不料,此时竟突然接到博罗分院的来电——分院接诊了一位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发病3小时,家属希望以最优方案治疗。
机械取栓术是在患者脑血管堵塞后6小时内行急诊手术取出血栓,比起传统的治疗方式,机械取栓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偏瘫率。发病3小时,意味着患者还在机械取栓时间窗之内,立即行机械取栓术还来得及。
于是,神经内科介入组当机立断,兵分两路,由刘武和朱晔宁留守总部,邓宇平和李朱勤则迅速驱车前往博罗分院。
流逝的每1分钟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预后效果,邓宇平俩人不敢松懈。在驱车途中,他们不停与分院医生沟通,提前了解分析病情,为患者的治疗争分夺秒。
车辆终于到达分院,取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后,邓宇平和李朱勤立即启动手术流程,麻醉科、介入科迅速配合手术开展。
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方式,机械取栓术本就风险更高、压力更大。据惠州市卒中中心联盟统计,2018年,全市开展静脉溶栓术治疗的病例有407例,介入取栓术治疗的病例就有200例。
在当天的手术过程中,邓宇平与李朱勤发现,该患者的血管极其弯曲,呈螺旋状扭曲,手术难度非同一般。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凭着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在短短60分钟内,通过谨慎而精准的操作,一次性将患者闭塞血管内碎片状的血栓全部取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县级医院开展机械取栓这类高精尖的手术,在广东省范围内尚属首例。据悉,此前,由于条件和技术限制,博罗分院神经内科针对脑血管堵塞主要开展静脉溶栓术。以往博罗分院有需求的患者,也需通过绿色通道前往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做手术。
改变从邓宇平的到来后发生。2018年1月,医联体派驻专家邓宇平入驻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给博罗分院输注了不少先进技术,总院专家在持续探索新技术的同时,带动分院神经介入治疗的开展,为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快速、便捷、优质诊疗服务,并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带教,逐步完善了博罗分院开展机械取栓术的条件,让博罗分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从1.0版迈向2.0版。
科研发力
两大实验室助推精准化个性诊疗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神经内科还只是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在内科二区组建的神经病学小组,由专科培训过的医师组成小组成员,开展神经病学的医疗、教学、预防和科研工作,随后开设了神经内科专科门诊。直至1995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式成立,时至今日,该科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预防和科研为一体,惠州地区乃至粤东实力强大的神经内科,是一支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神经内科团队。
25年的历史进路,25年的学科建设,仰仗的是神经内科团队的全体成员,这是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人才梯队——医师33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2人,主治医师10人;护士47人,其中主任护理师2人,副主任护理师3人。
正是这样的团队创造了惠州乃至广东脑血管防治领域一个又一个奇迹:2003年,在惠州市率先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机械成形术,后相继开展闭塞血管开通术,机械取栓术等。2004年,在惠州率先开展脑血管介入诊疗。2009年首次在惠州市开展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014年,神经重症病区成立,为惠州市最早建立神经重症病区及最具规模的神经内科。现有2个病区,目前实际开放床位98张。神经内科先后被评为惠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重点扶持专科。2010年,“依年龄调整华法林负荷量法抗凝治疗的系列研究”获惠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据介绍,目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参与国家科研项目2项,获省科研立项6项,获市科研立项20项。此外,该科还参与了一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教材编写,编写了数册有关神经科常见病的防治手册,参与《心脑血管急症学》《基层常见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与管理》两部专著的编写,各项课题均取得良好效果。近三年来,神经内科团队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6篇,发表SCI论著2篇,还多年承担了中山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高校医学生的实习带教任务。从2005年开始,该科更是开始承担起广东医科大学大四年级《神经病学》教学工作,广东医科大学硕士生培养点,2名医师分别获得中山大学及广东医科大学优秀教师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颅内外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术、心源性脑栓塞抗凝治疗一级及二级卒中预防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新的历史征程中,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也有了新的目标。罗伟良介绍,目前神经内科正在筹建脑脊液实验室和神经病理实验室两大实验室,其中,脑脊液实验室有望今年年底前建成,主要承担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免疫性脑炎、痴呆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检查,对于疾病的性质、鉴别诊断、疗效及预后判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神经病理实验室主要是对神经系统肿瘤、一些疑难病和罕见病进行准确的诊断,两个实验室的建立有望进一步提升神经内科的诊疗水平,为创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水濂山上的这种茶 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民俗专家:传承大岗茶文化有很好的教育价值
水濂山生长的野生大岗茶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东莞时报记者覃志杰摄原任东莞县副食公司批发部主任张志平在水濂山采摘大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