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以大项目大平台打造吸引外资新高地 34家世界500强在惠设立63家外企,惠州市去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81亿元
日立乐金光科技(惠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球投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改善,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2018年11月,世界银行发布被誉为“投资风向标”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较上年大幅提升32位,位列全球第46名。
大亚湾畔,投资总额达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这是世界前100强企业的选择。惠州以优异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与开放的营商环境,再次吸引全球化工“巨无霸”落户。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机遇,以大项目、大平台为引领,惠州正打造吸引外资的新高地,成为吸引外资的一张新名片。
大机遇
三大优势决定惠州将在大湾区建设中承担重要角色
“惠州具有三大优势,决定其在大湾区建设中要承担起重要角色。”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李惠武
3月27日下午,仲恺高新区惠风四路,日立乐金光科技(惠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这家落户惠州27年的韩日合资外企,注册资金4000万美元,2018年惠州工厂销售额达4.7亿美元。
日立乐金光科技是惠州的7945家外企之一,也是外企在惠州发展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惠州立足地缘人缘优势,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港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先后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惠投资兴业。目前,美国埃克森美孚、英荷壳牌、日本索尼、韩国三星等境外3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惠州投资设立了63家外资企业。至2018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外商企业有7945家(不含分支机构等)。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出台实施,从国际视野、国家战略高度,对打造世界级湾区作出顶层设计,其格局与影响备受全球投资者关注。随后的全国两会上,《外商投资法》获得通过,计划2020年起实施,取代原来的“外资三法”,进一步提振外商投资的信心。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与广东制造业重镇的惠州,再次迎来历史重大机遇。在《规划纲要》中,惠州被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具有三大优势,决定其在大湾区建设中要承担起重要角色。”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李惠武分析道。
“第一,惠州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既靠近广深,又连接粤东地区,能起到很好的连接纽带和桥梁作用;第二,惠州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土地开发强度只有9.8%,优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其他珠三角城市;第三,惠州有非常好的基础。”李惠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惠州除经济发展外,社会平稳和谐、环境不断改善,从提出“惠民之州”到现在打造“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的品质城市,惠州对投资者、创业者、旅游者的吸引力不断提升。“这三个优势,决定了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承担起重要角色。”
大项目
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大亚湾石化区是一流的园区,其作为国内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拥有极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
——埃克森美孚化工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美仪
去年9月5日,总投资额达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项目签约,落户大亚湾石化区。“巨无霸”级产业项目落户,激发了惠州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强劲新动能。
谈及此次项目合作,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伍德伦表示,埃克森美孚公司非常重视中国和广东市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公司对合作项目的成功抱有信心,愿以世界一流技术助力中国制造,开展长期合作。
去年10月,中国海油与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在荷兰海牙签署惠州石化化工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这将成为中国海油、壳牌集团在惠州大亚湾合作建设的三期项目,总投资70亿美元,距埃克森美孚独资100亿美元的惠州化工综合体项目落户仅过了一个多月时间。
“这么短时间内两大全球石化巨头牵手惠州,说明欧美企业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说,惠州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和石化产业发展基础,是吸引壳牌再度合作的有利因素。相信未来惠州石油化工产业必将迎来一波发展高潮。
大项目带来大发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以集约式发展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益来实现经济增长。“要有逐鹿世界的雄心,打造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为广东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支撑。”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赋予惠州石化产业新使命。
惠州为此提出集中力量打造“2+1”产业集群,集中力量用8~10年时间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打破零敲碎打、承接低端产业转移的传统模式,走好产业集群
发展的路子,聚焦规模效应综合优势。根据规划,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3年实现产值5000亿元、到2028年实现产值1万亿元。
清晰的产业发展之路,再获专家进一步肯定。李惠武指出:“一个地方发展产业,千万不能什么产业都要,产业不能推倒重来,也不能无中生有。”他认为,惠州提出打造“2+1”产业集群,可以看出惠州对自身产业基础认识清晰到位。
大平台
以中韩(惠州)产业园等大平台为载体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惠州具备很好的基础设施,是投资环境非常好的城市。我们将追加投入,未来还将增加投资。”
——日立乐金光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炳河
“广东惠州的中韩产业园,是中韩产业合作的最好平台。欢迎大家来中国广东,来惠州投资兴业。”在2019年惠州最新投资宣传片《遇见惠州》中,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热情地向全球企业发出投资邀请。
李东生口中的中韩(惠州)产业园,是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三个中韩产业园之一,也是目前广东省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外共建产业园。中韩(惠州)产业园核心组团规划面积约94.1平方公里,重点在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及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强与韩国产业合作。
3月28日上午,亿纬集能动力电池项目动工仪式举行。项目投资30亿元,用地面积200亩,主要面向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生产汽车用软包电池芯、模组和储能等产品,建成后预期实现年产值超50亿元,年税收超2亿元。亿纬集能动力电池项目是中韩(惠州)产业园首个中韩大型合作项目,将为仲恺乃至惠州引入更多韩资优质项目、推动惠韩产业合作更上一层楼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4月5日,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第一宗土地正式挂牌出让。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位于潼湖生态智慧区国际合作产业园,规划面积约11平方公里,拟重点发展半导体(芯片制造、集成电路等)、智能制造等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集群。
产业大发展,平台为依托。依托现有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惠州在空间谋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多规合一”,重点谋划中韩(惠州)产业园、潼湖生态智慧区、能源科技岛、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大平台,使其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载体,创新驱动惠州产业转型升级。
新举措
以“快人一步”思维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政府帮我们解决了许多难题,让我们安心发展,员工感受到了惠州的活力,愿在这里扎根。”
——骏马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总监刘小函
在惠阳区沙田镇东部工业区,下坡路口处安装上了红绿灯与视频监控,德资企业骏马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员工出行安全隐患及时排除。这家企业的母公司斯蒂尔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油动力锯生产商,在油锯行业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品牌地位。2016年在沙田建厂,2018年1月开业,员工2000多人。
这是惠州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中,一家外企的故事。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广东正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紧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惠州加大投入完善城市配套,打造“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城市动脉,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目前,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732公里,实现中心城区15分钟上高速;惠州机场已开通30多条航线,同步规划建设千万级新干线机场;惠州沿海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46个,总吞吐能力超过亿吨,远洋运输可达世界各地。未来几年,惠州将形成拥有3条高铁、9个高铁站的“高铁大市”。
为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惠州陆续出台系列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2018年,惠州出台“外资十条”、支持中韩(惠州)产业园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2019年,惠州发布“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和“民营经济十条”,推动惠州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为吸引高端人才落户,惠州在企业员工家属与子女入户、就医、入学、居住等方面,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
但挑战一直都在。去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给外商投资带来不小压力,企业对政府服务效率、营商环境、企业发展扶持提出更高要求。市党代会提出,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要进行一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绷紧“快人一步”的效率意识,革除积弊、追求卓越,全面汲取全国自贸区解放思想的力度、扩大开放的模式、创新体制机制的做法,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综合成本最有竞争力、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开放新高地。
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正是倒逼政府提高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创新举动。“直通车”采取市、县(区)领导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集体研判,现场拍板解决企业困难,冲破政企间的“隐形门槛”,正在成为惠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一招。
“"直通车"最大的好处在于给企业一个信心,亮明了政府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态度,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惠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旭日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勋对惠州发展充满信心,“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机遇下,惠州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提升,相信惠州将吸引更多企业来投资。”
外资数据
全市外商企业
实有7945家
截至2018年底,我国依据“外资三法”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约96万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2.1万亿美元。
据省商务局统计数字,2018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约3.58万家,占全国比重近60%,同比增长1.3倍;实际利用外资1450.88亿元,同比增长4.87%,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近4个百分点。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2006宗,增长203.5%;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81.08亿元,增长91.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3.49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金额47.74亿元。至2018年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外商企业实有7945家(不含分支机构等)。
外商声音
外企吃下“定心丸”
坚定长期投资信心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惠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旭日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勋:
《外商投资法》的出台给在惠投资外商企业吃下“定心丸”,坚定了长期投资的信心。随着惠州营商环境的不断提升,相信外商将进一步加大在惠投资,旭日集团也将持续加大在惠投资。
制定相关法律,让外商投资有法可依,这是全世界普遍的做法。有了法律这个依据,投资者就放心了。《外商投资法》是对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也就是“外资三法”为基础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法》的出台,是依法治国的充分体现,更加坚定了广大外商长期投资的信心。
投资者、经营者最担心什么呢?就是投资的可持续性,有可持续性才能做长远的投资。往往越大的投资,回报周期就越长。如果没有一个法律依据,投资者就很难做决定。《外商投资法》对企业的利好,不仅体现在眼前,更在于从长远的角度,让外商投资安心、放心,吃下“定心丸”,这才是最重要的。
日立乐金光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炳河:
出台《外商投资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外资企业的权益保护,将为外资企业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开放、自由的营商环境。我们相信,外资企业在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惠州的营商环境一直都不错,惠州拥有仲恺高新区、中韩(惠州)产业园、潼湖生态智慧区等重要平台的叠加优势。现在惠州正加速优化营商环境,以打造一流效率、争创国内一流城市为目标,相信将更加坚定外商投资信心。
建议惠州为外企的外籍员工及其家属提供更加便利的子女上学、住房、医疗条件,让他们在惠州也有家乡的感觉。
●名词解释
外资三法
“外资三法”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国的对外开放立法是从外商投资立法起步和发展起来的。1979年7月改革开放新时期第一批出台的7部法律,就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标志着中国打开大门引进外资、实行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政治和法律意义。1980年8月,全国人大又先后制定了《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陆续制定了一大批有关外商投资的实施性、配套性法规和规章。“外资三法”为外资企业在我国发展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对推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筹 本报记者谢宝树
采写 本报记者谢宝树 李向英 通讯员温家达
新闻推荐
活动现场。本报记者欧阳德辉摄本报讯(记者欧阳德辉)4月7日是联合国设立的世界卫生日。日前,大亚湾区疾控中心联合澳头社区卫...